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29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糊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糊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氯乙烯糊树脂通常被制成增塑糊来进一步加工,增塑糊仅通过加热工序就能得到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主要用于生产手套、人造革、涂层布、地板、输送带、壁纸、标牌、鞋靴、玩具等。
[0003]聚氯乙烯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较差,纯硬质聚氯乙烯属于硬脆材料;而软质聚氯乙烯的增塑剂迁移性较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聚氯乙烯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力学性能需另外加入昂贵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氯化聚乙烯等助剂,造成聚氯乙烯成品成本增加,并且由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氯化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较差,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2500

7500份、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2500

7500份、氯乙烯单体2500

7500份、引发剂5

15份、EDTA 1

2份、乳化剂Ⅰ350

400份、吊白块3

7份、25%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100

300份、硫酸亚铁0.1

0.5份、消泡剂4

8份、1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30

50份。
[0005]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6000

7000份、乳化剂500

700份、丙烯酸丁酯3000

50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

300份、丙烯酸50

150份、丙烯酸羟乙酯100

150份、引发剂30

40份、1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40

60份、碳酸氢铵3

7份、消泡剂4

8份、杀菌剂4

8份。
[0006]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乳化剂Ⅰ、乳化剂S和乳化剂A,所述乳化剂Ⅰ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乳化剂S为十二烷基二苯醚磺酸钠,所述乳化剂A为2

羟基
‑3‑
烯丙氧基丙烷磺酸钠;
[0007]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08]所述消泡剂为矿物油消泡剂;
[0009]所述杀菌剂为噻唑啉酮。
[0010]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的制备工艺为:
[0011]预乳化液制备: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向预乳化釜内加入乳化剂S、乳化剂A和60%以上的乳化剂Ⅰ,搅拌至溶液呈透明,再向预乳化釜内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烯酯,搅拌进行乳化后形成稳定的预乳化液,备用;
[0012]胶乳引发剂溶液的制备:向胶乳引发剂滴加罐中加入去离子水、引发剂、碳酸氢铵,搅拌至溶液呈透明,备用;
[0013]聚合:从聚合釜的釜外冷凝器顶部,喷入防垢剂,然后向聚合釜加入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向聚合釜加入剩余的乳化剂Ⅰ,升温至75

85℃,加入10%以下的预乳化液、20%以下的胶乳引发剂溶液,控制聚合反应温度80

90℃,进行聚合反应,聚合釜中形成白色带蓝光的乳液,向聚合釜加入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70%

80%的胶乳引发剂溶液,控制滴加时间1

4h,反应温度80

90℃,滴加反应结束向聚合釜中加入剩余的胶乳引发剂溶液,聚合保温0.5

2h,聚合釜保温温度80

90℃;
[0014]后处理:聚合釜保温结束后降温至40℃以下,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乳液pH值7

8,向聚合釜中加入消泡剂、杀菌剂,用180目筛网过滤出料。
[0015]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与氯乙烯单体的重量比为1:1。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共聚糊树脂的制备工艺为:
[0017]共聚引发剂溶液的制备:在共聚引发剂罐中加入去离子水、引发剂过硫酸钠,搅拌至溶液呈透明,备用;
[0018]共聚乳化液的制备:在共聚乳化剂罐中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剂Ⅰ,搅拌至溶液呈透明,备用;
[0019]共聚:从共聚釜的釜外冷凝器顶部,喷入防垢剂,然后向共聚釜加入去离子水、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1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8

9,加入吊白块、硫酸亚铁、EDTA和25%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接着抽真空脱氧,真空度不低于

0.08MPa;
[0020]升温到40

60℃,加入氯乙烯单体,滴加共聚引发剂溶液,聚合温度控制在50

60℃,聚合反应压力控制在0.5

1MPa,聚合反应20

40mi n后,滴加共聚乳化液;
[0021]待聚合压力下降,升温60

80℃,继续反应30

50mi n,加入消泡剂,抽真空,降温40℃以下,出料、干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依托成熟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工艺,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首先形成聚丙烯酸胶乳,然后共聚形成以聚丙烯酸酯为核,以聚氯乙烯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该乳液具有耐候性和本征防火性,最后干燥形成聚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该树脂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好,价格便宜,可以作为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改良助剂,增韧效果好,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氯化聚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类产品。
[0024]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工艺得到的共聚糊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其中粘度可达1604mPa.s,拉伸强度可达45.4MPa,断裂伸长率可达465%,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5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无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均为市售所得,采取的份数均为质量份数。
[0026]本专利技术中乳化剂Ⅰ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27]乳化剂S为十二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0028]乳化剂A为2

羟基
‑3‑
烯丙氧基丙烷磺酸钠。
[0029]主要反应原理
[0030]聚丙烯酸酯种子乳液的制备
[0031][0032]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的制备
[003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2500

7500份、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2500

7500份、氯乙烯单体2500

7500份、引发剂5

15份、EDTA 1

2份、乳化剂Ⅰ350

400份、吊白块3

7份、25%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100

300份、硫酸亚铁0.1

0.5份、消泡剂4

8份、1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30

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6000

7000份、乳化剂500

700份、丙烯酸丁酯3000

50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

300份、丙烯酸50

150份、丙烯酸羟乙酯100

150份、引发剂30

40份、1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40

60份、碳酸氢铵3

7份、消泡剂4

8份、杀菌剂4

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乳化剂Ⅰ、乳化剂S和乳化剂A,所述乳化剂Ⅰ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乳化剂S为十二烷基二苯醚磺酸钠,所述乳化剂A为2

羟基
‑3‑
烯丙氧基丙烷磺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消泡剂为矿物油消泡剂;所述杀菌剂为噻唑啉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

氯乙烯共聚糊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的制备工艺为:预乳化液制备: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向预乳化釜内加入乳化剂S、乳化剂A和60%以上的乳化剂Ⅰ,搅拌至溶液呈透明,再向预乳化釜内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烯酯,搅拌进行乳化后形成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马德裴美芳李慧张林松刘刚程传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安徽天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