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93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包括联动雾化降尘结构、双层风力加压装置和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循环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层扇叶结构,在文丘里管形状的通风管道内,在伯努利定律的条件下,通过管道提高了空气穿过空气循环窗的流速,配合两组半径不同的扇叶进行通风加速,既保证空气循环窗以高速率更换室内外空气的设计要求,又提高风扇与气溶胶的接触面积,配合具有离心雾化效果的消毒液喷洒结构,最大程度提高空气中气溶胶与已雾化消毒液的接触面积,增大气溶胶体积、降低气溶胶移动速度,在消杀气溶胶的同时降低气溶胶穿过空气循环窗的概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循环窗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循环窗是一种能够主动控制室内空气循环和通风的窗户。这种窗户通常配有一个小型电机,可以控制窗户的开启和关闭。不同于传统的窗户只能通风,空气循环窗可以通过强制室内空气循环,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舒适度和健康水平。此外,空气循环窗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从而实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空气循环和通风。
[0003]现有的空气循环窗在交换室内外空气过程中,直接将室外带有气溶胶的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置换,室内人员长期吸收此类空气,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伤,因此,气溶胶的消杀、降低气溶胶进入室内的数量,是提高空气循环质量的要求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通过双层扇叶结构,在文丘里管形状的通风管道内,在伯努利定律的条件下,通过管道提高了空气穿过空气循环窗的流速,配合两组半径不同的扇叶进行通风加速,既保证空气循环窗以高速率更换室内外空气的设计要求,又提高风扇与气溶胶的接触面积,配合具有离心雾化效果的消毒液喷洒结构,最大程度提高空气中气溶胶与已雾化消毒液的接触面积,增大气溶胶体积、降低气溶胶移动速度,在消杀气溶胶的同时降低气溶胶穿过空气循环窗的概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包括联动雾化降尘结构、双层风力加压装置和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所述联动雾化降尘结构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双层风力加压装置与联动雾化降尘结构连接;所述联动雾化降尘结构包括雾化动力传递装置和旋转雾化降尘结构,所述雾化动力传递装置与双层风力加压装置相连,所述旋转雾化降尘结构设于雾化动力传递装置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雾化降尘结构包括圆台形旋转喷头、通水槽、螺旋喷洒带、L形喷淋头、旋转卡槽、雾化网、旋转卡块和转动拨片,所述圆台形旋转喷头与雾化动力传递装置相连,所述螺旋喷洒带与圆台形旋转喷头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槽从圆台形旋转喷头贯穿至螺旋喷洒带,所述L形喷淋头与通水槽相连,所述旋转卡槽设于L形喷淋头的内壁上,所述旋转卡块卡合滑动设于旋转卡槽上,所述雾化网设于旋转卡块上,所述转动拨片固定在雾化网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雾化端锥齿轮一、雾化端锥齿轮二、外接水管和嵌合套环,所述外接水管与圆台形旋转喷头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端锥齿轮一与外接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端锥齿轮二与雾化端锥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嵌合套环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外接水管卡合转动设于嵌合套环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双层风力加压装置包括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和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所述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与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相连;所述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包括通风动力锥齿轮一、通风动力锥齿轮二、传动锥齿轮三、传动锥齿轮四、大风力动力电机、上端动能传递支架、外圈卡合套管和大半径通风扇叶,所述大风力动力电机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上端动能传递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大风力动力电机上,所述上端动能传递支架的另一端与联动雾化降尘结构相连,所述通风动力锥齿轮一固定在上端动能传递支架上,所述通风动力锥齿轮二与通风动力锥齿轮一啮合相连,所述传动锥齿轮三与通风动力锥齿轮二之间通过支架相连,所述传动锥齿轮四与传动锥齿轮三啮合相连,所述外圈卡合套管与传动锥齿轮四相连,所述大半径通风扇叶固定在外圈卡合套管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包括小口径动力电机、传动箱、细动力传动支架、扇叶内旋转卡槽和小口径风扇,所述小口径动力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传动箱设于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上,所述细动力传动支架固定在小口径动力电机上,所述细动力传动支架与传动锥齿轮四相连,所述扇叶内旋转卡槽设于大半径通风扇叶的中心位置,所述细动力传动支架卡合转动设于扇叶内旋转卡槽上,所述小口径风扇固定在细动力传动支架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包括顶端遮挡箱、尾部遮挡箱、中间收拢限位箱、前端雾化箱和通风口遮挡板,所述尾部遮挡箱与双层风力加压装置相连,所述中间收拢限位箱与尾部遮挡箱的连接端设为倒圆角,所述前端雾化箱与中间收拢限位箱的连接端设为倒圆角,所述顶端遮挡箱固定在尾部遮挡箱上,所述通风口遮挡板卡合转动设于前端雾化箱的内壁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形旋转喷头设为上宽下窄的渐变式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喷洒带螺旋缠绕在圆台形旋转喷头的外壁上,所述螺旋喷洒带与圆台形旋转喷头之间的连接距离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小口径风扇的扇叶表面设有凹槽。
[0014]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其有益效果如下:(1)利用圆台形旋转喷头上宽下窄的形状,配合螺旋喷洒带表面错位排列的L形喷淋头,实现消毒液旋转离心喷洒的设计效果;(2)将曲面结构的转动拨片固定在雾化网上,实现消毒液从雾化网流出时受转动拨片导流开始离心转动的设计效果;(3)改变小口径风扇的扇叶表面形状,凹凸不平的扇叶结构,增大扇叶与气溶胶接触的面积,加湿后的空气在扇叶表面积聚,对气溶胶有吸附效果;(4)多组锥齿轮同步工作,将风扇转动的动力与圆台形旋转喷头旋转喷淋消毒液的动力相连接,使得风扇一边换气一边喷洒雾化后的消毒液。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的左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的主视图;图3为雾化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尾部遮挡箱、中间收拢限位箱和前端雾化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小口径风扇与大半径通风扇叶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圆台形旋转喷头和螺旋喷洒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L形喷淋头的主视剖视图;图8为雾化网的主视图。
[0016]其中,1、联动雾化降尘结构,2、双层风力加压装置,3、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4、雾化动力传递装置,5、旋转雾化降尘结构,6、圆台形旋转喷头,7、通水槽,8、螺旋喷洒带,9、L形喷淋头,10、旋转卡槽,11、雾化网,12、旋转卡块,13、转动拨片,14、雾化端锥齿轮一,15、雾化端锥齿轮二,16、外接水管,17、嵌合套环,18、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9、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20、通风动力锥齿轮一,21、通风动力锥齿轮二,22、传动锥齿轮三,23、传动锥齿轮四,24、大风力动力电机,25、上端动能传递支架,26、外圈卡合套管,27、大半径通风扇叶,28、小口径动力电机,29、传动箱,30、细动力传动支架,31、扇叶内旋转卡槽,32、小口径风扇,33、顶端遮挡箱,34、尾部遮挡箱,35、中间收拢限位箱,36、前端雾化箱,37、通风口遮挡板。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雾化降尘结构(1)、双层风力加压装置(2)和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3),所述联动雾化降尘结构(1)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3)上,所述双层风力加压装置(2)与联动雾化降尘结构(1)连接;所述联动雾化降尘结构(1)包括雾化动力传递装置(4)和旋转雾化降尘结构(5),所述雾化动力传递装置(4)与双层风力加压装置(2)相连,所述旋转雾化降尘结构(5)设于雾化动力传递装置(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雾化降尘结构(5)包括圆台形旋转喷头(6)、通水槽(7)、螺旋喷洒带(8)、L形喷淋头(9)、旋转卡槽(10)、雾化网(11)、旋转卡块(12)和转动拨片(13),所述圆台形旋转喷头(6)与雾化动力传递装置(4)相连,所述螺旋喷洒带(8)与圆台形旋转喷头(6)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槽(7)从圆台形旋转喷头(6)贯穿至螺旋喷洒带(8),所述L形喷淋头(9)与通水槽(7)相连,所述旋转卡槽(10)设于L形喷淋头(9)的内壁上,所述旋转卡块(12)卡合滑动设于旋转卡槽(10)上,所述雾化网(11)设于旋转卡块(12)上,所述转动拨片(13)固定在雾化网(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动力传递装置(4)包括雾化端锥齿轮一(14)、雾化端锥齿轮二(15)、外接水管(16)和嵌合套环(17),所述外接水管(16)与圆台形旋转喷头(6)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端锥齿轮一(14)与外接水管(16)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端锥齿轮二(15)与雾化端锥齿轮一(14)啮合连接,所述嵌合套环(17)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3)上,所述外接水管(16)卡合转动设于嵌合套环(1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溶胶消毒的空气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风力加压装置(2)包括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8)和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9),所述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8)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部结构(3)上,所述小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9)与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8)相连;所述大半径旋转通风结构(18)包括通风动力锥齿轮一(20)、通风动力锥齿轮二(21)、传动锥齿轮三(22)、传动锥齿轮四(23)、大风力动力电机(24)、上端动能传递支架(25)、外圈卡合套管(26)和大半径通风扇叶(27),所述大风力动力电机(24)固定在限流增速限位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雅琦张玉娜薛立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麦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