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12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所述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安装有观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伸缩腔,每侧伸缩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伸缩腔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室,所述升降室的底部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室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与观测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可以控制观测机构进行定量的上下移动,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对基坑内部不同的深度区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测,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做好防水排水工作。由于各地土质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对基坑内部的情况进行实时观测,避免基坑内部出现变形导致基坑坍塌。
[0003]现有的观测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把观测机构固定在基坑边缘的某个区域对基坑内部进行观测,这种观测方式在观测基坑内部细节的时候容易出现模糊观测不清楚的情况,不利于对基坑内部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基坑内部不同的深度区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测,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安装有观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伸缩腔,每侧伸缩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伸缩腔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室,所述升降室的底部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室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与观测机构固定连接。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腔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并在每侧伸缩腔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伸缩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柱,所述固定螺纹柱锁紧状态下,其底部与移动板的上表面卡紧。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纹柱,所述连接螺纹柱的末端与观测机构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源。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观测机构包括观测室,所述观测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纹柱的底部与连接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观测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撞垫。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观测室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检测器,所述观测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无线信号传感器。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观测室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在使用时通过
电机控制缠绕辊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绳的收卷与伸展,使得观测机构可以在基坑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相较于常规的观测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把观测固定在基坑边缘的某个区域对基坑内部进行观测,这种观测方式在观测基坑内部细节的时候容易出现模糊观测不清楚的情况,不利于对基坑内部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机构可以控制观测机构进行定量的上下移动,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对基坑内部不同的深度区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测,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
[0013]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向外拉动移动板,调整装置整体的宽度,相较于常规的观测机构在使用时一般固定在基坑的边缘,无法对基坑内部进行全面观测,或需要额外搭建固定架来安装观测装置较为繁琐,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伸两侧的移动板调整装置整体的长度,使得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大小的基坑上,便于装置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4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固定机构;101、支撑板;102、伸缩腔;103、移动板;104、侧挡板;105、固定孔;106、固定螺纹柱;2、升降机构;201、升降室;202、电动推杆;203、电源;204、连接螺纹柱;3、观测机构;301、观测室;302、顶板;303、连接孔;304、防撞垫;305、无线信号传感器;306、摄像头;307、超声波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4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固定机构1,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观测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伸缩腔102,每侧伸缩腔102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3,所述移动板103位于伸缩腔102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挡板104;所述伸缩腔102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01两侧,并在每侧伸缩腔10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05,所述固定孔105与伸缩腔102相连通,所述固定孔1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柱106,所述
固定螺纹柱106锁紧状态下,其底部与移动板103的上表面卡紧。为了使其固定更加紧密,可以在每侧移动板103上对应开设多个调节孔,或者开设条形调节槽,可以使螺纹柱106与移动板103卡紧连接。通过固定机构1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调整装置整体的长度,使得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大小的基坑上,便于装置进行使用,通过升降机构2可以控制观测机构3进行定量的上下移动,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对基坑内部不同的深度区域进行观测,便于全面的了解基坑状况,升降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观测机构3,使得装置可以对基坑内部的情况进行观测。
[0022]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室201,所述升降室201的底部与支撑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室20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2,所述电动推杆202的端部与观测机构3固定连接。电动推杆20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纹柱204,连接螺纹柱204的末端与观测机构3的顶部相连接,通过电动推杆202工作带动观测机构3进行上下移动,便于装置对基坑内部进行观测,升降室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源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观测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伸缩腔(102),每侧伸缩腔(102)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03),所述移动板(103)位于伸缩腔(102)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挡板(104);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室(201),所述升降室(201)的底部与支撑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室(20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2),所述电动推杆(202)的端部与观测机构(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腔(102)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01)两侧,并在每侧伸缩腔(10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05),所述固定孔(105)与伸缩腔(102)相连通,所述固定孔(1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柱(106),所述固定螺纹柱(106)锁紧状态下,其底部与移动板(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鹏程文向炳兰杨力田红平于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