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恒宇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48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高活性多烯烃大环内酯类抗菌物质稳定且可分散的液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非水溶剂为载体,经过微米级固体干态超微粉碎、纳米级湿态超微粉碎和强化浸溶的方法制备出溶液状态澄清透明、均一稳定、货架期长、有效成分高且二次水溶液溶解性好,有效成分分散性快且对真菌杀菌能力更优的液态组合物,能更好处理食品、饲料、水体、医疗、日化用品、农牧产品、培养物质或建筑内外以及其他可能生长真菌的材料。及其他可能生长真菌的材料。及其他可能生长真菌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真菌
,具体涉及到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对各种生存环境的适应力强,主要包括蕈类、霉菌和酵母等真和微生物,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很多粮食、食品、饲料、农牧产品等天然产品均可作为真菌生长的良好底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有些真菌甚至可以在动植物体内外、建筑材料及建筑物表面、日化用品表面及自然水体中生长繁殖。这些真菌繁殖造成的菌落及霉斑不仅影响美观,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动植物感染或者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很多真菌能产生真菌毒素,人和动物食用后易引起中毒性真菌疾病。如果这些真菌毒素进入食物链,则会对人类自身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0003]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polyene macrolide antibiotics)是一类重要的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局部和全身性真菌感染(如两性霉素、四霉素、制霉菌素、菲律宾菌素等),同时在食品、饲料和日化行业作为抗真菌杀菌防腐剂使用。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结合,并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隙,使真菌细胞内容物泄露而导致死亡。所有的多烯烃大环内酯类抗菌物质,都具有一个环内酯和一系列的共轭双键。在水中溶解度极低(一般仅为几个至几十个ppm),是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共同缺点,这大大限制了此类物质的在实际应用中的方便性和使用效果。
[0004]CN107280992A中提供一种含有纳他霉素、咪唑烷基脲等日化防腐剂、环糊精等增溶稳定剂及溶液的组合物,其中通过加入增溶剂来提高纳他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该纳他霉素水溶液虽简单易制,同时可以弥补纳他霉素对细菌基本无抑制作用的不足,但其仅能添加到湿巾、面膜等高含水量的日化产品及家居用品中,不能作为食品防腐保鲜剂进行使用,从而限制了该专利的适用范围。
[0005]CN104770468A中制备了一种含有纳他霉素的微乳液,该乳液含有纳他霉素、色拉油、吐温20、吐温80、丙二醇和水等成分,经超声波乳化和高压均质处理后,提高了纳他霉素在溶液体系中的溶解能力和抗菌效果。但该方法所制备的微乳液由于含有色拉油,致使该乳液进行稀释时会出现油水两相分层,导致该体系不稳定而不适于进一步在水溶液中进行稀释应用。
[0006]CN104188049A公布了一种由多糖、食用胶、环状糊精、有机酸和抗氧化剂的盐类等制备纳他霉素悬浊液的方法,此方法是利用增加体系的密度从而改变纳他霉素的状态,但是制备时使用的还是粉末状的纳他霉素,因此没能彻底解决纳他霉素在水中溶解度低的问题。
[0007]CN101491240A中是采用环状糊精或者其衍生物作为活性载体而制备出纳他霉素/环状糊精超分子包合物。其制得的均一溶液可增大纳他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但
该方法制备操作复杂、耗时长、效率低,总体而言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0008]CN106234913A中采取制备高分散型纳他霉素混悬液的方法,得到纳他霉素热饱和溶液后冷冻干燥并不断反复进行低温重结晶。该方法制得的纳他霉素混悬液能较好的抑制真菌生长,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负载以及费用较高。
[0009]综上所述,现有方案中存在着如制备得到的体系不稳定、适用范围窄、操作复杂、耗时长、效率低、操作费用较高等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依次进行微米级固体干式超微粉碎和纳米级混浊液湿式均质后,然后浸溶得到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
[0013]其中,微米级固体干式超微粉碎条件为:功率为0.8~1.5kw,振幅为4.0~8.0mm,转速为700~1200rpm,介质填充率为50%~80%,在温度20~25℃条件下粉碎10~60min,粉碎后过筛;
[0014]纳米级混浊液湿式均质条件为:功率为100~2000w,均质压力100~200MPa,流量为1~10kg/h,循环均质2~6次。
[0015]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选自游霉素、两性菌素、制霉菌素或四霉素中的任意一种。
[0016]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1,4

丁二醇、异戊醇、二甲基亚砜、乳酸乙酯、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pH值为5.5~7.5。
[0018]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20~500)。
[0019]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多烯烃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物质平均粒径为1.0~1000μm。
[0020]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微米级固体干式超微粉碎选自振动式粉碎、搅拌式微粉、球磨式粉碎、气流粉碎式粉碎或机械冲击式微粉中的任意一种。
[0021]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纳米级混浊液湿式均质为旋转式均质或压力式均质。
[0022]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浸溶方式选自微波浸溶、超声浸溶和电磁振动浸溶中的任意一种。
[0023]另外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真菌试剂,含有如前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液态组合物。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针对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水溶性极差这一缺陷,首次创造性的以非水溶剂为载体,经过微米级固体干态超微粉碎、纳米级湿态超微粉碎和强化浸溶的方法制备出溶液状态澄清透明、均一稳定、货架期长、有效成分高且二次水溶液溶解性好,有效成分分散性快且真菌杀抑能力更优的液态产品,用这种溶液能更好处理食品、饲料、水体、医疗、日
化用品、农牧产品、培养物质或建筑内外以及其他可能生长真菌(包括霉菌、酵母)的材料。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不添加游霉素混合溶液组合物稀释液(图A)和添加游霉素混合溶液组合物稀释液(图B)对3.0
×
103CFU/mL巴西曲霉ATCC16404(CICC2463)抑制能力的比较图。
[0027]图2为不添加游霉素混合溶液组合物稀释液(图A)和添加游霉素混合溶液组合物稀释液(图B)对3.0
×
106CFU/mL巴西曲霉ATCC16404(CICC2463)抑制能力的比较图。
[0028]图3为含不同浓度的游霉素稀释液对指示检测菌白假丝酵母CICC32380检测平板的抑菌圈图:其中,1、2、3号孔分别为游霉素有效含量为400mg/kg、200mg/kg和100mg/kg的游霉素混合溶液组合物纯水稀释液;4、5、6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依次进行微米级固体干式超微粉碎和纳米级混浊液湿式均质后,然后浸溶得到含有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的液态组合物;其中,微米级固体干式超微粉碎条件为:功率为0.8~1.5kw,振幅为4.0~8.0mm,转速为700~1200rpm,介质填充率为50%~80%,在温度20~25℃条件下粉碎10~60min,粉碎后过筛;纳米级混浊液湿式均质条件为:功率为100~2000w,均质压力100~200MPa,流量为1~10kg/h,循环均质2~6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烯烃大环内酯类物质选自游霉素、两性菌素、制霉菌素或四霉素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二醇、丙三醇、1,4

丁二醇、异戊醇、二甲基亚砜、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恒宇郭坤陈民良韩超周鹏梁宪臣黄慧斌
申请(专利权)人:梁恒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