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98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囊肿引流装置。该装置包括穿刺针、连接线和实心软管,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穿刺针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实心软管;其中,所述实心软管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实心软管的外壁横截面呈多角星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能够达到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导管的脱落概率、更好促进创口愈合及降低治疗后复发及感染的效果,使患者避免频繁返院换药,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囊肿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囊肿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庭大腺囊(脓)肿及阴道壁囊肿,好发于育龄妇女,其治疗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保守性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的保守治疗主要为抗生素对症消炎治疗和单纯穿刺引流治疗。总体而言,保守治疗的复发率较高,而手术治疗则包括囊(脓)肿切除术及囊肿造口术、二氧化碳激光造口术。其中,囊(脓)肿切除手术过程中极易出血,需缝扎止血,且术后会永久性的失去腺体功能。
[0003]其中,传统的前庭大腺造口术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的每日冲洗及更换引流条,又会给患者带来不便,该术式最大的缺点是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极易闭合而造成引流不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
[0004]二氧化碳激光造口术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其设备较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开展;阴道壁囊肿其总体治疗原则与前庭大腺囊(脓)肿的治疗方法类似,包括穿刺抽液、囊肿切除、囊肿造口,其中穿刺抽液多用于妊娠期女性,且极易复发,囊肿切除多用于囊肿小且靠近阴道口时,若囊肿大且深,切除过程中则容易出血和损伤膀胱、直肠。
[0005]囊肿造口基本适用于所有位置的阴道壁囊肿,其劣势和传统的前庭大腺造口术类似,造口在愈合过程中完全闭合而导致囊肿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囊肿引流装置。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连接线和实心软管,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穿刺针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实心软管;其中,所述实心软管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实心软管的外壁横截面呈多角星形。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针的针头尖细,针尾粗大。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穿刺针的结构,其针头尖细能够保证穿刺效果,针尾粗大则能够方便后续实心软管通过。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针的针尾上具有接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接线孔上。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连接线连接在穿刺针上的方式。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针的针尾中空,所述连接线插入并连接到所述穿刺针的针尾中空部中。其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另一种将连接线连接在穿刺针上的方式。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针由金属制成,所述连接线为不可吸收线或者延迟吸收线,所述实心软管由橡胶或硅胶制成。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各部位的材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和所述实心软管一体成型。其有益之处在于,可以方便进行制作,并且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心软管的一端具有突出的外连接头,另一端具有凹陷的内连接槽,所述外连接头和所述内连接槽能够相固定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外连接
头和内连接槽可以将实心软管的两端相互连接,使其变成环状。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心软管两端的所述连接线能够相互打结。其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另一种将实心软管的两端相互连接的方式。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实心软管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突出的棱角。其有益之处在于,描述了实心软管的外壁的结构。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相邻的两个所述棱角之间均具有引流槽。其有益之处在于,设置引流槽可以减小内外压力差,帮助进行引流。
[0017]本技术中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能够达到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导管的脱落概率、更好促进创口愈合及降低治疗后复发及感染的效果,使患者避免频繁返院换药,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实心软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实心软管的A

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实心软管两端相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穿刺针1,连接线2,实心软管3,接线孔11,外连接头31,内连接槽32,棱角33,引流槽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的结构,图2显示了图1中的实心软管的剖面结构,图4显示了图1中的实心软管的A

A方向剖面结构,图4显示了图1中的实心软管两端相连接时的剖面结构。
[0025]如图1

4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一根穿刺针1、一条连接线2和一条实心软管3,其中,连接线2的一端连接在穿刺针1上,另一端穿过实心软管3。
[0026]穿刺针1由金属制成,其中,设置穿刺针1的针头尖细,可以保证穿刺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设置穿刺针1的针尾粗大,可以使其穿刺的孔能够方便实心软管3通过。
[0027]而在穿刺针1的针尾上还具有一个接线孔11,而连接线2的一端系在接线孔11上,从而使连接线2连接在穿刺针1上,并且可以拆卸。
[0028]此外,也可以设置穿刺针1的针尾中空,将连接线2的一端插入到该中空部中,再将针尾压扁变形卡住连接线2,即可将连接线2固定连接到穿刺针1上。
[0029]连接线2为不可吸收线或者延迟吸收线,不会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内被人体吸收。
[0030]优选的,连接线2和实心软管3一体成型。
[0031]实心软管3由橡胶或硅胶制成,其中在实心软管3的一端具有突出的外连接头31,而在实心软管3的另一端具有凹陷的内连接槽32,外连接头31和内连接槽32之间能够相固定连接(连接时不受连接线2的影响),从而将实心软管3两端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环。
[0032]此外,也可以设置成在除去穿刺针1后,实心软管3的两端的连接线2能够通过相互打结的方式相连接而形成环。
[0033]而实心软管3的外壁横截面呈多角星形。其中,实心软管3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突出的棱角33,可以有效防止新造引流孔在上皮化前愈合;而在各相邻的两个棱角33之间均具有凹陷的引流槽34,能够在脓液较多较粘稠时,起到与外界连通,减小内外压力差,以方便引流的效果。
[0034]在使用该引流装置时,使用穿刺针1对囊肿进行穿刺,并将实心软管3带入到囊肿内部,直到实心软管3完全贯穿囊肿后,卸下并取出穿刺针1,再将实心软管3弯曲,使其两端的外连接头31和内连接槽32相连接形成一个环(或者去除穿刺针1后通过实心软管3两端的连接线2相互打结,将实心软管3的两端相互靠拢连接而形成一个环)并留在人体内,然后可以通过实心软管3外壁上的引流槽34,继续对囊肿内的组织内脓进行引流。
[0035]最后,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一般3

4周)后,可以将实心软管3两端的外连接头31和内连接槽32相互拆卸分离(或者将打结的连接线2剪断),并拉动连接线2将实心软管3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连接线(2)和实心软管(3),所述连接线(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穿刺针(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实心软管(3);其中,所述实心软管(3)的两端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实心软管(3)的外壁横截面呈多角星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的针头尖细,针尾粗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的针尾上具有接线孔(11),所述连接线(2)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接线孔(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的针尾中空,所述连接线(2)插入并连接到所述穿刺针(1)的针尾中空部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由金属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君郭亮生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