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142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采集到的航行器自噪声信号进行分解,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将分解得到的若干个模态分量进行重构,从而去除自噪声信号中的冗余信息;对重构后的自噪声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其对应的时频图像,实现自噪声信号的特征提取;利用注意力机制对残差网络进行改进,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神经网络,将自噪声信号的时频图像输入到网络中进行训练,实现对自噪声信号的识别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水下航行器自噪声信号的特征提取中解决了一维信号包含信息较少的问题,并且避免了深层神经网络精度下降问题,有效提高了不同类型噪声识别的准确率。准确率。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处理和深度学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是未来高科技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未来海军装备也必将走向信息化。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对抗与反对抗技术在战争中的充分使用显示了它们在海战中的重要性。水声对抗是指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对水声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完成目标检测、参数估计和目标识别等军事任务。其中,水下目标探测是是水声对抗的基础,只有准确的检测出敌方目标,才能完成诸多后续任务。
[0003]水下航行器的辐射噪声与自噪声的强弱将决定其隐蔽性能,较高的辐射噪声与自噪声更容易被对方声纳系统所探测、追踪,同时也对本身声纳系统造成强烈的千扰。水下航行器的辐射噪声与自噪声包括螺旋桨等推进装置的振动噪声、航行器配备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其中,振动噪声是指由航行器上的各类机构的振动引起辐射而造成的噪声,该噪声对声纳设备的影响十分严重,是航行器主要噪声来源。为此,有必要开展水下航行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原始样本噪声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模态分量;步骤2:计算每个模态分量与所述原始样本噪声信号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并将相关系数大于设定阈值K的模态分量相加,得到重构后的噪声信号;步骤3:对重构后的噪声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其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特征,得到包含噪声信号时频特征的二维时频图像;步骤4:采用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对残差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构建噪声识别模型;步骤5:利用步骤3得到的噪声信号的二维时频图,以及对应原始样本噪声信号的识别标签,对步骤4构建的噪声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成的噪声识别模型;步骤6:将实际采集的噪声信号按照步骤1~步骤3中对噪声信号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得到实际采集的噪声信号的二维时频图;将实际采集的噪声信号的二维时频图输入训练完成的噪声识别模型进行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噪声信号进行分解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1:假设原始信号f被分解为K个模态分量,构建约束变分模型为:其中u
k
={u1,u2,

,u
k
}为各模态函数的集合,ω
k
={ω1,ω2,

,ω
k
}为各模态中心频率的集合,u
k
(t)为窄带模态函数,K为模态数量,为所有模态分量的和,为调整各模态分量中心频率的指数项,δ(t)为单位脉冲函数,为u
k
(t)对t的偏导数,*表示卷积运算;步骤1.2:引入增广Lagrange函数来对步骤1中的约束变分模型进行解算,得到u
k
(t)的最优选择:其中α为二次惩罚因子,λ(t)为Lagrange乘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计算每个模态分量与所述原始样本噪声信号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其中为模态分量的标准差,为原始样本噪声信号的标准差;将相关系数大于K的模态分量进行加和,得到重构的噪声信号f

(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阈值K取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及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水下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过程为:根据噪声信号在时域上的波形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涛金明祺肖启阳张群飞陈东刘树勋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