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9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3
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属于煤矿井下风门墙体技术领域,可解决巷道变形导致风门墙体开裂、门框变形,影响风门正常使用,造成通风系统隐患的问题,包括垂直于巷帮的墙体一,墙体一的两侧延伸至巷道两侧帮槽内,墙体一位于风门开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二,墙体二凸出墙体一,墙体二的宽度和高度小于墙体一的宽度和高度,墙体二不接触巷道围岩,墙体二高于风门门框的上方设有若干承载梁,承载梁的上方设有砌筑墙延伸至墙体二的顶槽内。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不直接与巷道围岩直接接触,降低巷道围岩对风门门框墙体压力,减少门框受压变形,达到保护风门门框、门体的目的。门体的目的。门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风门墙体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

技术介绍

[0002]矿井永久风门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维持通风系统稳定,保证用风地点风量充足,减少无效漏风,同时为行人和运输提供方便的一种重要的通风设施。随着采掘工作面的不断延伸及采动的影响,井下巷道围岩压力显现愈发严重,风门设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受巷道围岩压力作用致使风门墙体开裂、门框门扇挤压变形从而出现风门无法正常开启、关不严漏风大的问题,影响风门正常使用,大大增加风门巡查人员维护修复难度,甚至出现墙体破损严重,风门严重变形无法修复问题,这时就需要在同一地点重新构筑风门。重新构建风门费时费工,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反复拆除、构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巷道变形导致风门墙体开裂、门框变形,影响风门正常使用,造成通风系统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包括垂直于巷帮的墙体一,墙体一的两侧延伸至巷道两侧帮槽内,墙体一位于风门开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二,墙体二凸出墙体一,墙体二的宽度和高度小于墙体一的宽度和高度,墙体二不接触巷道围岩,墙体二高于风门门框的上方设有若干承载梁,承载梁的上方设有砌筑墙延伸至墙体二的顶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二位于墙体一的中心位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二内的风门门框设有风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风门的四周设有调节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梁的数量为10根,承载梁为工字钢。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通过使用本技术,使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不直接与巷道围岩直接接触,降低巷道围岩对风门门框墙体压力,减少门框受压变形,达到保护风门门框、门体的目的。
[0012]通过延伸风门墙体,实现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不直接接触巷道两帮和顶板,给巷道与风门之间预留出部分变形空间,达到释放部分巷道围岩压力,起到保护风门墙体,延长风门服务年限的目的,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墙体一;2

墙体二;3

承载梁;4

煤墙;5

风门;6

钢板;7

挡门板;8

顶部调节部分;9

侧部调节部分;10

底部调节部分;11

连接件;12

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所示,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包括垂直于巷帮的墙体一1,墙体一1的两侧延伸至巷道两侧帮槽内,墙体一1位于风门5开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二2,墙体二2凸出墙体一1,墙体二2的宽度和高度小于墙体一1的宽度和高度,墙体二2不接触巷道围岩,墙体二2高于风门门框的上方设有若干承载梁3,承载梁3的上方设有砌筑墙延伸至墙体二2的顶槽内。
[0020]风门的顶部、侧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调节部分,风门通过合页连接件与墙体连接,风门的顶部设有挡门板。
[0021]本技术的施工步骤如下:
[0022]1、缓冲抗压风门墙体施工步骤同构筑普通风门一致,按照以下步骤逐步构建:敲帮问顶

掏底槽

铺底

立框

打设锚杆

掏帮槽

砌筑墙体

掏顶槽

封顶抹面

上门完成。
[0023]2、当固定好门框开始砌墙时,先构筑厚度为500mm,宽度为500mm矸石砖的墙体二2固定门框,墙体二2不要接触巷道围岩,预留部分空间。墙体二2砌筑厚度超过500mm后增加墙体宽度,开始向巷道两帮延伸直至帮槽内,构成墙体一1,墙体一1厚度也为500mm,宽度为巷道宽度加帮槽深度,注意槽内部分灰沙要饱满,充填要严实,防止后期出现漏风现象。
[0024]3、当风门墙体砌筑与上门框相平时,并排摆放10根略大于风门宽度的工字钢作为承载梁,安放完成后再继续向上砌筑300mm,完成墙体二2的砌筑,注意不要接顶,延伸至墙体一1的部分继续向上砌筑直至进入顶槽。
[0025]通过对比,综合分析,在巷道围岩压力偏大、采掘活动频繁、服务年限长的作业区域选择构筑抗压能力强、风门不易变形、日后维护方便的缓冲抗压风门,能够有效降低巷道围岩对风门墙体的压力,大大减少风门变形程度,便于日常维护修复,能够有效延长风门使用寿命,避免同一地点重复构建风门,保证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调。
[0026]未采用本技术前,井下巷道压力显现明显地段使用普通风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墙体开裂,门框变形等现象,大大增加风门巡查人员维护修复难度,甚至出现墙体破损严重,风门严重变形无法修复问题,这时就需要在同一地点重新构筑风门。重新构建风门费时费工,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反复拆除、构筑,所以在巷道围岩压力偏大、采掘活动频繁、服务年限长的巷道内构筑抗压缓冲风门,通过延伸风门墙体,实现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不直接接触巷道两帮和顶板,给巷道与风门之间预留出部分变形空间,达到释放部分巷道围岩压力,起到保护风门墙体,延长风门服务年限的目的,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抗压风门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于巷帮的墙体一(1),墙体一(1)的两侧延伸至巷道两侧帮槽内,墙体一(1)位于风门(5)开启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风门门框的墙体二(2),墙体二(2)凸出墙体一(1),墙体二(2)的宽度和高度小于墙体一(1)的宽度和高度,墙体二(2)不接触巷道围岩,墙体二(2)高于风门门框的上方设有若干承载梁(3),承载梁(3)的上方设有砌筑墙延伸至墙体二(2)的顶槽内。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杰牛金明张鹏李金华琚斌峰夏开磊王楠赵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