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卷钢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64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21
一种运输卷钢的支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固定结构形式的支架只能运输某一类固定尺寸的卷钢,无法适用于直径多样化的钢卷运输,固定方式费时费力,且稳固性不足,实用性差的问题。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框架两侧侧梁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端梁相连,基础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纵梁和横梁,且纵梁和横梁的中心线呈十字型交叉结构布置;纵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纵向支撑机构,横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横向支撑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卷钢的安装,可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便于卷钢的横向和纵向装载,稳固性好,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卷钢的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卷钢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卷钢的安装,可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便于卷钢的横向和纵向装载,稳固性好,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的运输卷钢的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还面临着多样化的需求;且正是由于需求的多样化,使得钢卷的直径也变的多样化。传统的运输卷钢方式,一种是在卷钢的下方放置固定的支架,这种固定结构形式的支架是不可调节的,从而导致只能运输某一类固定尺寸的卷钢,无法适用于直径多样化的钢卷的运输,实用性差。另一种运输卷钢的方式,则是采用绳索来固定卷钢,这种固定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稳固性差。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卷钢运输支架装置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卷钢的安装,可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便于卷钢的横向和纵向装载,稳固性好,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的运输卷钢的支架。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运输卷钢的支架包括基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包括两侧的侧梁,两侧侧梁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端梁相连;所述基础框架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纵梁和横梁,且所述纵梁和横梁的中心线呈十字型交叉结构布置;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纵向支撑机构,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横向支撑机构。
[0005]所述纵向支撑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的下端与纵梁上设置的纵支撑板铰接部转动相连;并且,所述纵向支撑板与纵梁之间还设置有纵向支撑臂,纵向支撑臂的下端与纵梁上设置的纵支撑臂铰接部转动相连,所述纵向支撑臂的上端通过定位卡轴与纵向支撑板可拆卸式连接。以通过纵梁上对称布置的两组纵向支撑板绕纵支撑板铰接部的上、下摆动,来形成对轴线沿横向布置的卷钢的V型结构支撑定位,并利用纵向支撑臂对纵向支撑板进行斜向支撑。
[0006]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的下端与横梁上设置的横支撑板铰接部转动相连;且所述横向支撑板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臂,横向支撑臂的下端与横梁上设置的横支撑臂铰接部转动相连,所述横向支撑臂的上端还通过定位卡轴与横向支撑板可拆卸式连接。以利用横梁上对称布置的两组横向支撑板绕横支撑板铰接部的上、下摆动,来形成对轴线沿纵向布置的卷钢的V型结构支撑定位,并通过横向支撑臂对横向支撑板进行斜向支撑。
[0007]所述纵向支撑板或横向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主体,支撑板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板铰接端,支撑板主体上还设置有支臂卡接槽,且所述支臂卡接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卡接槽延伸方向布置的卡轴移位滑槽,卡轴移位滑槽内还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卡轴定位凹槽。
以通过支板铰接端将纵向支撑板或横向支撑板铰接设置在纵梁或横梁上,并利用卡轴移位滑槽内的各个卡轴定位凹槽与纵向支撑臂或横向支撑臂上端的定位卡轴的配合卡接,来形成对纵向支撑板或横向支撑板不同倾斜角度的调节和支撑,进而适应不同尺寸卷钢的安装,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0008]所述纵向支撑臂或横向支撑臂包括支撑臂主体,支撑臂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臂铰接端,支撑臂主体的上端则设置有支板连接端,支板连接端上设置有定位卡轴。以利用支臂铰接端将纵向支撑臂或横向支撑臂转动设置在纵梁或横梁上,并将支板连接端的定位卡轴卡接在纵向支撑板或横向支撑板的支臂卡接槽内,从而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
[0009]所述纵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下降状态的纵向支撑机构的纵向机构收纳槽,并且,所述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下降状态的横向支撑机构的横向机构收纳槽。以在卷钢横向装载(卷钢轴线沿横向布置)的时候,将下降的横向支撑机构收回到横梁上的横向机构收纳槽内;并且,当卷钢纵向装载(卷钢轴线沿纵向布置)时,将下降的纵向支撑机构收回到纵梁上的纵向机构收纳槽内。
[0010]所述基础框架两端的端梁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连接的框架连接卡块和框架连接卡槽;框架连接卡块通过卡块T型连接板与端梁相连,且所述框架连接卡槽上对应设置有T型板避让豁口。以通过端梁上、相互卡接的框架连接卡块和框架连接卡槽,来将两个基础框架的端部连接在一起,进而便于多个支架的组合拼装使用。
[0011]所述框架连接卡槽内还设置有缓冲弹簧。以利用缓冲弹簧,来有效防止支架与支架组合拼装过程中、由于刚性连接而对卡接结构产生的损坏。
[0012]所述基础框架两侧的侧梁上设置有叉车孔,并且,纵梁的相应位置处也设置有叉车孔,所述纵梁上的叉车孔与纵梁之间设置有叉孔加固板,叉孔加固板与纵梁之间还设置有加强三角板。以在装卸过程中,借助叉车来对整个支架进行搬运,并通过叉孔加固板和加强三角板来增加纵梁上预留的叉车孔的结构强度,确保使用可靠性。
[0013]所述基础框架的侧梁上还设置有若干组绳索连接锚点。以使绳索连接锚点上设置的连接绳索与集装箱箱体上的锚点相连,进而将支架与集装箱箱体相连。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基础框架,基础框架包括两侧的侧梁,两侧侧梁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端梁相连;基础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纵梁和横梁,纵梁和横梁的中心线呈十字型交叉结构布置;纵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纵向支撑机构,横梁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横向支撑机构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卷钢的安装,可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便于卷钢的横向和纵向装载,稳固性好,使用灵活;不但优化了普通卷钢放置支架的单一性,还有效避免了用绳索简单固定方式的缺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的纵向支撑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的横向支撑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3和图4中的纵向支撑板或横向支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3和图4中的纵向支撑臂或横向支撑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中的框架连接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1中的框架连接卡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序号说明:1基础框架、2侧梁、3端梁、4纵梁、5横梁、6横向支撑机构、7纵向支撑机构、8叉车孔、9框架连接卡槽、10框架连接卡块、11绳索连接锚点、12叉孔加固板、13纵支撑板铰接部、14纵向支撑板、15纵支撑臂铰接部、16纵向支撑臂、17定位卡轴、18纵向机构收纳槽、19加强三角板、20横支撑板铰接部、21横向支撑板、22横支撑臂铰接部、23横向支撑臂、24横向机构收纳槽、25支撑板主体、26支板铰接端、27支臂卡接槽、28卡轴移位滑槽、29卡轴定位凹槽、30支撑臂主体、31支臂铰接端、32支板连接端、33卡块T型连接板、34 T型板避让豁口、3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根据图1~8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运输卷钢的支架包括基础框架1,基础框架1由两侧的侧梁2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卷钢的支架,包括基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1)包括两侧的侧梁(2),两侧侧梁(2)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端梁(3)相连;所述基础框架(1)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组纵梁(4)和横梁(5),且所述纵梁(4)和横梁(5)的中心线呈十字型交叉结构布置;所述纵梁(4)上设置有可升降的纵向支撑机构(7),所述横梁(5)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横向支撑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卷钢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机构(7)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纵向支撑板(14),纵向支撑板(14)的下端与纵梁(4)上设置的纵支撑板铰接部(13)转动相连;并且,所述纵向支撑板(14)与纵梁(4)之间还设置有纵向支撑臂(16),纵向支撑臂(16)的下端与纵梁(4)上设置的纵支撑臂铰接部(15)转动相连,所述纵向支撑臂(16)的上端通过定位卡轴(17)与纵向支撑板(14)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卷钢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机构(6)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横向支撑板(21),横向支撑板(21)的下端与横梁(5)上设置的横支撑板铰接部(20)转动相连;且所述横向支撑板(21)与横梁(5)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臂(23),横向支撑臂(23)的下端与横梁(5)上设置的横支撑臂铰接部(22)转动相连,所述横向支撑臂(23)的上端还通过定位卡轴(17)与横向支撑板(21)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输卷钢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板(14)或横向支撑板(21)包括支撑板主体(25),支撑板主体(25)的下端设置有支板铰接端(26),支撑板主体(25)上还设置有支臂卡接槽(27),且所述支臂卡接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动赵博徐欣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