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包括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相对的一侧靠下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的相对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两个所述保护机构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防止块,所述放置板包括多个半圆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转动滚辊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而转动滚辊的两侧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半圆支撑,支撑机构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中间下端进行支撑,而半圆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两侧进行支撑,三点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进行对重物的输送。行对重物的输送。行对重物的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输送机是一种对物体进行输送的机械,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货物的输送,散料、小件的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进行输送传输,而有的物品重量大小都不一致,而重物会对输送机进行压迫,损害输送机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
[0003]现有的大多输送机对于重物的输送很难,会使得重物对输送机进行压迫,损害,使得输送机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现有的大多的输送机的三角皮带在使用时,会使得三角皮带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出现损坏,对于三角皮带的更换很麻烦,浪费时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在转动滚辊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而转动滚辊的两侧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半圆支撑,支撑机构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中间下端进行支撑,而半圆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两侧进行支撑,三点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进行对重物的输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包括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相对的一侧靠下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的相对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两个所述保护机构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防止块;
[0007]所述放置板包括多个半圆支撑,多个所述半圆支撑两两相对的一侧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机构,多个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滚辊,多个所述转动滚辊的两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多个所述转轴均在半圆支撑上转动连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号支撑柱与二号支撑柱之间的机构进行支撑,放置板可以对支撑机构进行放置支撑,脚轮可以使得输送机进行移动,保护机构使得转动机构进行防护,减少危险的发生,防止块可以防止物体对输送机的两侧进行碰撞,半圆支撑可以对转动机构的两侧进行支撑,转动滚辊可以对物体进行转送,转轴在半圆支撑上进行转动。
[000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放置板上端面中间处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多个所述转动机构的下端面均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下端进行支撑,可以对物体进行高承载的传送。
[00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部下端面中间处均转动连接有滚轮;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可以支撑转动滚辊的下侧,放置孔可以把转动滚辊放
到内部,滚轮可以对转动滚辊进行转动连接,可以减少摩擦。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支撑柱的后端靠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三角皮带,所述三角皮带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洞,多个所述转动滚辊一侧的转轴一端的中间处均贯穿设置有旋转圆盘,多个所述转动滚辊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以带动三角皮带使得多个转轴的带动转动滚辊进行转动,使得物体进行传输,三角皮带内部的卡洞可以与卡块进行卡接设置。
[0015]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孔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多个所述卡块均在转动滚辊表面贯穿设置,多个所述卡块的下端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线,多个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旋转圆盘均匀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洞的内部均与卡块卡接设置;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可以使得卡块进行伸缩,转动旋转圆盘可以使得连接线进行拉动,使得卡块进行伸缩,使得转轴的大小变换,使得三角皮带可以快速拿下与安装。
[001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两个保护外壳,两个所述保护外壳相反的一侧中间处均贯穿设置有把手;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外壳可以使得对转动滚辊进行防护,减少转动滚辊对使用者的危险。
[001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把手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孔槽;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可以在两个保护外壳表面进行转动,孔槽可以使得把手的一侧进行活动连接,使得保护外壳不会移动。
[002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块的一侧均在孔槽内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保护机构与保护外壳之间均通过合页进行固定连接;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保护外壳与保护机构之间均通过合页进行连接,四个合页可以使得保护外壳进行打开与关闭,对内部的机构进行更换。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在转动滚辊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而转动滚辊的两侧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半圆支撑,支撑机构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中间下端进行支撑,而半圆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的两侧进行支撑,三点支撑可以对转动滚辊进行对重物的输送,加强了输送机的实用性。
[002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旋转转动旋转圆盘,使得连接线在旋转圆盘上进行缠绕,连接线拉动卡块,使得卡块进行收缩,使得转轴进行变换大小,可以把三角皮带进行拿出更换,可以对转轴进行大小的调节,使得对三角皮带的紧松进行调节,加强了输送机的实用性。
[002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旋转把手,使得把手上的转块与孔槽进行分离,拉动把手,使得保护外壳与保护机构进行打开,可以使得对输送机的零件进行更换,还可以保护输送机的零件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坏,与保护转动机构不会把使用者的衣物卷入,加强输送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的轴侧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的正剖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的侧剖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的转动滚辊正剖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的支撑机构轴侧图。
[0032]图例说明:
[0033]1、一号支撑柱;2、二号支撑柱;3、放置板;4、脚轮;5、保护机构;6、防止块;301、半圆支撑;302、支撑机构;303、转动机构;30201、支撑块;30202、放置孔;30203、滚轮;30301、转动滚辊;30302、转轴;30303、旋转圆盘;30304、连接孔;30305、弹簧;30306、卡块;30307、连接线;30308、支撑板;30309、电机;30310、三角皮带;30311、卡洞;501、保护外壳;502、把手;503、转块;504、孔槽;505、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包括一号支撑柱(1)与二号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柱(1)与二号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靠下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一号支撑柱(1)与二号支撑柱(2)的下端面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脚轮(4),所述一号支撑柱(1)与二号支撑柱(2)的相对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5),两个所述保护机构(5)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防止块(6);所述放置板(3)包括多个半圆支撑(301),多个所述半圆支撑(301)两两相对的一侧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机构(303),多个所述转动机构(303)包括转动滚辊(30301),多个所述转动滚辊(30301)的两侧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0302),多个所述转轴(30302)均在半圆支撑(301)上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板(3)上端面中间处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302),多个所述转动机构(303)的下端面均与支撑机构(302)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机构(302)均包括支撑块(30201),多个所述支撑块(30201)的上端面中间处均开设有放置孔(30202),所述放置孔(30202)内部下端面中间处均转动连接有滚轮(30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支撑柱(2)的后端靠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308),所述支撑板(30308)的上端中间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勇,张元申,杨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祥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