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18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吸盘,包括:负压吸盘单元和背板,背板固定连接于机械臂上,背板上设有若干个负压吸盘单元,负压吸盘单元用于注塑件的取出;负压吸盘单元与真空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负压吸盘单元的结构,在阀芯上设置中空腔体,并在中空腔体的两端侧壁上设有开孔,第一个开孔位于真空阀体中,第二个开孔位于真空腔体中,从而使当硅胶波纹管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连通;硅胶波纹管处于自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不连通,既保证了负压吸盘单元能够实现负压吸附的功能,又能保证多个负压吸盘单元同时工作时,即使某个负压吸盘单元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吸附注塑件掉落时,也不影响其他负压吸盘单元的正常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吸附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防掉落负压吸盘。

技术介绍

[0002]多个注塑零件同时取出的时候,需要多个真空吸盘单元,虽然这些真空吸盘单元是并联的,但是并联的多个吸盘单元的内部压强没有相互独立,如果某个注塑件掉落,会引起多个吸盘单元内部压强上升,导致其他吸盘单元失效。
[0003]基于此,在使用并联的吸盘单元时,需要留意各个吸盘单元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各吸盘单元之间的压强平衡,避免其中一个吸盘单元失效导致整个系统失效。同时,在组装吸盘并联系统时,可以考虑采用压力开关、检测器等安全防护措施,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但是每个吸盘单元上均需要增加压力开关、检测器等,增加了吸盘单元结构的复杂性,同时需要对多路吸盘单元上的压力信号进行检测并进行多个阀体开关处理,会给整个系统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包括:负压吸盘单元和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连接于机械臂上,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个负压吸盘单元,所述负压吸盘单元用于注塑件的取出;所述负压吸盘单元与真空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每个负压吸盘单元均包括:真空阀体、真空腔体、阀芯弹簧、硅胶波纹管、柔性阀芯头、阀芯和阀芯限位块,所述真空阀体与真空腔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体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贯穿真空阀体和真空腔体,且位于真空阀体一侧的阀芯的一端与阀芯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与柔性阀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阀芯头位于硅胶波纹管中,且所述柔性阀芯头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垂线上;位于真空腔体内的阀芯上套有阀芯弹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真空阀体内设有贯穿的光滑T型孔,所述光滑T型孔的直通段上设有阀芯,所述光滑T型孔的另一段通过快接插头与真空吸管连接,所述真空吸管与真空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光滑T型孔的直通段与阀芯之间设有三个阀芯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两端侧壁上设有开孔,第一个开孔位于真空阀体中,第二个开孔位于真空腔体中。
[0010]进一步地,当硅胶波纹管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连通,且第二个开孔位于真空腔体中;当硅胶波纹管处于自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不连通。
[0011]进一步地,当硅胶波纹管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个开孔位于第一个阀芯密封圈、第
二个阀芯密封圈之间;当硅胶波纹管处于自然态时,第一个开孔于第二阀芯密封圈、第三阀芯密封圈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弹簧的一端与真空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定位片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定位片与阀芯固定连接,且弹簧定位片位于第二个开孔的左侧。
[0013]进一步地,与硅胶波纹管连接处的真空腔体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真空腔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的负压吸盘固定板,所述负压吸盘固定板的底部与真空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负压吸盘固定板的侧壁与背板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通过设计负压吸盘单元的结构,在阀芯上设置中空腔体,并在中空腔体的两端侧壁上设有开孔,第一个开孔位于真空阀体中,第二个开孔位于真空腔体中,从而使当硅胶波纹管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连通;硅胶波纹管处于自然态时,第一个开孔与真空吸管不连通,既保证了负压吸盘单元能够实现负压吸附的功能,又能保证多个负压吸盘单元同时工作时,即使某个负压吸盘单元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吸附注塑件掉落时,也不影响其他负压吸盘单元的正常工作。此外,本专利技术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吸盘单元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吸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吸盘单元吸附注塑件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吸盘单元吸附注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真空阀体,2

真空腔体,3

阀芯弹簧,4

弹簧定位片,5

密封圈,6

固定环,7

硅胶波纹管,8

柔性阀芯头,9

阀芯,10

阀芯密封圈,11

负压吸盘固定板,12

阀芯限位块,13

真空吸管,14

快接插头,15

背板,16

注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0018]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该负压吸盘包括:负压吸盘单元和背板15,背板15固定连接于机械臂上,背板15上设有若干个负压吸盘单元,负压吸盘单元用于注塑件16的取出;负压吸盘单元与真空泵连接。本专利技术将机械臂移动至注塑件16处,通过负压吸盘单元中的负压吸取注塑件16,将注塑件16移动到指定位置;同时,通过多个负压吸盘单元可实现对多个注塑件16的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9]如图2

3,每个负压吸盘单元均包括:真空阀体1、真空腔体2、阀芯弹簧3、硅胶波纹管7、柔性阀芯头8、阀芯9、负压吸盘固定板11和阀芯限位块12,负压吸盘固定板11呈L型,负压吸盘固定板11的底部与真空阀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负压吸盘固定板11的侧壁与背板15固定连接,通过负压吸盘固定板11来支撑负压吸盘单元;真空阀体1与真空腔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真空腔体2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7一端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硅胶波纹管7可根
据不同的注塑件形状进行更换;阀芯9贯穿真空阀体1和真空腔体2,且位于真空阀体1一侧的阀芯9的一端与阀芯限位块12固定连接,阀芯限位块12对阀芯9起限位作用,避免在阀芯弹簧3的弹性下,将阀芯9顶出;阀芯9的另一端与柔性阀芯头8的一端固定连接,柔性阀芯头8位于硅胶波纹管7中,且柔性阀芯头8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7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垂线上,本专利技术中柔性阀芯头8可以避免在与注塑件16接触的过程中划伤注塑件;位于真空腔体2内的阀芯9上套有阀芯弹簧3,使得柔性阀芯头8在注塑件16取件的过程中,受阀芯9负压的影响,硅胶波纹管7随柔性阀芯头8的移动而压缩,当阀芯9中的负压关闭时,由于受大气压影响,阀芯9被阀芯弹簧3弹出,注塑件16脱落,硅胶波纹管7没有了注塑件16的压迫,回到初始态。
[0020]本专利技术真空阀体1内设有贯穿的光滑T型孔,光滑T型孔的直通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盘单元和背板(15),所述背板(15)固定连接于机械臂上,所述背板(15)上设有若干个负压吸盘单元,所述负压吸盘单元用于注塑件(16)的取出;所述负压吸盘单元与真空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负压吸盘单元均包括:真空阀体(1)、真空腔体(2)、阀芯弹簧(3)、硅胶波纹管(7)、柔性阀芯头(8)、阀芯(9)和阀芯限位块(12),所述真空阀体(1)与真空腔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体(2)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7)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9)贯穿真空阀体(1)和真空腔体(2),且位于真空阀体(1)一侧的阀芯(9)的一端与阀芯限位块(12)固定连接,所述阀芯(9)的另一端与柔性阀芯头(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阀芯头(8)位于硅胶波纹管(7)中,且所述柔性阀芯头(8)的另一端与硅胶波纹管(7)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垂线上;位于真空腔体(2)内的阀芯(9)上套有阀芯弹簧(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阀体(1)内设有贯穿的光滑T型孔,所述光滑T型孔的直通段上设有阀芯(9),所述光滑T型孔的另一段通过快接插头(14)与真空吸管(13)连接,所述真空吸管(13)与真空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注塑取件的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T型孔的直通段与阀芯(9)之间设有三个阀芯密封圈(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凯刘泽华陈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实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