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0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获得高级感以及立体感,能够华丽地获得具有枝形吊灯架那样的气氛的室内装饰性。基于有机EL元件的面发光体(5、6、7)框缘状地安装在平板状框架(2、3、4)上,将上述框架(2、3、4)相互环状地连结,从而构成第1~第3口径的发光部。形成各口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分别为正方形,彼此地连结各框架的对置的角部。构成上述第1~第3口径的发光部的框架的数量被分别设定为相同的数量,各框架中的面发光体侧以形成穹面状的方式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使用以有机EL (电致发光)元件为代表的面发 光光源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EL元件通过被直流的低电压驱动而具有高发光效率,能够轻型 且薄型化,并且具有几乎不发热的特质。从而,有机EL元件能够用于部 分的便携式仪器等中的平板显示器(FPD ),且能够将该元件作为面发光源 而用作例如液晶显示元件的背照光。此外,上述有机EL元件能够通过选择用于EL发光层的材料而获得R (红)、G(绿)、B(蓝)及其他发光色,从而能够通过上述的单独的发光此:通4将有机EL元件构成为面发:源(发光面板),能够用作例如装饰 用的光源、室内照明等的高效率的光源。在以下所示的特开2007-173424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照明装置,使用 上述的有机EL元件且将其成形为圆形或环状的面发光体而作为顶板安装 型的照明装置。根据上述的特开2007-173424号公报所公开的照明装置,其课题为提 供一种照明装置,发挥上述的有机EL元件的特质且没有外框而直到边缘 部都进行发光。因此在照明装置的中央部设有与安装于顶板部上的吊顶嵌装的卡合 部。并且在特开2007-173424号公报中记载有基于形成为环状的有机EL 元件的发光部可以是单一的环状,也可以是分割为窄幅的多个环状,进而 也能够以从中心放射状地延伸的方式形成发光部。但是,在上述的照明装置中,只是给出了在平坦的发光面中对其发光 图案下功夫的启示,在致力于上述发光图案的范围中,依然为没有强光的 缺乏立体感的单调的照明装置。从而不可能在照明上获得华丽的演出效果 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为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将以有机EL元件为代表的多个面发光体配列为特定的形态,从而能够获 得高级感及立体感,且能够华丽地获得具有譬如枝形吊灯架那样的气氛的 室内装饰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其特征为,具备多个 口径的发光部,该多个口径的发光部至少包括第1 口径的发光部,通过 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多个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而形成;第2 口径的 发光部,以与形成上述第1 口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的周围外接的方式 安装,且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多个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而形成。此时,形成上述各口径的发光部的各框架的面发光体側优选形成为, 面状。此外,优选构成各个口径的发光部的框架的数量在各口径的发光部 中被分别设定为相同的数量。并且,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由第1 ~第3 口径的发光部构成,形成各 口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分別为正方形,将各框架的对置的角部彼此环 状地连结,从而分别形成上述第1 ~第3 口径的发光部。并且,优选安装 在上述各平板状框架的一方的面上的面发光体由有机EL元件构成。根据上述照明装置,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 从而形成一个口径的发光部,同样地将其他口径的多个发光部形成为譬如 同心圓状。因此,作为构成上述各口径的发光部的平板状框架而使用例如 不锈钢板,通过进行发紋加工等的装饰加工,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级感以 及厚重感的具有譬如枝形吊灯架那样的气氛的照明装置。此外,各框架中的面发光体的安装面以形成穿面状的方式配置,因此 能够形成一种照明装置,能够创造出更强的立体感,能够实现华丽的室内 装饰性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及气氛。并且,作为上迷的安装在各框架上的面发光体而使用有机EL元件, 因此能够实现一种照明装置,借助低电压的驱动电源能够不伴随发热地获 得高发光效率,与以往的使用荧光灯或电灯泡的照明装置的印象相比,能 够获得卓越的装饰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用于悬吊型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从斜下方看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照明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照明装置的上表面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表示将平板状的各框架组件化的例的主视图。图6是说明对于组件化的各框架的面发光体的安装例的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图1~图4 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用于顶板悬吊型的情况的整体构成,图l是主视 图,图2是从斜下方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仰视图,图4是表示上表 面的概略构成图。以下,对于用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分的各部的构成,引用附图标 记分别来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图中,为了避免繁杂而仅通过 附图标记表示各自代表的部分,或者与图相对应而在适宜地省略了附图标 记的一部分的状态下表示。附图标记l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地被一端 安装在顶板面(未图示)上的三根金属线9悬吊。该照明装置l将各口径 的发光部连结成同心圆状而构成,所述各口径的发光体是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多个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而形成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笫3 口径的发光部连结成同心圓状而构 成,附图标记2表示构成位于最内周的第1 口径的发光部的平板状框架的 一个。此外,附图标记3表示构成形成在上述第1 口径的发光部的外侧的 第2 口径的发光部的平板状框架的一个,进而附图标记4表示构成形成在 上述第2 口径的发光部的还外侧的第3 口径的发光部的平板状框架的一 个。构成上述笫1~第3 口径的发光部的各框架的外形形状为大致正方 形,在第1~第3 口径的发光部中,分别使用相同数量的12个框架。从 而成行为,构成最内周的第1 口径的发光部的框架2的外形形状最小,构 成第2以及第3 口径的发光部的各框架3、 4的外形形状依次变大。此外,构成第1口径的发光部的各个框架2将对置的角部彼此环状地 连结,从而形成上述第1 口径的发光部。此外,构成第2 口径的发光部的 各个框架3同样地将对置的角部彼此环状地连结,从而形成上述第2 口径的发光部,且这些框架3与形成第1口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2的周围 外接,且在对置的框架2、 3的角部处分别连结。进而,构成第3 口径的发光部的各框架4同样地将对置的角部彼此环 状地连接,从而形成上述第3 口径的发光部,且这些框架4与形成第2 口 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3的周围外接,且在对置的框架3、 4的角部处 分别连结。并且,构成上述各口径的发光部的各框架2、 3、 4的后述的面发光体 5、 6、 7侧以形成弯面状的方式构成。即,在如图1所示那样地悬吊照明 装置时,为照明装置的中央部侧朝向下侧緩緩地突出的形态。另外,图4 是表示上表面的概略构成图,附图标记8表示图1所示的三根金属线9的安装部。图5以及图6是说明对于上迷的各框架2、 3、 4的面发光体5、 6、 7 的安装例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由形成上述的第1~第3 口径的发光部的各一个框架2、 3、 4的连结体而构成1个组件。即,将图 5所示的连结体准备12组件,通过将这些组件环状地连结而形成图1 ~图 4所示的形态的照明装置。如图5所示,对于构成1个组件的各框架2、 3、 4使用不锈钢板,对 不锈钢板实施例如发紋加工等的装饰加工。并且在各框架2、 3、 4上分别 形成有大致形成为正方形的窗孔2a、 3a、 4a,且作为面发光体5、 6、 7 而发挥作用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面以从窗孔h、 3a、 4a的里面与上述窗 孔2a、 3a、 4a面临的方式安装。从而,上述面发光体5、 6、 7的发光面 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为,具备多个口径的发光部,该多个口径的发光部至少包括:第1口径的发光部,通过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多个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而形成;第2口径的发光部,以与形成上述第1口径的发光部的上述各框架的周围外接的方式安装,将安装有面发光体的多个平板状框架相互环状地连结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部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山形县产业技术振兴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