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及隔热件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10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包括第一包覆件、第二包覆件和隔热材质层。第一包覆件包括底部承受区、顶部承受区和折弯承受区,所述隔热材质层具有两个端头部,端头部厚度大于隔热材质层中部厚度,所述端头部与隔热材质层中部连接处具弧形部,所述折弯承受区内壁与该弧形部贴合。通过增大隔热材质层的两个端头部,使端头部与第一包覆件的折弯承受区贴合,减少因折弯承受区出现局部加载时,隔热性能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部件、翻转部件、折弯部件、压痕部件和热压部件。通过该生产系统加工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专用隔热件。专用隔热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及隔热件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及隔热件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隔热件一般用于防止飞机发动机高温热害的影响。现有的隔热件大多数为内外两层包覆件与一隔热层,隔热层设置在内外层包覆件之间。
[0003]现有技术参考CN114014693A该专利公开了隔热层位于所述第一不锈钢钣金层和第二不锈钢钣金层之间,隔热层由多孔发泡复合材料制成,并且进一步公开了隔热层的具体组分。
[0004]如CN107816601B,该专利同样公开了隔热件位于外包覆件内,还公开了隔热件与外包覆件的多种连接方式。其中,该专利采用先将外包覆件三边进行溶解,再将隔热件热压进外包覆件,最后进行溶解封口。
[0005]现有技术还有通过折弯包边的方式将内外层包覆件与隔热层连接。该方式需要将外包覆件折弯并包裹隔热件。其中,折弯后外包覆件底部区域的变形量最小,翻边区变形量稍大,折弯区的变形量最大,在整个成形过程中折弯区会出现大量的局部加载,使折弯区与隔热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尾喷管专用隔热件,包括第一包覆件、第二包覆件和隔热材质层,所述隔热材质层位于第一包覆件与第二包覆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件包括底部承受区、顶部承受区和折弯承受区,所述隔热材质层具有两个端头部,端头部厚度大于隔热材质层中部厚度,所述端头部与隔热材质层中部连接处具弧形部,所述折弯承受区内壁与该弧形部贴合,其中,所述隔热材质层由聚合树脂和无机质纤维体组成,所述第一包覆件上设有凹槽,第二包覆件上设有凸块或所述第一包覆件上设有凸块,第二包覆件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块配合。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件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包括一底架,所述底架上安装有一对校正器;翻转部件,包括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上设有承载板,该承载板用于装夹第一包覆件;折弯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压轮板,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压轮板连接,该压轮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其中一个面接触,并且用于驱动第一铰接板朝靠近第二铰接板的方向转动;压痕部件,包括第二气缸和压痕结构,所述压痕结构连接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在一个状态下,所述压痕结构与弧形部贴合;热压部件,包括一限制架、第三气缸和热压板,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热压板连接,所述限制架用于限制热压板偏移,所述热压板在一个状态下与第二包覆件上表面贴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件还包括一滑轨,滑轨安装在底架上方,其中, 在安装滑轨时,所述校正器限制滑轨水平安装在底架上,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第一铰接板安装在该滑块上,滑轨上设有两个滑块,滑块上安装有第一铰接板,该滑块用于调节两个第一铰接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斌张文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九由航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