一种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2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含接触系统和底座;所述接触系统包含动静簧接触组,所述动静簧接触组包含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包含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含静簧引出片和静触点,所述静触点安装于所述静簧引出片上;所述静簧引出片包含静簧引脚,所述静簧引脚穿过底座底板而引出;所述静簧引出片由静触点处向右延伸绕过动触点后向下引出,因此静簧引脚能够远离静触点设置,使得静触点处的温升在传导至静簧引脚的过程中热量被大量散发,大大减小了传导至静簧引脚处的热量,从而大大减小静簧引脚的温升。小静簧引脚的温升。小静簧引脚的温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作为一种电子控制器件,作用是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磁保持继电器作为继电器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触点的开、合状态完全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当触点的开、合状态需要转换时,仅需对线圈激励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即可完成转换,之后触点状态由永久磁钢进行保持。
[0003]目前继电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汽车等领域,应用场合越来越多样化。在16A负载切换、以家电为代表的领域,典型高度在16mm以下、宽度在13mm以下。普遍应用于具有灯负载、马达负载、电子镇流器负载及螺线管等具有较强突入电流的场合。一般应用场合下,会使用一个单组继电器去切断火线或者零线,而从安全角度出发,如果一个继电器能同时切断火线和零线,其安全系数将大幅度提高。现有技术(如专利CN106653488B)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均设置于底座底板上,使得静簧和动簧引出片的面积受限制无法做大,导致载流能力差,簧片发热严重。另外,该结构的动簧引出片与静簧均设置于底座底板上的同一平面上,由于热源点为动触点和静触点相互接触点上,热源靠近底座底板,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由静触点直接传导至静簧引脚,因此,静簧引脚温升高,且二者爬电距离小,容易绝缘失效,导致继电器烧毁。同时,底座前后侧壁与外壳内壁紧贴,不利于气体流通,整体散热差,导致引脚温升过高。因此,在以上高度和安装面积限定的情况下,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两组触点16A的负载切换能力,继电器引脚温升过高,难以在温升要求苛刻的插座、高容量灯控面板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接触系统和底座;所述接触系统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腔体中;
[0007]所述接触系统包含动静簧接触组,所述动静簧接触组包含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包含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含静簧引出片和静触点,所述静触点安装于所述静簧引出片上;所述静簧引出片包含静簧引脚,所述静簧引脚穿过底座底板而引出;定义底座靠近底座底板的方向为下方,远离底座底板的方向为上方,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静触点安装于所述动触点上方,所述静簧引出片由静触点处向右延伸绕过动触点后向下引出。
[0009]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水平隔板位于竖直隔板的上方,所述竖直隔板在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底座由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分割
成第一安装腔体、第二安装腔体和第三安装腔体,所述接触系统包含两组动静簧接触组,第二安装腔体和第三安装腔体分别用于安装两组动静簧接触组的其中之一。
[0010]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簧引出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静触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整体上呈“L”形,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静簧引脚。
[0011]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腔体内还设置有静簧隔板,所述静簧隔板能够与静簧引出片的第二部分相配合接触,并对静簧引出片的安装起限位作用,所述静簧隔板为绝缘材料。
[0012]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静簧引脚的宽度。
[0013]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底座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通气槽,在底座与外壳相互安装配合之后,两侧面的通气槽能够使得第一安装腔体分别与第二安装腔体和第三安装腔体在底座的侧面处相连通。
[0014]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槽设置于底座侧面的中部,所述通气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配合面,配合面能够在底座与外壳相互安装配合之后与外壳配合贴紧。
[0015]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簧部分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板上;所述静簧引出片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动簧部分上方,并且所述静簧引出片的第二部分的“L”形的水平部分位于所述动簧部分上方,所述动触点朝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运动从而所述静触点吸合。
[0016]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簧部分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板上。
[0017]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簧引出片、下动簧片、上动簧片和动触点,其中动簧引出片的一侧设有第一卡苞和第二卡苞;动簧引出片还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置倒角,以利于动簧引出片在底座上的安装;在底座的第二安装腔体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第一卡苞能够和第一插槽插接配合,第二卡苞能够和第二插槽插接配合,第一端部能够和第三插槽插接配合。
[0018]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9]1.现有技术接触部分中,静簧往往设置在底板,容易实现静簧脚位要求,但受静簧脚位置的影响,静簧面积无法做大,导致载流差,散热也差。本专利技术将静簧设置在动触点上方,静簧面积不受动簧引出片的影响,可增大静簧面积,进而可增加静簧载流截面积,减少热量产生。
[0020]2.静簧引出片布置在动簧引出片上方,触点作为热源点位于静簧引出片和动簧引出片之间,热源点与底座底板距离远,热量通过热传导方式由静触点传导至静簧引出片第一部分,再传导至静簧引出片的第二部分,最终传导至静簧引脚。通过静簧引脚远离静触点设置,提高热源点与底座底板的距离,增加热量传导路径长度,使得静触点处的温升在传导至静簧引脚的过程中热量被大量散发,大大减小了传导至静簧引脚处的热量,减小静簧引脚的温升;并且由于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静簧引脚的宽度,增加了静触点处的温升在传导至静簧引脚的过程中热量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加速热量的散发速度,进一步降低静簧引脚的温升。
[0021]3.静簧引脚容易影响触点间爬电距离,本专利技术在底座的第二安装腔体内设置有静簧隔板,由于静簧隔板与静簧引出片的第二部分相配合接触,热量可传导至静簧隔板,加速了静簧引出片的热量的散发速度,进一步降低静簧引脚的温升。并且静簧隔板为绝缘材料,
在第一动簧部分和第一静簧部分安装至第二安装腔体内之后,能够增加第一动簧部分和第一静簧部分之间的电气绝缘性能,提升电磁继电器的电气安全性。
[0022]4.底座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通气槽,在外壳与底座相互安装配合之后,两侧面的通气槽能够使得第一安装腔体分别与第二安装腔体和第三安装腔体在底座的侧面处相连通,提高腔体内空气流通速度,提高热量散发速度,有利于降低继电器整体温度。同时,通气槽设置可以将动静触点电弧分解的物质、气氛快速排走,从而提高电磁继电器的电耐久能力。
[0023]5.静簧设置在上方,飞溅物可直接散落在触点下方的空间,可以减少触点间飞溅物直接聚集在触点面及静簧引出片上,有利于降低触点间接触电阻和减少飞溅物对触点间绝缘强度的影响,从而减少触点载流时热量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接触系统和底座;所述接触系统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腔体中;所述接触系统包含动静簧接触组,所述动静簧接触组包含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包含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含静簧引出片和静触点,所述静触点安装于所述静簧引出片上;所述静簧引出片包含静簧引脚,所述静簧引脚穿过底座底板而引出;定义底座靠近底座底板的方向为下方,远离底座底板的方向为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安装于所述动触点上方,所述静簧引出片由静触点处向外延伸绕过动触点后向下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簧接触组具有一触点活动行程,所述静簧引出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静触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整体上呈“L”形,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静簧引脚,从而所述第二部分的“L”形的其中的高度部分涵盖所述触点活动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腔体内还设置有静簧隔板,所述静簧隔板包括水平部分和/或竖直部分,所述静簧隔板能够与静簧引出片的第二部分相配合接触,并对静簧引出片的安装起限位作用,所述静簧隔板为绝缘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静簧引脚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外壳,在底座与外壳相互安装配合之后,所述底座的至少一个侧面形成有连通至所述动静簧接触组所在腔体的通气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语林正极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