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病原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12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小檗碱衍生物用以防治农业病原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ACCC11602、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番茄青枯病菌Pseud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病原菌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中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种类重多,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在抑菌方面特别突出。小檗碱作为植物源农药具有易降解、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病原菌对其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目前作为农业杀菌剂用以防治辣椒疫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三七白粉病以及番茄灰霉病等。但是受限于其较差的生物活性以及溶解性,小檗碱应用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基于小檗碱骨架结构开发出具有广泛杀菌谱和全新作用靶标的杀菌剂以抵抗植物病原菌的侵染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000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对农业病原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ACCC 11602、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番茄青枯病菌Pseudo

monas sollamacearum以及软腐病菌Erwinia aroideae和农业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禾谷镰孢菌FusaHum graminearum Sehw、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及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等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可望进一步开发其为新型农用杀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小檗碱衍生物在抗农业病原菌中的新用途,用于防治农业病原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ACCC 11602、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番茄青枯病菌Pseudo

monas sollamacearum以及软腐病菌Erwinia aroideae和农业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禾谷镰孢菌FusaHum graminearum Sehw、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及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本专利技术中的小檗碱衍生物A1~A37如化学式1所示,其中R1、R2、R3、R4以及R5可为氢、氟、氯、溴、碘、氰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三氟甲硫基、叔丁基、异丙基、甲基;小檗碱衍生物D1~D7如化学式2所示;小檗碱衍生物E1~E7如化学式3所示,其中n为0~8个碳原子;小檗碱衍生物F1~F5如化学式4所示,R6为烷烃以及苯环等取代基;小檗碱衍生物Z1~Z3如化学式5所示。
[0005][0006][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合成方法见实施例,经多次硅胶柱层析等常规方法分离获得纯品,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小檗碱衍生物A1~A37、D1~D7、E1~E7、
F1~F5以及Z1~Z3的结构。
[0008]具体地,所述小檗碱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0009][0010][0011][0012]本专利技术申请保护上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立枯丝核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核盘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灰葡萄孢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4]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禾谷镰刀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5]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尖刀镰孢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辣椒疫霉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或,所述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防治或抗水稻白叶枯病菌ACCC 11602、柑橘溃疡病菌、番茄青枯病菌以及软腐病菌等植物病原细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9]实施例1:化合物A1的合成
[0020][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A1按照化学式1的方法合成。
[0022]将4g盐酸小檗碱加入5N NaOH水溶液中,滴加5mL丙酮。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h,用80% MeOH过滤并洗涤反应混合物。产品在真空中干燥,得到的中间体I为黄色固体。将150mg中间体I(1当量)溶于20mL乙腈中,加入140mg NaI和1.5倍当量4

甲氧基苄基溴化物,在80℃下反应4h。将反应混合物浓缩,使用二氯甲烷与甲醇体系洗脱,得到目标化合物A1。
[0023]黄色固体;产率65%;1H NMR(500MHz,DMSO

d6)δ10.02(s,1H),8.09(d,J=9.5Hz,1H),7.78(d,J=9.4Hz,1H),7.17(s,1H),7.08(d,J=8.1Hz,2H),7.00(s,1H),6.92(d,J=8.9Hz,2H),6.09(s,2H),4.87(s,2H),4.66(s,2H),4.12(s,3H),4.03(s,3H),3.74(s,3H),3.16(t,J=5.9Hz,2H).
13
C NMR(126MHz,DMSO

d6)δ157.99,150.18,149.19,146.39,145.37,144.18,137.06,133.99,132.77,130.82,130.37,129.08,127.90,126.13,121.72,121.26,120.03,114.48,113.44,108.48,108.11,102.06,62.05,56.98,56.93,55.09,34.70,27.25.ESI

MS calcd for C
28
H
26
BrNO5,[M

Br]+
,456.1805;found 456.2521.
[0024]实施例2:化合物A2的合成
[0025][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A2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仅以3

氯苄基溴化物代替4

甲氧基苄基溴化物。
[0027]黄色固体;产率53%;1H NMR(500MHz,DMSO

d6)δ10.03(s,1H),8.09(d,J=9.4Hz,1H),7.77(d,J=9.3Hz,1H),7.38(d,J=7.9Hz,1H),7.35(d,J=4.2Hz,1H),7.31

7.25(m,1H),7.16(s,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病原菌中的用途。该类小檗碱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如下:其中R1、R2、R3、R4以及R5可为氢、氟、氯、溴、碘、氰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三氟甲硫基、叔丁基、异丙基、甲基等取代基团,R6包括但不限于羟基、脂肪醚、酯基以及胺基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檗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檗碱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类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病原细菌和农业病原真菌的用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类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中的用途。5.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类小檗碱衍生物在防治柑橘溃疡病中的用途。6.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张保琪安俊霞蒋伟奇丁艳艳王艺蓉张雯周翰邓朋李福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