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870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属于导热油回油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旁路管线、第一换热器、中间循环管线、第二换热器、供暖管线、供暖区域,旁路管线回路连接于回油管线上,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旁路管线上,中间循环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一换热器上,第二换热器设置于中间循环管线上,供暖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二换热器上,供暖区域设置于供暖管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易操作实施,不仅节省了每年生产厂区各生产装置和办公生活区供暖高额的采暖费,而且将导热油余热二次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安全环保。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导热油回油余热再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导热油作为一种比较稳定,安全,传热效率好的供热有机载热载体,在化工行业被广泛运用。如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反应釜必须经过加热才能完成反应,采用导热油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可以将热量传递到反应釜中,实现反应釜的加热。采用导热油加热反应釜的设备通常采用图1的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导热油经热油炉加热后送入正产装置,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正产装置进行加热后流出正产装置,再经回油管线及热油循环泵A和/或热油循环泵B送至热油炉。回油管线中的导热油仍具有很高的温度,可作为热源合理利用,能避免造成导热油热量的不必要损失和浪费。
[0003]每年冬季生产厂区各生产装置和办公生活区供暖费用比较昂贵,而且外围热源不太稳定。因此,为了降低采暖成本,节能减排,对能源有效利用,有必要设计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用于供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是在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不仅节省了每年生产厂区各生产装置和办公生活区供暖高额的采暖费,而且将导热油余热二次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包括旁路管线、第一换热器、中间循环管线、第二换热器、供暖管线、供暖区域,旁路管线回路连接于回油管线上,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旁路管线上,中间循环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一换热器上,第二换热器设置于中间循环管线上,供暖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二换热器上,供暖区域设置于供暖管线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旁路管线上沿导热油流向还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循环管线上还设置有第五阀门,第五阀门位于第一换热器出口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供暖管线上还设置有供暖循环泵,供暖循环泵位于第二换热器出口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还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第六阀门。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供暖补水箱、补水干管、第一补水支管,第一补水支管进水端连接补水干管,第一补水支管出水端连接中间循环管线,第一补水支管上设置第八阀门,补水干管连接于供暖补水箱上,补水干管上设置第七阀门。
[0011]优选地,所述补水干管还连接有第二补水支管,第二补水支管出水端与供暖管线
连接,第二补水支管上设置第九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为高温截止阀,第二阀门为高温减压阀,第四阀门为高温单向阀,第五阀门为高温压力调节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与供暖循环泵之间的供暖管线上设置温度检测点,温度检测点与独立设置的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连锁,且所述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分别与第二阀门、第五阀门连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5]1.在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的布局下,通过回油管线上增加旁路管线、第一换热器、中间循环管线、第二换热器、供暖管线,利用旁路管线中的高温导热油将中间循环管线中循环水在第一换热器中气化为水蒸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器,再通过第二换热器将来自供暖区域的供暖管线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其达到供暖所需温度,最后经过供暖循环泵送入供暖区域进行供暖。
[0016]2.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的补水机构可分别进行补水。
[0017]3.设置与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分别连锁的温度检测点、第二阀门、第五阀门,温度检测点对第二换热器出口的温度反馈至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通过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进行连锁控制自动调节第二阀门、第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情况。
[0018]4.在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易操作实施,不仅节省了每年生产厂区各生产装置和办公生活区供暖高额的采暖费,而且将导热油余热二次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导热油锅炉装置的布置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热油炉,2

正产装置,3

回油管线,4

热油循环泵A,5

热油循环泵B,6

旁路管线,7

第一换热器,8

中间循环管线,9

第二换热器,10

供暖管线,11

暖气温度压力自动调节控制器,12

第一阀门,13

第二阀门,14

第三阀门,15

第四阀门,16

第五阀门,17

供暖循环泵,18

温度检测点,19

排水管,20

第六阀门,21

供暖补水箱,22

补水干管,23

第七阀门,24

第一补水支管,25

第八阀门,26

第二补水支管,27

第九阀门。
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导热油锅炉装置,热油炉1、正产装置2通过回油管线3回路连接,回油管线3上还设置并联的热油循环泵A4、热油循环泵B5,热油循环泵A4和热油循环泵B5两台并用或一用一备。导热油经热油炉1加热后送入正产装置2,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正产装置2进行加热后流出正产装置2,再经回油管线3及热油循环泵A4和/或热油循环泵B5送至热油炉1。
[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包括旁路管线6、第一换热器7、中间循环管线8、第二换热器9、供暖管线10、供暖区域,旁路管线6回路连接于回油管线3上,第一换热器7设置于旁路管线6上,中间循环管线8回路连接于第一换热器7上,第二换热器9设置于中间循环管线8上,供暖管线10回路连接于第二换热器9上,供暖区域设置于供暖管线10上。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回油管线3上增加旁路管线6,利用旁路管线6中的高温导热油将中间循环管线8中循环水在第一换热器7中气化为水蒸气后进入第二换热器9,再通过第二换热器9将来自供暖区域的供暖管线10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其达到供暖所需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旁路管线、第一换热器、中间循环管线、第二换热器、供暖管线、供暖区域,旁路管线回路连接于回油管线上,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旁路管线上,中间循环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一换热器上,第二换热器设置于中间循环管线上,供暖管线回路连接于第二换热器上,供暖区域设置于供暖管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管线上沿导热油流向还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循环管线上还设置有第五阀门,第五阀门位于第一换热器出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管线上还设置有供暖循环泵,供暖循环泵位于第二换热器出口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油回油热源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还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第六阀门。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祥尹爱华尹建华康彦怀黄广聪李成生张云龙张家珉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隆华特种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