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45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PCB板,所述线圈焊片包括焊片主体、缠绕部和变形缓冲部,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分别设在焊片主体上,焊片主体装于所述线圈架,变形缓冲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缠绕部用于连接缠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的端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PCB板产生振动时,变形缓冲部能够与之产生共振并吸收掉能量,避免振动传递到线圈焊片的缠绕部,从而不会影响到线圈端头与缠绕部的连接质量,进而确保线圈的通路可靠性。进而确保线圈的通路可靠性。进而确保线圈的通路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
[0003]现有技术的时间继电器通常包括PCB板、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等,磁路部分的线圈架上装有线圈焊片,该线圈焊片不仅用于缠绕线圈的端头,还与PCB板焊接固定,而线圈焊片整体为刚性,使得PCB板遭受冲击或振动时,PCB板上的振动会传递到线圈焊片,从而影响线圈焊片与线圈端头的连接质量,进而影响线圈通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其能够有效避免PCB板的振动影响线圈焊片与线圈端头的连接质量。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PCB板,所述线圈焊片包括焊片主体、缠绕部和能弹性形变的变形缓冲部,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分别设在焊片主体上,焊片主体装于所述线圈架,变形缓冲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缠绕部用于连接缠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的端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缓冲部为柔性部或弹性部;所述变形缓冲部呈片状,并朝所述PCB板所在的一侧折弯设置;所述变形缓冲部与所述PCB板焊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缠绕部沿焊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缠绕部的至少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限位凸苞,相邻的限位凸苞之间形成漆包线坐落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在所述焊片主体的同一侧间隔排布,所述限位凸苞位于所述缠绕部背对所述变形缓冲部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架包括两凸缘部和位于该两凸缘部之间的绕线部,所述多个线圈焊片的焊片主体分别沿同一方向插装于线圈架的其中一凸缘部设置的插槽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焊片主体上设有卡紧凸部,使得焊片主体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且卡紧凸部在焊片主体插装方向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紧凸部由所述焊片主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一面向另一面冲压而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焊片主体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止退倒刺,以限制所述焊片主体退出插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焊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线圈焊片对称设置。
[0014]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时间继电器,包括上述本技术所述的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由于所述线圈焊片包括所述焊片主体、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使得PCB板产生振动时,变形缓冲部能够与之产生共振并吸收掉能量,避免振动传递到线圈焊片的缠绕部,从而不会影响到线圈端头与缠绕部的连接质量,进而确保线圈的通路可靠性。
[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及时间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线圈焊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线圈焊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线圈焊片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PCB板、线圈焊片、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22]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PCB板、线圈焊片、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4]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不含外壳);
[0025]图8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不含外壳);
[0026]图9是本技术的PCB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的轭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28]图11是本技术的轭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9]图12是本技术的PCB板与轭铁的连接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技术的底座与电源输入端子等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1]图14是本技术的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2]其中,1、底座,2、磁路部分,21、轭铁,211、第一板体,212、第二板体,213、第三板体,22、线圈架,221、凸缘部,222、绕线部,23、线圈,24、衔铁,25、铁芯,3、PCB板,31、第一PCB板,311、插孔,312、让位缺口,313、第一连接孔,314、第二连接孔,32、第二PCB板,321、凸块,322、通孔,4、绝缘螺钉,5、连接件,51、螺母,511、螺母主体,512、铆接部,5121、砍铆缺口,52、绝缘螺柱,6、线圈焊片,61、焊片主体,611、卡紧凸部,612、导向斜面,613、倒刺,62、变形缓冲部,63、缠绕部,631、限位凸苞,632、漆包线坐落槽,7、动簧部分,71、动簧片,72、动触点,8、静簧部分,81、静簧片,82、静触点,9、塑料件,10、灭弧磁钢,20、灭弧罩,30、电源输入端子,40、外壳,401、限位凹槽,402、竖向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4]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5]请参见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包括线圈架22、多个线圈焊片6和PCB板,所述线圈焊片6包括焊片主体61、缠绕部63和变形缓冲部62,变形缓冲部62和缠绕部63分别设在焊片主体61上,焊片主体61装于所述线圈架22,变形缓冲部62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具体,变形缓冲部62与所述PCB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缠绕部63用于连接缠绕在线圈架22上的的线圈23的端头。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缓冲部62为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包括线圈架、线圈焊片和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焊片包括焊片主体、缠绕部和变形缓冲部,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分别设在焊片主体上,焊片主体装于所述线圈架,变形缓冲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缠绕部用于连接缠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的端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缓冲部为柔性部或弹性部;所述变形缓冲部呈片状,并朝所述PCB板所在的一侧折弯设置;所述变形缓冲部与所述PCB板焊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沿焊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缠绕部的至少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限位凸苞,相邻的限位凸苞之间形成漆包线坐落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的线圈焊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缓冲部和缠绕部在所述焊片主体的同一侧间隔排布,所述限位凸苞位于所述缠绕部背对所述变形缓冲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煌谭忠华林正极朱艺青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