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46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导电端子、包裹导电端子且于外表面形成工作区域的绝缘体、以及安装于工作区域的控制组件,绝缘体包括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对接腔、位于工作区域表面的抵持块、贯穿工作区域与对接腔联通的若干活动孔,控制组件包括套接工作区域的锁套、自锁套内壁向下延伸的压迫部、位于压迫部与抵持块之间的弹性件、以及位于活动孔内的钢球,压迫部的两侧向内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安装弹性件,第二空间位于活动孔上方,锁套在工作区域滑动,通过松开外力使压迫部挤压钢球,使钢球向下移动至凹槽内,防止对接柱脱落对接腔,达到锁定对接连接器与插头的固定连接,减少了反复拔插时,需要进行的步骤和部件的磨损。进行的步骤和部件的磨损。进行的步骤和部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0001]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使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电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电连接器。
[0003]根据中国专利CN214957487U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连接件的插头机构和具有第一壳体的对接连接器机构,连接件上设有定位件,第一壳体的外壁面形成有与定位件对应环绕第一壳体的限定部,当连接件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定位件与限定部锁定,完成插头和对接连接器的固定连接,但是在长期使用时,出现检查电路、查看连接器的老化,排出安全隐患的情况出现,需要进行反复拔插,该装置通过限定部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行反复拔插时,需要频繁进行转动,操作不方便,其次限定部经过连接件的摩擦出现磨损情况,导致连接器出现松动。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稳定的连接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导电端子、包裹所述导电端子且于外表面形成工作区域的绝缘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控制组件,所述绝缘体包括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对接腔、位于所述工作区域表面的抵持块、贯穿所述工作区域与所述对接腔联通的若干活动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套接所述工作区域的锁套、自所述锁套内壁向下延伸的压迫部、位于所述压迫部与所述抵持块之间的弹性件、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孔内的钢球,所述压迫部的两侧向内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活动孔上方,所述锁套在所述工作区域滑动。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压迫部连接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压迫所述钢球。
[0008]进一步,所述锁套的后端于末端形成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抵持块的外侧抵持。
[0009]进一步,自所述绝缘体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锁套的一侧且与所述卡钩相对应。
[0010]进一步,所述绝缘体一端向内凹陷形成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安装有导线,所述连接腔外安装有固定件。
[0011]进一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具有螺纹,所述螺纹的一侧形成若干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环绕所述导线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导线之间保持一段距离。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所述螺纹螺接,其另一端的末端向内部延伸相形成加
固部,所述加固部与所述导线的外表面抵持。
[0013]进一步,所述对接腔内具有自所述对接腔底部向外延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对接腔的高度。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柱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连接柱且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柱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环绕卡持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为一种连接器,具有稳定、不易脱落的特点,通过外力拉动锁套压缩弹性件,使压迫部沿绝缘体的外壁移动,其次通过松开外力使压迫部挤压钢球,使钢球向下移动至凹槽内,防止对接柱脱落对接腔,减少了反复拔插时,需要进行的步骤,同时也减少了部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接器的初步爆炸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连接时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对接连接器爆炸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插头爆炸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连接器的插头的绝缘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看图1至图5,本技术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导电端子22、包裹所述导电端子且于外表面形成工作区域的绝缘体21、以及安装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控制组件3。
[0025]请参看图1至图3,与连接器插接的对接连接器1包括隔绝体11、安装于隔绝体11内部的卡扣12、位于隔绝体11内部的接受端子13,隔绝体11包括本体111、自本体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且用于安装在其他设备(未图示)上的安装部112,本体111为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中空对接柱114,对接柱114的外表面具有环绕接柱114的凹槽115,本体111与插头2连接的一端直径大于本体111另一端直径,其次自本体111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卡座113。
[0026]卡扣12位于卡座113的内侧,进一步,卡扣12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卡接部121,卡扣12通过卡接部121与卡座113连接,接受端子13贯穿卡座113和卡扣12固定于隔绝体内。
[0027]请参看图4至图5,绝缘体21连接对接连接器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对接腔211,对接腔211内具有自对接腔211底部向外延的连接柱212,其次连接柱212位于对接腔211内的
中间位置且连接柱212的高度大于对接腔211的高度,连接柱212为中空柱体,其高度大于对接腔2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密封槽213,密封槽213环绕连接柱212且密封槽213内安装有密封圈214,其次连接柱212的内部卡接安装导电端子22,进一步,绝缘体21与对接连接器1对应的一端外表面具有工作区域20,工作区域20自绝缘体21端面向内延伸。
[0028]绝缘体21的外表面具有向外凸起形成的抵持块216,抵持块216环绕绝缘体21,抵持块216的一侧具有若干活动孔217,若干活动孔217贯穿绝缘体21与对接腔211联通且环绕绝缘体21,活动孔217的上下两端的直径小于活动孔217中间位置的直径(现有技术,不作详细介绍)。
[0029]请参看图1、图4及图5,绝缘体21的另一端向内凹陷形成连接腔215,连接腔215内安装有导线23,导线23伸入连接腔215内与导电端子22连接,其次连接腔215外表面的一端具有螺纹2110,螺纹2110的一侧具有自表现向外凸起形成的限位块218,其另一端形成若干卡接部219,卡接部219环绕导线23且卡接部219与导线23之间保持一段距离,绝缘体21的外侧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电端子、包裹所述导电端子且于外表面形成工作区域的绝缘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工作区域的控制组件,所述绝缘体包括自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对接腔、位于所述工作区域表面的抵持块、贯穿所述工作区域与所述对接腔联通的若干活动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套接所述工作区域的锁套、自所述锁套内壁向下延伸的压迫部、位于所述压迫部与所述抵持块之间的弹性件、以及位于所述活动孔内的钢球,所述压迫部的两侧向内凹陷分别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活动孔上方,所述锁套在所述工作区域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压迫部连接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压迫所述钢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的后端于末端形成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抵持块的外侧抵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体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锁套的一侧且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陆伟伟丁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泰迅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