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48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电机主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电机主体设置于下外壳和上外壳的内周之间,且电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腔,且凹腔的内周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升降的双螺纹杆、螺纹套和铰杆,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的同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口,且两个半圆口之间螺纹连接有封堵套,所述上外壳的顶部为通口,且上外壳的顶部外周连接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板,且挡雨罩内部的两底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吹风扇。该电机的防尘装置主要适用于较大型的电机使用,且适用性高,同时具有防尘防雨和散热的作用。防尘防雨和散热的作用。防尘防雨和散热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是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比较普遍使用的驱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上,电机是保证其驱动的设备所在的生产线正常运行的关键。电机一般包括电机外壳及电机外壳两端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电机外壳内设有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其它部件),后盖内设置的与电机同轴转动的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后盖是采1.9mm厚铁皮卷设而成,这样设置的散热后盖损坏后更换麻烦,并且风扇设置于电机的后端随着电机轴进行转动,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灰尘会在风扇扇叶上进行堆积进而影响风扇运行,导致电机内部散热效果不佳。
[0003]公开号为CN202222540056.9的一种具有防尘散热效果的电机壳体,通过包裹外壳的设计,实现了防尘的目的,但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较大型的电机,针对较大型的电机,缺少一种防尘装置,针对此点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包括底座和电机主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电机主体设置于下外壳和上外壳的内周之间,且电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腔,且凹腔的内周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升降的双螺纹杆、螺纹套和铰杆,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的同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口,且两个半圆口之间螺纹连接有封堵套,所述上外壳的顶部为通口,且上外壳的顶部外周连接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并与通口适配的封堵板,且挡雨罩内部的两底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吹风扇。
[0006]优选的,所述双螺纹杆处于凹腔的外周部分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与两组螺纹套设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套与凹腔相适配,所述铰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的底部和对应的螺纹套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封堵板顶部的中心设有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同时并与挡雨罩螺纹连接的调控螺杆,且封堵板顶部的两侧连接有两个限位杆。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吹风扇的外周均连接有环齿圈,且多个环齿圈相互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挡雨罩内部的一边侧设置有与环齿圈啮合的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外周的一侧穿过上外壳并啮合有主动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上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移动电源和多个加热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双螺纹杆的两组螺纹方向相反的设计以及螺纹套和铰杆的对称设计,通过电机主
体与安装板的连接以及导向杆与安装板的限位作用,再通过不同规格的封堵头对电机主体输出轴外凸部分的包围设计,进一步能够实现高度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电机主体,提高了适用性;
[0014]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包围设计以及挡雨罩和封堵板的设计,进一步能够起到防尘防雨的效果,再通过齿轮的传动以及环齿圈的啮合,当驱动电机运行时,能够使多个转动连接的吹风扇旋转并导出热气,产生高效排热的作用;
[0015]该电机的防尘装置,该装置主要适用于较大型的电机使用,且适用性高,同时具有防尘防雨和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中心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挡雨罩沿吹风扇方向的啮合剖面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底座;2、电机主体;3、下外壳;4、上外壳;5、安装板;6、封堵套;7、挡雨罩;8、吹风扇;9、驱动电机;10、移动电源;11、加热件;12、导向杆;
[0022]21、双螺纹杆; 22、螺纹套; 23、铰杆;
[0023]31、封堵板; 32、调控螺杆; 33、限位杆;
[0024]41、环齿圈; 42、传动齿轮; 43、主动齿轮;
[0025]81、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7]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0028]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接、焊接、螺栓连接等等现有方式,以实际需要为准。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装置本体的大体结构为,底座1,底座1的顶部螺栓安装有下外壳3,下外壳3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上外壳4,下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主体2,下外壳3和上外壳4的同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口,两个半圆口之间螺纹连接有封堵套6,封堵套6设有多种直径不同的规格,封堵套6能够对电机主体2输出轴外凸部分进行包围,实现密封,下外壳3和上外壳4内壁可增加隔温材料。
[0030]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冬季使用,上外壳4的内壁安装有移动电源10和多个加热件
11,当处于极寒地方时,使用移动电源10供电,使得电动件和通电线均处于保温内部,即可避免线路和电件外露导致被冻坏的情况发生,若处于非极寒地方,直接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
[0031]上外壳4的顶部为通口,上外壳4的顶部外周连接有挡雨罩7,挡雨罩7顶部的中心螺纹连接有调控螺杆32,调控螺杆3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封堵板31,封堵板31顶部的两侧连接有两个限位杆33。
[0032]请参阅图2,为便于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电机主体2,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腔81,凹腔81的内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螺纹杆21,双螺纹杆21的外周部分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螺纹,双螺纹杆21的两组螺纹上套设有螺纹套22;
[0033]双螺纹杆21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连接有便于旋转的转头,螺纹套22与凹腔81相适配,螺纹套22的顶部铰接有铰杆23,铰杆23的的另一端与安装板5的底部铰接,两个铰杆23位对称设计,安装板5的四角均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导向杆12。
[0034]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实现夏季的散热,挡雨罩7内部的两底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吹风扇8,挡雨罩7处于多个吹风扇8的位置为便于热气通过的网框设计;
[0035]吹风扇8由风扇壳和多个涡流扇叶组成,多个涡流扇叶的出风口相同。
[0036]多个吹风扇8的外周均连接有环齿圈41,多个环齿圈41相互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下外壳(3)和上外壳(4),且下外壳(3)和上外壳(4)之间紧固连接;电机主体(2),所述电机主体(2)设置于下外壳(3)和上外壳(4)的内周之间,且电机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腔(81),且凹腔(81)的内周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5)升降的双螺纹杆(21)、螺纹套(22)和铰杆(23),所述下外壳(3)和上外壳(4)的同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口,且两个半圆口之间螺纹连接有封堵套(6),所述上外壳(4)的顶部为通口,且上外壳(4)的顶部外周连接有挡雨罩(7),所述挡雨罩(7)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并与通口适配的封堵板(31),且挡雨罩(7)内部的两底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吹风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纹杆(21)处于凹腔(81)的外周部分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螺纹套(22)分别与两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烈王维强蔡峰赵广和李冀窦修柏狄学刚史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牵引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