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67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涉及服装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第一压合板的一侧和第二压合板的一侧铰接连接,第一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缝纫槽,第一压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第二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缝纫槽;使用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第三压合板及第四压合板形成的开袋模具,经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为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服装中的口袋既是实用的部件,又是装饰部件,一般分为贴袋、挖袋、插袋三大类。挖袋,又称开袋,是把衣服装口袋的地方剪开口,另加支线与袋布做成,开袋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对员工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开袋按支线的形状分可分为单支线袋、双支线袋等。
[0003]目前市场上的单支线(袋唇宽1.0cm)、双支线袋(袋唇宽0.5cm+0.5cm)可采用开袋机制作,因款式造型多变,往往支线宽1.5cm、2.0cm、2.5cm等,然而,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技术中的开袋机不能满足这些款式的制作需求,因而采用员工在平缝机上开袋的方式,依靠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因为开袋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由于每个员工的熟练程度不同,容易造成开口袋质量不稳定;
[0005]2、同时,开袋时,员工的劳动强度高,工人易疲劳,工作状态不稳定,造成缝制效果差,降低了产品的缝制质量;
[0006]3、同时,由于开袋处有面袋支线、支线衬、袋布等层数较多且厚,面袋支线处无支撑点从而造成面袋不服帖于人体,影响成品效果,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口袋开袋的操作技能难度高、口袋开袋的缝制效率低以及口袋开袋的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及工艺。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所述第一压合板的一侧和第二压合板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一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缝纫槽,所述第一压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压合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磨砂片,所述第二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缝纫槽,两个所述第二缝纫槽和第一缝纫槽竖直对应,所述第二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和定位板竖直对应,所述第二压合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磨砂片,所述第二压合板的上表面粘连有第三压合板,所述第三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缝纫槽,两个所述第三缝纫槽和两个第二缝纫槽竖直对应,所述第三压合板远离第二压合板的一面可拆卸安装有第四压合板,所述第四压合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四压合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均螺纹转动连接有压紧螺栓,两个所述压紧螺栓的底端和第三压合板的相抵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缝纫槽的槽宽为3.4cm,所述定位板的宽度为1.5cm,所述定位板与第一缝纫槽的距离为2.8cm。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缝纫槽的槽宽为0.4cm,两个所述第二缝纫槽的槽间距总宽为3.4cm,所述避让槽的槽宽2.2cm。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压合板上设有符合各个规格支线长度需求的刻度标线,所述第三缝纫槽的槽宽为1.15cm。
[0012]一种应用于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缝制口袋
[0014]A:将支线单边折烫一道,打开所述第二压合板,将所述第一压合板上的第一缝纫槽对准衣身上的袋位,再将对折部位的止口紧靠第一压合板上的所述定位板,盖上第二压合板,按照款式要求的袋长规格,在第一缝纫槽和所述第二缝纫槽内平缝两道,然后取下模板;
[0015]B:剪袋口三角,从两开袋线中间剪开,距袋角约0.1cm剪三角,然后将支线翻烫至正面;
[0016]S2、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
[0017]通过拉牵带工艺,将缝好的袋盖距上支线开袋缝0.1cm缝线一道,将袋牙线修建错层,再将下袋布与下开袋线缝合,上袋布与上袋牙线缝合,然后距袋口0.5cm袋布缉线一圈,面袋布绱好后,在口袋上支线缝绱牵带(横纱牵带宽1.5cm),起针2

3针后,在牵带上用笔做好拉紧的量(拉量为:0.3

0.5cm),拉量均匀,袋口自然向反面窝,牵带缝线距开袋线0.2

0.3cm,牵带两端距袋布宽约1.0c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使用第一压合板、第二压合板、第三压合板及第四压合板形成的开袋模具,经S1

S2的工艺完成口袋的缝制,开袋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缝制操作的技能,同时,口袋立体持久造型工艺增强了口袋挺阔性、平整性,可以保持良好曲面的形状,有效的提高了成衣的整体外观档次。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压合板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压合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压合板及第一压合板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压合板及第四压合板与第二压合板的分离示意图。
[0025]图中:100、第一压合板;200、第二压合板;300、第三压合板;400、第四压合板;500、连接件;110、第一缝纫槽;120、定位板;121、第一定位面;130、第一磨砂片;210、第二缝纫槽;220、第三缝纫槽;230、避让槽;240、第二磨砂片;410、第二定位面;420、定位槽;430、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100和第二压合板200,第一压合板100的一侧和第二压合板200的一侧铰接连接,第一压合板10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缝纫槽110,第一压合板10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120,定位板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121,第二压合板2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缝纫槽210,两个第二缝纫槽210和第一缝纫槽110竖直对应,第二压合板200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230,避让槽230和定位板120竖直对应,第二压合板200的上表面粘连有第三压合板300,第三压合板3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缝纫槽220,两个第三缝纫槽220和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包括第一压合板(100)和第二压合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一侧和第二压合板(200)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缝纫槽(110),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120),所述定位板(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121),所述第二压合板(2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缝纫槽(210),两个所述第二缝纫槽(210)和第一缝纫槽(110)竖直对应,所述第二压合板(200)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230),所述避让槽(230)和定位板(120)竖直对应,所述第二压合板(200)的上表面粘连有第三压合板(300),所述第三压合板(3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缝纫槽(220),两个所述第三缝纫槽(220)和两个第二缝纫槽(210)竖直对应,所述第三压合板(300)远离第二压合板(200)的一面可拆卸安装有第四压合板(400),所述第四压合板(4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面(4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100)和第二压合板(200)之间设有连接件(5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10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磨砂片(130),所述第二压合板(20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磨砂片(24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合板(40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槽(420),两个所述定位槽(420)的内壁均螺纹转动连接有压紧螺栓(430),两个所述压紧螺栓(430)的底端和第三压合板(300)的相抵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服臀腹部口袋立体持久造型缝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纫槽(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品池也张燕陈学秋肖小碧洪旭旭章淑萍陈小丹李成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