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74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分布在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风扇;多个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多个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外,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外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开启或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自然风的风速和风向对建筑主体通风,噪音小,成本较低。较低。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相关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通风主要依靠开窗或者依靠新风系统,但是开窗通风可能存在噪音,而且通风区域受到窗户的局限,而新风系统则安装成本较高,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电费等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一定程度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通风系统,能够利用自然风的风速和风向对建筑主体通风,噪音小,成本较低。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分布在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风扇;多个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多个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外,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外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开启或关闭。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颗粒物传感器,多个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内,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内各区域的颗粒物浓度;所述控制器接收各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开启或关闭。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获取风向朝向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进风扇开启,并获取风向背离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排风扇开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同时获取与风向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和各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调整所述进风扇和所述排风扇的转速。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所述建筑主体内部地图,所述控制器根据风向朝向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风向背离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及所述内部地图,获得空气流动路径,根据风速和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上所述颗粒物传感器检测获得的颗粒物浓度,调整所述进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转速和所述进风扇、所述排风扇的开启时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存储有神经网络模型,所述控制器将风速、所述空气流动路径、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上各所述颗粒物传感器检测获得的颗粒物浓度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所述进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转速和所述进风扇、所述排风扇的开启时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处还设置有滤芯,用于对所述进风扇引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00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与多个所述进气口和多个所述排气口对应设置。
[0012]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排气口、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控制器,多个进气口和多个排气口分布在建筑主体的侧壁,进气口处设置有进风扇,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用于采集建筑主体外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器根据采集得到的风向和风速调整进风扇和排风扇的开启或关闭,利用外部自然风加快通风,从而降低了能耗和使用成本,并且避免了开窗导致的噪音。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7]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8]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分布在建筑主体1的侧壁,多个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风扇2;多个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1的侧壁,多个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3;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4,多个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4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1外,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1外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2、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3开启或关闭;
[0019]在上述实施例中,进气口、排气口至少分布在建筑主体1的每个侧壁,进气口和排气口处分别设置进风扇2和排风扇3,用于向建筑主体1内部引入空气和从建筑主体1内部排出空气;风速风向传感器4可以是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4,设置在建筑主体1外,用于获取建筑主体1外各方位的风速和风向;控制器接收各风速风向传感器4采集的风向和风速,使得进风扇2、排风扇3的开启跟随建筑主体1外部风向,即风向朝向建筑主体1内部时,该位置的进风扇2打开,风向背离建筑主体1内部时,该位置的排风扇3打开;由于建筑主体1自身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影响,建筑主体1周围各方位的风向、风速并不相同,本实施例利用充分利用该特定,开启特定的进风扇2和排风扇3,对建筑主体1通风换气,即利用外部自然风加快通风,从而降低了能耗和使用成本,并且避免了开窗导致的噪音。
[00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颗粒物传感器5,多个所述颗粒物传感器5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1内,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1内各区域的颗粒物浓度;所述控制器接收各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2、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3开启或关闭;颗粒物传感器5可以是PM2.5传感器,分布在建筑主体1内部各区域,采集各区域的颗粒物浓度,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风扇2、排风扇3的开启或关闭还参考颗粒物浓度;所述控制器获取风向朝向所述建筑主体1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进风扇2开启,并获取风向背离所述建筑主体1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排风扇3开启,朝向建筑主体1包括垂直朝向或呈一定角度朝向,背离建筑主体1包括垂直背离或呈一定角度背
离;一种可行的方式是,所述控制器同时获取与风向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和各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调整所述进风扇2和所述排风扇3的转速,即根据颗粒物浓度确定进风扇2和排风扇3的转速,以尽可能节能的方式,开启进风扇2和排风扇3,以将颗粒物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
[002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所述建筑主体1内部地图,所述控制器根据风向朝向所述建筑主体1内的方位、风向背离所述建筑主体1内的方位及所述内部地图,获得空气流动路径,根据风速和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上所述颗粒物传感器5检测获得的颗粒物浓度,调整所述进风扇2、所述排风扇3的转速和所述进风扇2、所述排风扇3的开启时间;内部地图是包括建筑主体1内部的隔断、障碍物,根据开启的进风扇2、排风扇3、以及内部地图,确定空气流动路径,根据空气流动路径上的颗粒物传感器5检测得到的颗粒物浓度,确定进风扇2、排风扇3的转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空气流动路径上的颗粒物浓度降低至较低水平。
[00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内存储有神经网络模型,所述控制器将风速、所述空气流动路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分布在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风扇;多个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的侧壁,多个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多个风速风向传感器,多个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外,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外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开启或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颗粒物传感器,多个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分布在所述建筑主体内,用于采集所述建筑主体内各区域的颗粒物浓度;所述控制器接收各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各方位的风向和风速,控制多个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扇、多个所述排气口处的排风扇开启或关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获取风向朝向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进风扇开启,并获取风向背离所述建筑主体内的方位,使对应的所述排风扇开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融许卫民常希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