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56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包括壳体组件、电机和叶轮,壳体组件设有流体内腔、第一进流口和排流通道,第一进流口和排流通道均连通流体内腔,排流通道的出口侧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部,电机与壳体组件连接并设置于流体内腔,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排流通道中,电机能够驱使叶轮转动,以使流体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排流通道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放置于水下进行使用,能够避免只可设置于鱼塘边侧的限制,使用场景限制较小,可放置于鱼塘的任意位置;通过轴流推送的方式泵送下层水体,其能够具有相对较高的扬程,有利于增强混氧能力,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式增氧轴流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潜水式增氧轴流泵。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现有的鱼塘增氧方式,其通常是通过增氧机搅动扬起鱼塘的上层水体,使空气中的氧气混入被扬起的水体中,实现混合增氧的目的。对于上述增氧方式,其往往只能够使上层水体增氧,而对于下层水体则无法适用;为增加下层水体的氧气含量,部分养殖户会采用抽水的方式将下层水体抽至上层并扬起,以混合空气增氧,但这种抽水方式,抽气器通常只能够设置于鱼塘的边侧,使用场景限制较大,而且抽吸式的扬程较小,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通过放置于水下使用,将下层水体输送至水面并扬起,以混合空气增氧,使用场景限制较小,可放置于鱼塘的任意位置,便于使用。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包括壳体组件、电机和叶轮,所述壳体组件设有流体内腔、第一进流口和排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流口和所述排流通道均连通所述流体内腔,所述排流通道的出口侧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部,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流体内腔,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所述排流通道中,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叶轮转动,以使所述流体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流通道输出。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壳体组件可通过连接管部连接管道,将本技术放置于水下使用,使壳体组件置于下层水体中,水由第一进流口进入流体内腔,管道伸出至水面,电机启动工作驱使叶轮转动,使流体内腔中的水通过排流通道输出至管道,由管道输送至水面并扬起,以混合空气增氧,通过轴流推送的方式泵送下层水体,其能够具有相对较高的扬程,有利于增强混氧能力,并且,本技术是通过放置于水下进行使用,能够避免只可设置于鱼塘边侧的限制,使用场景限制较小,可放置于鱼塘的任意位置,便于使用。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流体内腔。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勾,另一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接孔。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进流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流口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部设有第二进流口,所述第二进流口设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进流口至所述排流通道和/或所述第二进流口至所述排流通道的流体流动路径上。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由塑料材质制成。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伸入至所述流体内腔的连接柱部,所述电机的外壳对应设有连接耳部,所述连接柱部和所述连接耳部之间设有螺纹件并通过所述螺纹件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的接线处设有灌胶密封结构和/或密封涂胶层。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陶瓷轴承与所述电机的外壳转动连接。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潜水式增氧轴流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潜水式增氧轴流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潜水式增氧轴流泵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之一;
[0020]图4为图1中潜水式增氧轴流泵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之二。
[0021]附图标记:
[0022]壳体组件100、流体内腔101、第一进流口102、排流通道103、第二进流口104、卡接孔105、第一壳体110、连接管部111、连接柱部112、第二壳体120、卡勾121;
[0023]电机200、连接耳部210、螺纹件220;
[0024]叶轮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出现若干、大于、小于、超过、以上、以下、以内等词,其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8]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9]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包括壳体组件100、电机200和叶轮300,壳体组件100设有流体内腔101、第一进流口102和排流通道103,第一进流口102和排流通道103均连通流体内腔101,排流通道103的出口侧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部111,电机200与壳体组件100连接并设置于流体内腔101,叶轮300与电机200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排流通道103中,电机200能够驱使叶轮300转动,以使流体内腔101中的流体通过排流通道103输出。
[0031]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壳体组件100可通过连接管部111连接管道(图中未示出),将本技术放置于水下使用,使壳体组件100置于下层水体中,水由第一进流口102进入流体内腔101,管道伸出至水面,电机200启动工作驱使叶轮300转动,使流体内腔101中的水通过排流通道103输出至管道,由管道输送至水面并扬起,以混合空气增氧,通过轴流推送的方式泵送下层水体,在同等电机200功率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设有流体内腔、第一进流口和排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流口和所述排流通道均连通所述流体内腔,所述排流通道的出口侧设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连接管部;电机,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流体内腔;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所述排流通道中,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叶轮转动,以使所述流体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流通道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流体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其中之一设置有卡勾,另一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式增氧轴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进流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流口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振强麦慧雯何裕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