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阀及全屋智能恒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038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恒温阀及全屋智能恒温系统。其中,恒温阀包括:壳体,壳体中空形成腔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水口和热水口,冷水口位于热水口的上方,壳体的上端设有温水口,冷水口、热水口和温水口分别与腔体连通;记忆阀芯,记忆阀芯包括阀体和温控弹簧,温控弹簧的上端与腔体的上壁面连接,温控弹簧的下端与阀体连接,阀体的外壁面与腔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并能遮挡冷水口和热水口;自动限位组件,自动限位组件的输出端与阀体的下端连接,以驱动记忆阀芯沿上下方向移动。全屋智能恒温系统包括冷水管、热水管和供水设备,供水设备设有恒温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恒温出水,并能够实现出水温度的自动调节。实现出水温度的自动调节。实现出水温度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阀及全屋智能恒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供水
,特别是恒温阀及全屋智能恒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热水供水系统,多数是通过单台热水器加热,然后由热水管输送到各个用水点,这种热水给水系统,不具备恒温出水的功能,使用时需要靠用户身体感觉出水温度,并手动调节混水阀,得到适合用户的出水温度,而在用户使用身体感温的时候,出水温度可能会过热或过冷而刺激用户的身体,甚至会发生烫伤等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恒温阀及全屋智能恒温系统。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恒温阀,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中空形成腔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水口和热水口,所述冷水口位于所述热水口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温水口,所述冷水口、所述热水口和所述温水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0007]记忆阀芯,所述记忆阀芯包括阀体和温控弹簧,所述温控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连接,所述温控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体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并能遮挡所述冷水口和所述热水口;
[0008]自动限位组件,所述自动限位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阀体的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阀体沿上下方向移动。
[000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冷水从冷水口进入到腔体中,而热水从热水口进入到腔体中,冷水和热水混合后获得的温水从温水口流出,以供用户使用;由于设置有记忆阀芯,当温水口处的水温过冷时,温控弹簧受冷收缩,并带动阀体向上移动,并对冷水口进行遮挡,从而让进入腔体内的冷水比例减小,提高温水口处的水温;而当温水口处的水温过热时,温控弹簧受热膨胀,并带动阀体向下移动,并遮挡位于下侧的热水口,从而让进入腔体内的热水比例减少,降低温水口处的水温,从而达到恒温出水的效果;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所需温水的温度需求是不同的,自动限位组件能够自动地对阀体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能够让温控弹簧的伸长量处于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而限制冷水和热水的进水比例,达到改变出水温度的目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和螺杆,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螺杆与所述限位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能伸入至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下端面抵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杆旋转。通过旋转驱动部件驱动螺杆转动,能够改变螺杆上端伸入至腔体内的长度,从而改变阀体能够向下移动的范围,达到调节温
水口出水温度的效果。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阀体的下端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限位弹簧能够缓冲螺杆和阀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避免在温控弹簧受热膨胀时阀体与螺杆之间直接接触,提高恒温阀的使用寿命。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阀还包括第一感温探头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感温探头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温水口,所述第一感温探头和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感温探头能够将温水口处的水温信号传递至第一控制器中,第一控制器通过控制自动限位组件来控制冷水和热水进入腔体内的比例,进一步地实现智能调节水温的效果。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阀还包括人体识别部件,所述人体识别部件和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对水温的要求和用水习惯是不同的,通过设置人体识别部件,能够快速地根据对应的使用者调节出水温度,而无需使用者在每次使用温水时再重新调节出水温度,更有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0014]一种全屋智能恒温系统,包括冷水管、热水管和多个供水设备,每个所述供水设备均设有恒温供水管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恒温阀的温水口与所述恒温供水管连通,每个所述恒温阀的冷水口分别与所述冷水管连通,每个所述恒温阀的热水口分别与所述热水管连通。
[0015]供水设备可遍布于家庭的各个功能间,实现对全屋各个功能间的恒温供水,由于全屋智能恒温系统中的供水设备均设置有恒温阀,每个供水设备均能够实现恒温出水的效果。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全屋智能恒温系统还包括热水器和热水循环器,所述热水循环器设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所述热水器的出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所述热水器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出口连通,所述循环入口与所述热水管的末端连通。
[0017]设置热水循环器,能够让热水管末端的水重新进入到热水器中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从热水管末端流出的水达到用户要求的温度,用户不用先放一段冷水便能够直接获得热水,更方便用户使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循环器包括外壳、第二控制器、电动球阀和第一增压泵,所述外壳中空形成循环腔,所述循环入口和所述循环出口均设于所述外壳上,并分别与所述循环腔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器、电动球阀和第一增压泵均安装在所述循环腔内,所述循环入口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口与所述电动球阀的入口连通,所述电动球阀的出口与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电动球阀和所述第一增压泵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当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和电动球阀开启时,热水管末端的水能够在第一增压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循环腔中,并通过电动球阀进入到热水器中进行重新加热。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循环器还包括第二感温探头,所述第二感温探头位于所述循环腔内,并朝向所述循环入口,所述第二感温探头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感温探头能够对热水管末端的水温进行检测,并将测得的温度值传递至
第二控制器中,通过第二控制器自动控制第一增压泵和电动球阀的开启,自动地让热水管末端已经变冷的水重新进入到热水器中进行加热。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水管和所述热水管上均设有第二增压泵和减压阀,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与所述减压阀的入口连接。通过在冷水管和热水管上设置第二增压泵和减压阀,能够保证冷水管和热水管中的水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持续稳压供水的效果,而且能够对冷水管和热水管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恒温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空形成腔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冷水口和热水口,所述冷水口位于所述热水口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温水口,所述冷水口、所述热水口和所述温水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记忆阀芯,所述记忆阀芯包括阀体和温控弹簧,所述温控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腔体的上壁面连接,所述温控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体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并能遮挡所述冷水口和所述热水口;自动限位组件,所述自动限位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阀体的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记忆阀芯沿上下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和螺杆,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孔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螺杆与所述限位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螺杆的上端能伸入至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阀体的下端面抵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杆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阀体的下端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感温探头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感温探头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温水口,所述第一感温探头和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识别部件,所述人体识别部件和所述自动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延群杨怀青杨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淇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