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9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照明领域,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包括:光源(7),用于发出入射光线;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7)所发出入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上,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沿光轴方向从像侧到物侧顺次排布,以使得所述光源(7)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四透镜(4)、第三透镜(3)、第二透镜(2)和第一透镜(1)后射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能够提高成像解析力,使光学结构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使光学结构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使光学结构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照明
,尤其是涉及一种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灯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进步,汽车已经渐渐从普及人们的代步工具走向更智能化发展。夜间行车率也由于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提高,前照灯作为夜间行车的“眼睛”对安全驾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前大灯的进化可谓“瞩目”,从单一的照明功能,发展成为智能化和像素化的车灯。
[0003]目前,在像素化和智能化的前照灯技术应用方面以数字光处理(DLP)投影技术和高像素级别的LED为主。DLP投影虽然可以实现百万级的高清投影目标,但是需要由照明光路、空间光调制器(DMD)和成像光路等主要部分组成。在车载上使用DLP技术的还需要考虑它的稳定性,所以对产品的结构组成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较高,且DLP的光源利用率也较低。相比之下,高像素LED的单像素光源利用率更高,结构紧凑和成本较低,且可以实现辅助照明的功能。同时,在高像素LED车灯的造型上,目前更加趋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
[0004]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能够提高成像解析力,使光学结构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包括:
[0007]光源,用于发出入射光线;
[0008]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所发出入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上,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沿广州方向从像侧到物侧顺次排布,以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四透镜、第三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一透镜后射出。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1面和S2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3面和S4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5面和S6面,且在所述S6面上设有渐晕光阑;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7面和S8面。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1面和S2面均为凸面,所述S3面为凸面、S4面为凹面,所述S5面和S6面为凸面,S7面为凸面,S8面为凹面。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还设有系统光阑。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d≥1.7。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源为Micro LED和/或Mini LED,且所述光源的像素个数大于15000。
[0014]优选地,所述透镜组件所形成的有效焦距EFL为:20mm<EFL<50mm;透镜组件总长TTL为:45mm<TTL<100mm;半视场角HFOV为:10
°
<HFOV<15
°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采用塑料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为玻璃透镜,且所述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40。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灯,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灯。
[0018]通过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通过将透镜组件采用非球面的设置来矫正像差,以能够提高成像解析力,使得光学结构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且仅用四片镜片的设计提高了结构的紧凑度,且制作成本更低,装调更加便捷;另外,镜片所用的塑料材料和玻璃材料的组合,在

40℃~85℃条件下依旧可以保持清晰的投影效果,在车灯产品中应用具有更佳的稳定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色差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畸变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场曲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MIF曲线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色差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畸变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场曲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的MIF曲线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
第一透镜
ꢀꢀꢀꢀꢀꢀꢀꢀꢀꢀ2ꢀꢀꢀꢀꢀꢀꢀꢀ
第二透镜
[0031]3ꢀꢀꢀꢀꢀꢀꢀꢀꢀꢀ
第三透镜
ꢀꢀꢀꢀꢀꢀꢀꢀꢀꢀ4ꢀꢀꢀꢀꢀꢀꢀꢀ
第四透镜
[0032]5ꢀꢀꢀꢀꢀꢀꢀꢀꢀꢀ
系统光阑
ꢀꢀꢀꢀꢀꢀꢀꢀꢀꢀ6ꢀꢀꢀꢀꢀꢀꢀꢀ
渐晕光阑
[0033]7ꢀꢀꢀꢀꢀꢀꢀꢀꢀꢀ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
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参见图1,该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至少包括光源和透镜组件,光源用于发出入射光线,透镜组件设置在光源所发出入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上,其中,光源为Micro LED和/或Mini LED,且光源的像素个数大于15000,每个像素均为可以独立发光。
[0037]具体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沿光轴方向从像侧到物侧顺次排布,以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通过第四透镜4、第三透镜3、第二透镜2和第一透镜1后射出,其中,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1面和S2面;第二透镜2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7),用于发出入射光线;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光源(7)所发出入射光线的出射路径上,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沿光轴方向从像侧到物侧顺次排布,以使得所述光源(7)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四透镜(4)、第三透镜(3)、第二透镜(2)和第一透镜(1)后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1面和S2面;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3面和S4面;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3)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5面和S6面,且在所述S6面上设有渐晕光阑(6);所述第四透镜(4)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4)的像侧面和物侧面分别为S7面和S8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车灯成像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1面和S2面均为凸面,所述S3面为凸面、S4面为凹面,所述S5面和S6面为凸面,S7面为凸面,S8面为凹面。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铭张海升唐磊武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