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对线调整装置、进给机构及切片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46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对线调整装置、进给机构及切片机,涉及切片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包括有被动组件和主动组件组成的调整机构,所述主动组件包括动力机构和驱动机构,动力机构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使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被动组件运动。通过调整机构可带动及其上的工件进行移动,因此操作更省时省力;此外,调整机构可控制工件移动的位移量,使其能够更准确地移动到预设位置处,避免工件移动不到位或者移动超过预设位置的情况,从而对工件的端部和限位部均可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线调整装置能够灵活地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得工件能够更精确地与金刚网对准,从而便于后续的切割工序,由此可提高切割精度。可提高切割精度。可提高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对线调整装置、进给机构及切片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切片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工件对线调整装置、进给机构及切片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切片机中,待切割的工件上料至工件台上后,希望其能够处于预设位置,在该预设位置处,工件的端部与限位部相接触,以保证工件与其下方的切割线网(比如金刚线网)能够对线(即与切割线网对齐),从而保证后续切割工序的精度。由于不同批次的工件的长度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工件上料后能够位于预设位置,一般的操作是通过直接移动工件,使其端部移动到能够与限位部相接触的位置。但是直接移动工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待切割的工件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因此直接移动工件较为费时费力;二是移动的精度较难掌握,存在移动不到位或者移动超过预设位置的情况,当工件移动超过预设位置时工件的端部会冲击限位部,从而对限位部造成损伤预设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对线调整装置、进给机构及切片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机构,其由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机构,其包括与用于安装工件的工件台相连的被动组件和设置在支撑载体上的主动组件;所述被动组件与所述主动组件相配合用以调整工件台相对于所述支撑载体移动到预设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包括动力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动力机构以手动、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的方式为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以带动所述被动组件发生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被动组件之间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蜗轮蜗杆机构、丝杠机构、滑块滑轨机构、传送带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组件为齿条机构,所述主动组件的驱动机构为齿轮机构,所述齿条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件台上,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齿条机构相啮合,所述齿轮机构通过中心轴固定在所述支撑载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齿轮,所述至少两个齿轮分别通过齿轮键与中心轴相连,且所述至少两个齿轮的键槽工作面共面,所述中心轴可驱动所述至少两个齿轮同步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轴承座,所述中心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中心轴相连,以驱动所述中心轴带动所述齿轮正转或反转。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齿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工件台上的工件移动到预设位置处时,所述工件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机构的表面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对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张高峰孙启童鹿贺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