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50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4
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包括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薄荷对黄瓜花叶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空心莲子草对黄瓜花叶病毒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提供更多的选择。明为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提供更多的选择。明为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提供更多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

技术介绍

[0002]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典型成员,被列为世界十大植物病毒之一。黄瓜花叶病毒危害范围广,是寄主植物最多、分布最广、最具经济重要性的植物病毒之一,据统计,在中国,CMV的侵染可以使番茄减产25%~50%左右;使辣椒减产20%。CMV引起的病害对农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CMV引起的病害日趋严重,但是难以防治,同时给世界各国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植物源生防剂是从人工栽培或野生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其有效成分通常是植物有机体中的一些、甚至大部分有机物质;并且与化学合成等农药相比,植物源生防剂具有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作用方式特异、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抗病性、种类多、开发途径多等特点。因此,植物源生防剂在瓜、果、蔬菜、特种作物(茶、桑、中草药、花卉等)及有机农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中国专利CN105707136A公开了一种黄瓜花叶病毒病生物防治剂,包括黄芪、板蓝根、茵陈、金银花、连翘、黄连、白术、蒲公英和花椒,目前关于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防剂依然还在少数,因此还需要提供更多的黄瓜花叶病毒植物源生防剂以供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抗黄瓜花叶病毒或在制备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生防制剂中的新用途,从而提供更多的黄瓜花叶病毒的植物源生防剂。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0007]空心莲子草又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基部匍匐,上部斜升,中空,有分枝;叶对生,叶片为长圆形,前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渐狭,上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球形,花被片长圆形,白色,基部带粉红色,有光泽。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引种我国后,逸为野生,现已成为危害较大的入侵植物;中国秦岭南北坡普遍分布。空心莲子草喜温热气候,耐寒性强;适应性强,水、陆均能生长。空心莲子草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空心莲子草全草入药,味苦、微甘,性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0008]三叶鬼针草,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具有解毒消肿,清热镇痛,活血散瘀,调气消积之功效。常用于胃肠炎,中暑腹痛,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急性喉炎,淋证,白浊,痔疮,脱肛,大小便出血,糖尿病,蛇伤,
肩周炎,跌打损伤,关节炎等。
[0009]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in Wight)是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茎直立,无毛或被疏短毛,灰绿色。叶质较厚,顶生裂片大,宽卵状三角形,具不规则的齿,侧生裂片长圆形,具波状齿,上面深绿色,下面常变紫色;中部茎叶疏生,较小,无柄;上部叶少数,线形。头状花序在开花前下垂,花后直立;花序梗细,无苞片,总苞圆柱形;总苞片黄绿色,约与小花等长,背面无毛。小花粉红色或紫色,管部细长;冠毛丰富,白色,细软。中国华南、华中和西南等地均有野生。一点红性平,味苦微辛,凉血解毒,其以食嫩梢嫩叶为主,可炒食、作汤或作火锅料,质地爽脆,类似茼蒿的品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等功效,还可以治泌尿系统感染、咽喉炎、毒疮等。
[0010]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0011]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aeus),又名银丹草、夜息香,是唇形科薄荷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多生于山野湿地。全株青气芳香,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0012]本专利技术将野生植物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薄荷研磨成粗汁液后,将黄瓜花叶病毒的病叶与粗汁液按比例研磨后接种长势一致且健康的西葫芦子叶。试验重复3次,并设置对照,于接种7

12天后选取同位叶进行症状观察与统计。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薄荷对CM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空心莲子草对CMV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再利用ELISA法计算不同处理植株中的病毒浓度,计算各野生植物对CMV抑制率,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处理具有显著的抑制CMV的作用,抑制率为76.20%,一点红、三叶鬼针草、鱼腥草和薄荷对CM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6~53.72%),ELISA结果与处理后西葫芦的症状表现结果一致,说明空心莲子草对CMV的抑制作用明显。
[0013]进一步地,对空心莲子草超声水提、醇沉,获得空心莲子草提取物。为了明确空心莲子草提取物溶液对与CMV接种西葫芦的影响,将提取物与CMV病叶按比例研磨后接种长势一致且健康的西葫芦叶片,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提取物接种西葫芦后,西葫芦叶片未出现花叶症状,叶片边缘轻微黄化;而CMV对照叶片出现褪绿和较严重花叶,病叶边缘卷曲,症状较重。该实验结果与空心莲子草粗汁液实验效果一致,表明空心莲子草提取物是其粗汁液中对CMV起抑制作用的成分。因此,空心莲子、一点红、三叶鬼针草、鱼腥草和薄荷可作为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新植物来源,为生产防治CMV提供更多的选择。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保护关于上述野生植物的以下新应用:
[0015]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抗黄瓜花叶病毒或在制备抗黄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抗黄瓜花叶病毒或在制备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防治剂中的应用。2.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或在制备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为其新鲜植株研磨后的粗汁液。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莲子草为其水提醇沉提取物。5.一种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植物源生物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鱼腥草或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活性成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植物源生物防治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雪琴林蔚董乐乐周夏阳李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