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171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纱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性事故的急救治疗、在医院对病人的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止血、战争中受伤战士的救护及病患者局部的有效快速止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未受控制的出血是导致突发事故、医疗手术中大出血或战场死亡的主要原因。
[0003]伤口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暂时性控制出血、尽快覆盖包扎伤口,将伤口与外界隔离以减少感染机会,为清创创造良好的创面条件。传统的伤口止血材料主要是急救包、四头带、止血带和绷带等,有时还有大量无菌敷料用于弥补急救包包扎止血的不足,大量无菌敷料难以携带和消毒保存;急救包和四头带仅有无菌三角巾和1—2块中小敷料,对大面积伤口以及复合伤、多发伤伤口的覆盖,止血效果欠佳。
[0004]而目前国内用于中、重度出血的快速止血产品极少,常用的止血剂有止血带和纱布等,它们对于中、重度出血的快速止血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70—80份、壳聚糖纤维30—40份、竹纤维35—45份、陶瓷纤维5—10份、抗菌剂2—2.8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4份、整理液4—6份、艾洛石纳米管30—50份和5—10份辅助添加剂。
[0007]优选的,所述整理液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4份羟丙基-β-环糊精,5—8份柠檬酸,1—4份磷酸二氢钠和70—90份水。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添加剂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明胶、70—120份凝血酶、30—60份云南白药、10—20份三七、5—10份小蓟、3—6份白及、7—20份蒲黄和20—30份生长因子。
[0009]优选的,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3—6mg/mL。
[0010]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为螯聚胍。
[0011]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12]S1,将抗菌剂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100—300份的水进行煎煮,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然后再过滤处理,再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50

6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5

80%的酒精溶液,于40

50℃.20

30kHz超声提取20—30分钟,再进行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再蒸发至无酒精状态,然后使用AB

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收集纯化液,冷冻干燥至无水分,安全无毒,制得抗菌剂;
[0013]S2,首先抗菌剂中加水,同时加入辅助添加剂,进行均匀搅拌,使抗菌剂的质量浓
度为0.05

0.2%,得抗菌液,然后将陶瓷纤维浸于抗菌液中,直至完全吸收,再进行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1

2%,制得抗菌陶瓷纤维,冷冻干燥,温度为

30至

25℃;
[0014]S3,将棉纤维和抗菌陶瓷纤维进行混纺,得中心纤维,将竹纤维与二分之一的中心纤维进行混纺,使竹纤维包裹中心纤维,得纬纱,将竹纤维、壳聚糖纤维与中心纤维进行混纺,使壳聚糖纤维包裹粗中心纤维,得经纱;
[0015]S4,将S3中的经纱、纬纱进行编织,通过精密印刷技术将艾洛石纳米管印刷至编织纱布内,制成一次胍基抗菌凝血纱布;
[0016]S5,将S4中制得的医用抗菌纱布置于整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然后进行蒸汽处理,再水洗后得到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纱布,然后将修饰后的纱布浸渍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热反应,取出后水洗得到石墨烯修饰的纱布,再经过冷风干燥得到二次胍基抗菌凝血纱布;
[0017]S6,将S5中制得的二次胍基抗菌凝血纱布通过紫外线照射杀菌,进行切分打包。
[0018]优选的,所述S5中浸轧处理后的纱布带液率为90

110%,蒸汽处理温度处于100

120℃,蒸汽处理时长为5—10min。
[0019]优选的,所述S5中加热反应维度为50

60℃,加热反应时长为1.5—2h。
[0020]优选的,所述S5中冷风干燥的温度为5

10℃。
[0021]优选的,所述S6中紫外线照射时长为5—10min。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3](1)通过在医用抗菌纱布编织的时候,添加艾洛石纳米管,在对中、重度出血时,艾洛石纳米管可以通过水分子,将血液中固态物进行阻止,防止析出,血液中的固态物质会在伤口处迅速形成膜状物质,实现止血效果,从而出血量越大,止血的速度越快;
[0024](2)通过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方法上在制成医用纱布后,通过将一次抗菌纱布浸渍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配合陶瓷纤维的多孔性,便于陶瓷纤维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充分结合,使陶瓷纤维可以充分吸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再通过整理剂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很好的固化在医用纱布上,便于抗菌使用,提高医用纱布的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70—80份、壳聚糖纤维30—40份、竹纤维35—45份、陶瓷纤维5—10份、抗菌剂2—2.8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4份、整理液4—6份、艾洛石纳米管30—50份和5—10份辅助添加剂。
[0028]具体的,整理液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4份羟丙基—β—环糊精、5—8份柠檬酸、1—4份磷酸二氢钠和70—90份水,辅助添加剂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明胶、
70—120份凝血酶、30—60份云南白药、10—20份三七、5—10份小蓟、3—6份白及、7—20份蒲黄和20—30份生长因子,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3—6mg/mL,抗菌剂为螯聚胍。
[0029]进一步,螯聚胍,又叫akacid,包括聚环己胍(CAS:57028

96

3)和聚[2

(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胍(CAS:374572

91

5)两种成分,平均聚合度在4到5个单元之间,螯聚胍的主链分子量为1200左右,由于主链分子量的巨大,影响了侧链原子的外层电子云的排布,使得侧链外层电子具有很强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70—80份、壳聚糖纤维30—40份、竹纤维35—45份、陶瓷纤维5—10份、抗菌剂2—2.8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4份、整理液4—6份、艾洛石纳米管30—50份和5—10份辅助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液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1—4份羟丙基-β-环糊精、5—8份柠檬酸、1—4份磷酸二氢钠和70—90份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添加剂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明胶、70—120份凝血酶、30—60份云南白药、10—20份三七、5—10份小蓟、3—6份白及、7—20份蒲黄和20—30份生长因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3—6mg/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螯聚胍。6.一种胍基抗菌凝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将抗菌剂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加入100—300份的水进行煎煮,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然后再过滤处理,再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50

6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75

80%的酒精溶液,于40

50
°
C.20

30kHz超声提取20—30分钟,再进行过滤,合并所有滤液,再蒸发至无酒精状态,然后使用AB

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收集纯化液,冷冻干燥至无水分,安全无毒,制得抗菌剂;S2,首先抗菌剂中加水,同时加入辅助添加剂,进行均匀搅拌,使抗菌剂的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逸贤吴俊周德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