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自然水体的不同,部分水体植物残渣、底泥等污染物较多,常常伴随水样一起采集。由于水中污染物通常含量较低,这需要一系列的净化、富集处理。在进行水样过滤处理中,采用布氏漏斗+滤纸和砂芯漏斗+微孔滤膜过滤均是常用的方式。但常常是使用单一的布氏漏斗过滤后,再加入砂芯漏斗过滤,每次仅过滤一个样品;同时砂芯漏斗+微孔滤膜过滤时,由于孔径较小,在过滤大体积的水样时,速度较慢,而且还存在堵塞现象。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究一套滤纸、滤膜联合的多联过滤装置,以实现多个样品的快速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以实现多个样品的快速过滤,避免过滤效率慢以及存在堵塞现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0004]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粗过滤区(2)、二次过滤区(3)、接收区(4)和真空抽滤泵(7),所述粗过滤区(2)与二次过滤区(3)相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区(3)与接收区(4)相连通,所述真空抽滤泵(7)通过抽气管(8)分别与粗过滤区(2)和二次过滤区(3)相连通,所述二次过滤区(3)包括与粗过滤区(2)相连通的连接管一(31),所述连接管一(31)底面间隔连通有若干连接支管一(32),所述连接支管一(32)下侧设有砂芯漏斗(33),所述砂芯漏斗(33)内设有微孔过滤膜,所述砂芯漏斗(33)下侧设有接收瓶B(34),所述接收瓶B(34)一侧连接有抽气接头二(35),所述抽气接头二(35)与抽气管(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区(2)包括两并排设置的接收瓶A(21),所述接收瓶A(21)设置在箱体(1)内上侧,所述接收瓶A(21)开口上设有布氏漏斗(22),所述布氏漏斗(22)内设有粗过滤膜,所述连接管一(31)与接收瓶A(21)底端相连通,所述接收瓶A(21)上部一侧连通有抽气接头一(23),所述抽气接头一(23)与抽气管(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4)包括设置在二次过滤区(3)下方的接收瓶C(41),所述接收瓶C(41)底端连通有连接头,若干接收瓶B(34)底端均连通有连接支管二(42),若干连接支管二(42)均与一连接管二(4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漏斗(33)包括进液瓶和漏斗,所述微孔过滤膜设置在进液瓶与漏斗间,所述进液瓶与漏斗外壁又夹紧机构(5)固定夹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体积多联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接收瓶B(34)相对应的箱体(1)壁上竖直开设有长条形倒T型滑槽,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设置在倒T型滑槽内可滑动的倒T型滑块(51),所述滑块(51)水平连接有连接杆一(52),所述连接杆端部水平连接有一半圆形夹紧块一(53),所述连接杆一(52)一侧设有连接杆二(54),所述所述连接杆二(54)端部设有与夹紧块一(53)相对的半圆形夹紧块二(55),所述连接杆一(52)与连接杆二(54)由螺栓一(56)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块一(53)和夹紧块二(55)用于对接收瓶B(34)顶部与砂芯漏斗(33)底部的固定夹紧,所述滑槽外部两侧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选,张世芹,吴华秀,何钰,谭正莹,付宇,张冰梅,龚会琴,张潆元,梁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