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79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具有多个裸电池的多单元组件,所述多单元组件限定相对的平坦表面。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一侧的保护电路组件;壳体,其包围所述多单元组件的周界和所述保护电路组件,并将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暴露在所述多单元组件的外部;以及被附着至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上的加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与完全放电之后无法再使用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再充电并且能 够被重复使用。这种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中,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 )、 可携摄像机、蜂窝电话、笔记本电脑和MP3播放器。特别是,锂二次电池因其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和 容量并且因其可以是紧凑的而被广泛使用。锂二次电池可被制造成各种形状,例如,圓柱形、矩形或袋形。锂二次电池典型地包括外壳和密封在该外壳内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通过顺序地堆叠和巻绕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而形成。在圓柱型或矩型二次电池中,外壳由盖组件密封。在袋型二次电池中,外壳在其边缘处被密封。这样形成的二次电池通常称为棵电池,而包括一个或更多的形成为组的 -陳电池的二次电池称为电池组。包括多个棵电池的电池组可通过将仅具有外框架的框架壳体附着到彼 此连4姿的多个净果电池上而形成。然而,上述的电池组在^果电池之间的连接H处易受外部沖击而使棵电池 破裂或者移位。可替换地,电池组可通过将彼此连接的多个棵电池插入矩型的上、下注 射壳体中,并将这些壳体彼此连接而形成。由于多个棵电池彼此连接为在棵电池的窄侧表面接触,因此彼此连接的 棵电池的整个宽侧表面变得极宽。因此,插入多个棵电池的注射壳体的宽表面变得极宽。由于注射壳体的 宽表面易受外部冲击,因此很难通过注模成型形成薄的壳体。这样,电池组 的厚度可能大于所预期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其可为较薄的和/或具有相对 增加的强度。才艮据本专利技术 一 实施例,所述电池组包括具有多个净果电池的多单元组件, 所述多单元组件限定相对的平坦表面。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一侧的保护电路组件;壳体,其包围所述多单元组件的周界和所述保护 电路组件,并将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暴露在所述多单元组 件的外部;以及被附着至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上的加固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限定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具有围绕所述 多单元组件的周界的外框架。进一步,所述多个棵电池中的每一个可进一步 限定侧表面,且所述多个棵电池中的每一个可在所述侧表面处4皮此接触。这 样,所述加固带可包括第一加固带,其覆盖所述多个棵电池的每一个的边 缘表面;和第二加固带,其被附着至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 的每一个上,其中所述第一加固带和所述第二加固带可为整体式的或分离 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带的厚度约等于或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更 具体而言,所述加固带的厚度可为约0.15毫米至0.25毫米。所述加固带可 包括塑料带,例如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组件可包括保护电路板,其包括具有 长连接件和短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其 将所述多单元组件电连接至所述保护电路板。该电池组还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与所述保护电路板之间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与所述第 一连接器相连的第二连接器。进一步,所述保护电路板可为限定长边和短边的大致矩形,其中所述长 连接件沿所述保护电路板的纵轴延伸,并且所述短连接件的长度小于所述长 连接件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器可限定切口或孔,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为突起。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长连接件限定孔或切口 ,所述孔或切口的纵轴沿所述 保护电路板的纵轴延伸,所述短连接件为位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长边上的切 d 。在另 一 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包括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与所述保持件之 间的隔离件。进一步,所述多单元组件可限定远离所述保护电路组件的底表 面和与所述保护电路组件相邻的侧表面。所述隔离件可包括位于所述多单元 组件与所述保持件之间的顶梁、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第 二引线端子之间的侧梁、以及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底表面与所述第二 引线端子之间的底梁。本专利技术其它方面将部分地阐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A为^4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透^L图。图1B为图1A的电池组在外壳装管之前的组装透视图。图2A、图2B和图2C为图示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保护电路板的平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示例说明于附图中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全文中相同 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元件。为了阐释本专利技术,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见图,图1B为图1A的电 池组在外壳装管之前的组装透视图。参见图1A和图1B,电池组100包括多单元组件U0,其具有在一个 表面处彼此接触的多个棵电池111、 113;布置在多单元组件110 —侧的保 护电路组件120;以及布置在多单元组件110与保护电^各组件120之间的保 持件130。电池组100还包括布置在多单元组件110与保持件130之间的隔离件 140,以及包围^皮此连4妄的保护电^各组件120和多单元组件110的壳体150。电池组100还包括加固带160,其被粘附到多单元组件110的两个宽 侧表面或平坦表面上;和用于装管或贴标的外壳170。每个棵电池lll、 113分别包括罐llla、 113a,每个罐分别具有在一 侧的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相连的盖组件。每个棵电池lll、 113包括电极组件和容纳在每个罐llla、 113a中的电 解液,所述电极组件可通过将正极板、负才及板和隔;f反堆叠然后巻绕而形成。罐llla、 113a可形成为棱柱形或具有圓角的棱柱形。每个棵电池111、 113包括相对的窄侧表面或边缘表面以及相对的宽侧 表面,每个棵电池的这些表面彼此连接,棵电池111、 113在窄侧表面处彼 此才妄触。棵电池111、 113分别包括第一电极端子lllb、 113b和第二电4及端子 lllc、 113c。下文中,第一电极端子111b、113b称为负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lllc、 113c称为正电才及端子。根据形成棵电池lll、 113的方法,罐llla、 113a可用作正电极端子, 或者附着在每个罐llla、 113a的一个表面上的电极板也可用作正电极端子。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板lllc、 113c用作正电才及端子,但其极性也可才艮 据形成电4及端子的方法而改变。第一电极端子lllb、 113b和第二电极端子lllc、 113c可形成在相同的 方向或方〗立上或—目反方〗立上。下文中,棵电池lll、 113的其上形成有负电极端子lllb、 113b的表面 被称为多单元组件110的顶表面,棵电池的其上形成有电极板lllc、 113c 即形成有正电极端子的表面被称为多单元组件110的底表面。电极板lllc、 113c可形成为两个金属层的复合金属结构,电极板lllc、 113c通过超声焊接等附着至罐llla、 113a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个金 属层中的一层为铝层,两个金属层的另一层为镍层。铝层通过超声焊接等被 附着至罐llla、 113a上。负电极端子lllb、 113b被连接至第一引线端子123,电极板lllc、 113c 的镍层被连接至第二引线端子125。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棵电池被形成为矩形形状,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从 而棵电池也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包括: 包括多个裸电池的多单元组件,所述多单元组件限定相对的平坦表面; 位于所述多单元组件一侧的保护电路组件; 壳体,其包围所述多单元组件的周界和所述保护电路组件,并将所述多单元组件的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暴露在所 述多单元组件的外部;以及 被附着至所述相对的平坦表面上的加固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炯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