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85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浮游动物生理生态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及方法。包括培养容器与培养管,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口,所述培养口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管;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内部,伸出至培养容器外部的进气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氧气泵,本培养容器相当于一个集成装置,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操作难度,重量轻,可拆卸,便于清洗,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游动物生理生态学
,特别是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浮游动物作为海洋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食物网能量传递、生物泵和碳循环以及调控渔业资源产出和海洋碳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浮游动物的碳代谢分配相关参数可应用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有助于阐释浮游动物在海洋生物泵和碳汇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获取浮游动物外源食物碳和内源身体碳代谢分配的参数,需要结合浮游动物碳代谢分配模型和放射性
14
C示踪技术,分别设计短期和长期标记净化实验,而且需要设计合理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开展实验,而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可用于浮游动物放射性标记短期和长期实验,获取其外源食物碳和内源身体碳的代谢分配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与培养管,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口,所述培养口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管;
[0006]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内部,伸出至培养容器外部的进气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氧气泵,伸入至培养容器内部的进气管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软管;
[0007]所述培养容器底部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有螺旋桨。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配合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套装有开关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软管。
[000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容器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单位为cm。
[00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管为聚丙烯材质,所述培养管包括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当所述培养管置于所述培养口上时,所述第一筒体伸出至培养容器的外部,所述第二筒体伸入至培养容器
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筛绢。
[00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透气遮光罩。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泵上设置有分流调节阀,所述分流调节阀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开关,若干个所述调节开关能够联动调节,以调节氧气泵的开度,进而调节气流的大小。
[00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容器的直径为30cm,高为25cm;所述培养口的直径为2cm;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2cm,高为5c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1.8cm,高为20cm。
[00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浮游动物禁食24h,并且利用培养管收集禁食后的浮游动物,设置25个培养管进行实验,在每个培养管收集50只禁食后的浮游动物;
[0017]收集完毕后,将培养管插入至培养口中,同时通过进水管向培养容器内注入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以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并且当培养容器内的水体定容至7cm后,停止添加浮游植物液体,此时培养容器内的水体没过培养管底部2cm;
[0018]控制防水电机启动,以带动螺旋桨旋转,防止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粪便沉底;并且控制氧气泵启动,以往培养容器内泵入氧气;接着套上透气遮光罩,以防止浮游动物呼吸代谢产生的
14
CO2被浮游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0019]15min后,取出任意5只培养管,用过滤的海水冲洗后,将浮游动物分别收集至5个闪烁瓶中,用于测定浮游动物摄入的总
14
C强度;
[0020]将第二软管接到废水桶中,然后打开开关阀,以将培养容器中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排到废水桶中;
[0021]排放完毕后,从进水管中注入过滤的海水清洗培养容器与剩余的培养管;冲洗完毕后,关闭出水管,然后从进水管中注入未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液体,同样定容至7cm,未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液体的密度与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密度需一致;
[0022]分别在2、4、8、12h后取样,每次取样5个培养管,用过滤的海水冲洗后,将浮游动物分别收集至5个闪烁瓶中,用于测定浮游动物体内的
14
C强度;
[0023]收集完浮游动物后,在出水管取预设体积的水体,用0.22μm聚醚砜膜过滤所取水体,收集滤膜至闪烁瓶中用于测定浮游动物粪便中的PO
14
C;
[0024]取3mL滤液至闪烁瓶中用于测定浮游动物分泌、排泄和排便产生的DO
14
C;另取15mL滤液用于收集测定浮游动物呼吸代谢产生的
14
CO2;
[0025]在每个时间点收集完浮游动物、粪便、水样等样品后,按照与前一步骤相同的方法冲洗培养容器和培养管,然后注入相同密度和体积的未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液体。
[002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7]用培养管收集浮游动物,且每只培养管收集50只浮游动物,共设置35个培养管进行实验;
[0028]收集完毕后,将培养管插入到培养口中,同时通过进水管向培养容器内注入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并且当培养容器内的水体定容至7cm后,停止添加浮游植物液体,此时
培养容器内的水体没过培养管底部2cm;
[0029]控制防水电机启动,以带动螺旋桨旋转,防止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粪便沉底;并且控制氧气泵启动,以往培养容器内泵入氧气;并且套上透气遮光罩,防止浮游动物呼吸代谢产生的
14
CO2被浮游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0030]连续喂食浮游动物6d标记有
14
C的浮游植物,将其身体碳均匀地标记上
14
C;在这6d的标记实验期间,每天均定时更换
14
C标记的藻液,更换步骤为:将第二软管接到废水桶中,打开开关阀,将培养装置中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排到废水桶中,排放完毕后,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与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口,所述培养口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管;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配合连接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培养容器的内部,伸出至培养容器外部的进气管一端配合连接有氧气泵,伸入至培养容器内部的进气管一端配合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培养容器底部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有螺旋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配合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套装有开关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单位为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为聚丙烯材质,所述培养管包括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当所述培养管置于所述培养口上时,所述第一筒体伸出至培养容器的外部,所述第二筒体伸入至培养容器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筛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透气遮光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泵上设置有分流调节阀,所述分流调节阀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开关,若干个所述调节开关能够联动调节,以调节氧气泵的开度,进而调节气流的大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直径为30cm,高为25cm;所述培养口的直径为2cm;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2cm,高为5c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1.8cm,高为20cm。9.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浮游动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浮游动物禁食24h,并且利用培养管收集禁食后的浮游动物,设置25个培养管进行实验,在每个培养管收集50只禁食后的浮游动物;收集完毕后,将培养管插入至培养口中,同时通过进水管向培养容器内注入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以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并且当培养容器内的水体定容至7cm后,停止添加浮游植物液体,此时培养容器内的水体没过培养管底部2cm;控制防水电机启动,以带动螺旋桨旋转,防止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粪便沉底;并且控制氧气泵启动,以往培养容器内泵入氧气;接着套上透气遮光罩,以防止浮游动物呼吸代谢产生的
14
CO2被浮游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15min后,取出任意5只培养管,用过滤的海水冲洗后,将浮游动物分别收集至5个闪烁瓶中,用于测定浮游动物摄入的总
14
C强度;将第二软管接到废水桶中,然后打开开关阀,以将培养容器中
14
C标记的浮游植物液体排到废水桶中;排放完毕后,从进水管中注入过滤的海水清洗培养容器与剩余的培养管;冲洗完毕后,关闭出水管,然后从进水管中注入未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液体,同样定容至7cm,未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液体的密度与标记
14
C的浮游植物密度需一致;分别在2、4、8、12h后取样,每次取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霞黄洪辉刘华雪吴风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