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9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包括安全帽和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安全帽相连,所述面罩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有进气腔,气泡腔和呼吸腔,所述进气腔具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进气扇,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泡腔之间设有起泡板,所述起泡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起泡孔,所述气泡腔内设有覆盖在所述起泡板上的起泡剂,所述进气腔内的空气经所述起泡板形成气泡后进入所述气泡腔内,所述气泡腔和所述呼吸腔之间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过气孔,所述挡水板用于阻挡所述气泡腔内上升的气泡,所述呼吸腔具有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具有对呼吸系统防护效果好等优点。护效果好等优点。护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是一种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粉尘,若矿井巷道中的作业人员不采取防护措施,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肺结核等肺部疾病,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健康。
[0003]相关技术中,矿井下所采取的粉尘清理措施,往往通过喷雾器产生的水雾对巷道中的粉尘进行喷淋降落,以清除空气中的粉尘,但是集中降尘的方式难以保证每个矿井作业人员吸入的气体都是经过降尘处理后的,导致对作业人员呼吸系统的防护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包括安全帽和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安全帽相连,所述面罩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有进气腔,气泡腔和呼吸腔,所述进气腔具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进气扇,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泡腔之间设有起泡板,所述起泡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起泡孔,所述气泡腔内设有覆盖在所述起泡板4上的起泡剂,所述进气腔内的空气经所述起泡板形成气泡后进入所述气泡腔内,所述气泡腔和所述呼吸腔之间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过气孔,所述挡水板用于阻挡所述气泡腔内上升的气泡,所述呼吸腔具有排气孔。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所述面罩上具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的进口端设在所述挡水板的底端下方。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呈开口朝下的V型设置;
[0008]所述排污通道包括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排污通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板体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进口端的下方。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包括:
[0010]储液箱和进液管道,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起泡剂,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气泡腔连通,以向所述气泡腔内输送起泡剂;以及
[0011]回液箱和回液管道,所述回液箱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所述回液箱通过所述回液管道与所述气泡腔连通,以回收所述气泡腔内多余的起泡剂。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还包括蓄电池和输液泵,所述蓄电池和所述输液泵均设于所述储液箱上,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输液泵电连接,所述输液泵设于所述进液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储液箱内的起泡剂输送至所述气泡腔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的侧面安装有弹簧启动开关和弹簧手柄,所述弹簧启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输液泵接电的通断,所述弹簧手柄用于拨动所述弹簧启动开关。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呈月牙形,所述储液箱的两端设有肩挎带,所述肩挎带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加强环的周向上间隔布置的防滑凸起。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上还具有位于所述呼吸腔上方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为长圆孔状,且长圆孔的宽度为3cm

5cm。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口上设有为透明的膨化玻璃板。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帽的内壁面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面罩的两侧设有用于紧固的松紧带。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佩戴好安全帽并将面部与面罩的一侧贴合接触,使鼻子置于呼吸腔内。进入含粉尘的环境中时,当含尘空气通过进气扇进入进气腔内后,由于起泡板上覆盖有起泡剂,含尘空气在起泡板的起泡孔位置处形成气泡,含尘空气会被气泡包覆在气泡内。当气泡自身的浮力超过气泡与起泡板间的附着力时,气泡将离开起泡板上升,并经过起泡板上的起泡剂液层,上升的气泡最终聚集在挡水板处发生破裂而聚集成水滴,气泡中的粉尘形成的水滴吸附,吸附粉尘后的水滴从挡水板上脱落。除尘后的空气则通过挡水板上的过气孔进入呼吸腔内供使用者呼吸,使用者呼出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可以脱去空气中携带的粉尘,可以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以提高对作业人员呼吸系统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的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100;
[0028]安全帽1;
[0029]面罩2;进气腔201;进气口2011;气泡腔202;呼吸腔203;排气孔2031;排污通道204;第一排污通道2041;第二排污通道2042;观察口205;
[0030]进气扇3;
[0031]起泡板4;
[0032]挡水板5;第一板体501;第二板体502;
[0033]储液箱6;
[0034]进液管道7;
[0035]回液箱8;
[0036]回液管道9;
[0037]蓄电池10;
[0038]输液泵11;
[0039]弹簧启动开关12;
[0040]弹簧手柄13;
[0041]肩挎带14;
[0042]加强环15;防滑凸起1501;
[0043]防滑垫16;
[0044]松紧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6]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47]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100包括安全帽1和面罩2,面罩2与安全帽1相连。面罩2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有进气腔201,气泡腔202和呼吸腔203。进气腔201具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口2011,进气口2011设有进气扇3,进气腔201与气泡腔202之间设有起泡板4,起泡板4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起泡孔。气泡腔202内设有覆盖在起泡板4上的起泡剂,进气腔201内的空气经起泡板4形成气泡后进入气泡腔202内。气泡腔202和呼吸腔203之间设有挡水板5,挡水板5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过气孔,挡水板5用于阻挡气泡腔202内上升的气泡,呼吸腔203具有排气孔2031。
[004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矿井下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帽;和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安全帽相连,所述面罩从下至上依次布置有进气腔,气泡腔和呼吸腔,所述进气腔具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进气扇,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气泡腔之间设有起泡板,所述起泡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起泡孔,所述气泡腔内设有覆盖在所述起泡板上的起泡剂,所述进气腔内的空气经所述起泡板形成气泡后进入所述气泡腔内,所述气泡腔和所述呼吸腔之间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过气孔,所述挡水板用于阻挡所述气泡腔内上升的气泡,所述呼吸腔具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所述面罩上具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的进口端设在所述挡水板的底端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呈开口朝下的V型设置;所述排污通道包括第一排污通道和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排污通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板体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二排污通道的进口端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下随行粉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和进液管道,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起泡剂,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气泡腔连通,以向所述气泡腔内输送起泡剂;以及回液箱和回液管道,所述回液箱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传斌马乡玉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