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8183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及其装配方法,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包括面板,以及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保温隔热层,还包括设于所述保温隔热层上的吸声层,插接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墙板主体上的插入件,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插入件上的一号转动件;支撑机构,其包括支撑件,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二号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推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插入条插入嵌入槽后,可以通过转动一号转动柱和二号转动柱,将插入件和支撑件之间进行连接锁定,无法产生错位,完成快速安装锁定,拆卸时,通过转动一号转动柱和二号转动柱使其复位,此时可以抽离插接机构,实现快速拆卸。实现快速拆卸。实现快速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特别是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03]噪声污染在整个污染防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噪声污染的防治,除了在噪声源头处进行控制之外,一般是对建筑墙体添加吸隔声材料来进行防治。
[0004]加强墙板的保温隔热功能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人们对于墙板保温隔热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0005]因此,保温隔音墙板的使用愈加广泛。
[0006]现有的保温隔音墙板在安装时大多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和固定,或者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安装操作较为繁琐,效率低下,采用拼接方式进行安装时,安装效率虽高但是强度相对较差,并且在后续的拆卸回收时较为不便,难以重复利用。
[0007]为此,提出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9]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安装和拆卸不够便捷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隔音墙板。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插接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墙板主体上的插入件,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插入件上的一号转动件;支撑机构,其包括支撑件,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二号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推动件;所述插入件能够插入支撑件的内部,并通过推动件推动二号转动件以及一号转动件偏转实现卡接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设于所述墙板主体上的插入条,以及设于所述插入条上的一号限位环;所述一号转动件包括旋转设于所述一号限位环上的一号转动柱,以及设于所述一号转动柱上的一号转动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体上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上设有二号限位环;所述二号转动件包括旋转设于所述二号限位环上的二号转动柱,以及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上的二号转动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上的防脱板;所述插入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入条上的抵触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上的滑移槽和限位槽;所述推动件包括滑移设于所述滑移槽上的滑板,以及设于所述滑板上的引导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板上的按压块;所述二号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上的导向区;所述引导块滑移时能够通过导向区引导二号转动柱转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区包括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上的一号缓冲槽、推移槽和二号缓冲槽;所述一号缓冲槽、推移槽和二号缓冲槽相互连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一号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一号转动柱上的一号定位凹槽;所述二号转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上的二号定位凹槽;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滑移槽上的容纳腔和容纳槽;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上的定位球。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板上的封堵块,以及设于所述封堵块上的贴合槽;所述封堵块和容纳槽滑动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上的封堵框,以及设于所述封堵框上的限位框,还包括设于所述封堵框上的凸起卡条。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温隔音墙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墙板主体包括面板,以及设于所述面板上的保温隔热层,还包括设于所述保温隔热层上的吸声层。
[0021]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隔音墙板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插入条插入嵌入槽后,可以通过转动一号转动柱和二号转动柱,致使一号转动柱和二号转动柱同时连接于一号限位环和二号限位环上,将插入件和支撑件之间进行连接锁定,无法产生错位,完成快速安装锁定,拆卸时,通过转动一号转动柱和二号转动柱使其复位,此时可以抽离插接机构,实现快速拆卸,具有较高的安全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效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隔音墙板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吸声层可以吸收中、高频声能为主,阻尼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低频振动产生的噪声,通过吸声层和阻尼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在轻薄前提下的全频段高隔声性能;玻纤气凝胶毡因其极低的热导率,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可使得隔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且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墙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减振降噪的能力。
[00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隔音墙板装配方法,包括:
[0024]在墙板上设置插入端;
[0025]在立柱上设置供插入端插入的插入部;
[0026]在插入端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柱体;
[0027]在插入部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二柱体;
[0028]所述插入端插入插入部后可通过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转动进行锁定。
[0029]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隔音墙板装配方法的有益效果:将插入端插入插入部后可通过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转动进行快速的锁定,通过恢复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转动可实现快速的解锁,进而实现对墙板和立柱的快速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31]图1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整体示意图。
[0032]图2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插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34]图4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支撑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支撑机构内部打开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保温隔音墙板的一号转动件和二号转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推动件和封闭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保温隔音墙板的支撑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主体(100);插接机构(200),其包括设于所述墙板主体(100)上的插入件(201),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插入件(201)上的一号转动件(202);支撑机构(300),其包括支撑件(301),以及旋转设于所述支撑件(301)上的二号转动件(302),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件(301)上的推动件(304);所述插入件(201)能够插入支撑件(301)的内部,并通过推动件(304)推动二号转动件(302)以及一号转动件(202)偏转实现卡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201)包括设于所述墙板主体(100)上的插入条(201a),以及设于所述插入条(201a)上的一号限位环(201b);所述一号转动件(202)包括旋转设于所述一号限位环(201b)上的一号转动柱(202a),以及设于所述一号转动柱(202a)上的一号转动槽(202b)。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1)包括支撑体(301a),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体(301a)上的嵌入槽(301b),所述嵌入槽(301b)上设有二号限位环(301c);所述二号转动件(302)包括旋转设于所述二号限位环(301c)上的二号转动柱(302a),以及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302a)上的二号转动槽(302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1)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301a)上的防脱板(301d);所述插入件(201)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入条(201a)上的抵触槽(201c)。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1)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301a)上的滑移槽(301e)和限位槽(301h);所述推动件(304)包括滑移设于所述滑移槽(301e)上的滑板(304a),以及设于所述滑板(304a)上的引导块(304b),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板(304a)上的按压块(304e);所述二号转动件(302)还包括设于所述二号转动柱(30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明张铱涵李绍文夏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