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4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包括其上设箱门的密封箱体,其特征在于密封箱体设置于洁净区域内,密封箱体内设有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输入端通过输入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及蒸汽发生器相连通,除菌过滤器输出端通过输出管道与高压灭菌器及排水管道相连通,位于密封箱体内的输入、输出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及连接用快接头,并且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端及输出管道上还设有连接完整性测试仪的测试用快接头。通过设置于洁净区域内的密封箱体,使除菌过滤器处于洁净区环境中,不被非洁净区外源污染物污染,通过输入、输出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快接头,方便除菌过滤器拆装、测试,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风险。降低风险。降低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菌过滤器,特别是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属于生物制药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制药行业,常使用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具体操作步骤(以器材程序为例)如下:装料

抽真空

进汽升温

灭菌

真空干燥

补气解除真空

取料。即在灭菌结束后,需要向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灭菌器腔体内补入经除菌过滤器处理过的洁净压缩空气来平衡灭菌器腔体内的压力(即解除真空为常压),满足安全开门的要求。目前,除菌过滤器通常直接安装于高压灭菌器上,其整体处于GMP非洁净区的技术夹道内,导致在更换或维护除菌过滤器时,存在被非洁净区外源污染物污染的风险。同时受限于技术夹道的环境和条件,无法进行除菌过滤器的现场完整性测试,不便于除菌过滤器工作状态的实时观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安装结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生物制药高压灭菌器配备的除菌过滤器安装位置不合理,导致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外源污染物污染,以及不便于对除菌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测试和工作状态的实时观察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
[0004]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包括其上设箱门的密封箱体,其特征在于密封箱体设置于洁净区域内,密封箱体内设有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输入端通过输入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及蒸汽发生器相连通,除菌过滤器输出端通过输出管道与高压灭菌器及排水管道相连通,位于密封箱体内的输入、输出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及连接用快接头,并且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端及输出管道上还设有连接完整性测试仪的测试用快接头,以便通过设置于洁净区域内的密封箱体确保除菌过滤器处于洁净区环境中,实现除菌过滤器更换拆装以及完整性测试时,降低被非洁净区外源污染物污染的风险,通过输入、输出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快接头,方便除菌过滤器的更换拆装以及完整性测试,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0005]所述密封箱体为其内带空腔的矩形钢制箱体,箱门设于密封箱体正面,并设为透明密封门,或者设为其上设观察窗的钢制密封门,通过密封箱体与非洁净区的有效密封和隔离确保箱内的洁净环境,通过透明箱门或观察窗便于实时的观察和掌握过滤器的工作状态。
[0006]所述除菌过滤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密封箱体空腔内,除菌过滤器上分别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及测试端,其中:除菌过滤器输入端与输入管道内端相连接,输入管道外端穿过密封箱体后通过第一个三通分别与其上设外部阀门的第一组支管相连,第一组支管分别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及蒸汽发生器相连,除菌过滤器输出端与输出管道内端相连接,输出管道外端穿过密封箱体后通过第二个三通分别与其上设外部阀门的第二组支管相连,第二组
支管分别与高压灭菌器及排水管道相连通,以便通过除菌过滤器对补入高压灭菌器内的压缩空气进行除菌过滤。
[0007]所述连接用快接头设为两个,其分别设于密封箱体内的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断开处,以便通过快接头实现过滤器与输入、输出管道的快速分离及连接,从而提高过滤器更换效率。
[0008]所述测试用快接头设为两个,其分别设于除菌过滤器测试端及密封箱体内的输出管道上,测试用快接头一端与除菌过滤器测试端和密封箱体内的输出管道相连通,另一端设有快拆盲板,以便进行完整性测试时,与完整性测试仪快速连接,不使用时通过快拆盲板封闭测试用快接头。
[0009]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于洁净区域内的密封箱体,确保除菌过滤器处于洁净区环境中,实现除菌过滤器更换拆装以及完整性测试时,降低被非洁净区外源污染物污染的风险,通过输入、输出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快接头,方便过滤器的拆装以及测试,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风险。通过将除菌过滤器箱体设计成一套独立的多功能集成系统,可在关闭密封门时实现除菌过滤器正常工作、灭菌操作、实时观察,在开启密封门时,即可实现在线或离线两种方式的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和方便快捷的除菌过滤器更换操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2]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包括其上设箱门的密封箱体12,密封箱体12设置于洁净区域内,密封箱体12内设有除菌过滤器6,除菌过滤器6输入端通过输入管道4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1及蒸汽发生器2相连通,除菌过滤器6输出端通过输出管道8与高压灭菌器9及排水管道10相连通,位于密封箱体12内的输入管道4、输出管道8上分别设有阀门5及连接用快接头11,并且除菌过滤器6测试端及输出管道8上还设有连接测试仪的测试用快接头7,以便通过设置于洁净区域内的密封箱体12确保除菌过滤器处于灭菌环境中,避免除菌过滤器6拆装以及完整性测试时,出现被非洁净区外源污染物污染的风险,通过输入、输出管道及其上的阀门、快接头,便于除菌过滤器6的拆装以及测试,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0013]密封箱体12为其内带空腔的矩形钢制箱体,箱门设于密封箱体正面,并设为透明密封箱门,以便通过密封箱体12进一步确保箱内的洁净环境,通过透明密封箱门便于实时地观察和掌握除菌过滤器6的工作状态;
[0014]除菌过滤器6设为常规产品,其通过支架固定于密封箱体12空腔内,除菌过滤器6上分别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及测试端,其中:除菌过滤器6输入端与输入管道4内端相连接,输入管道4外端穿过密封箱体12后通过第一个三通分别与其上设外部阀门3的第一组支管相连,第一组支管分别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1及蒸汽发生器2相连,除菌过滤器6输出端与输出管道8内端相连接,输出管道8外端穿过密封箱体12后通过第二个三通分别与其上设外部
阀门的第二组支管相连,第二组支管分别与高压灭菌器9及排水管道10相连通,以便通过除菌过滤器6对补入高压灭菌器9内的压缩空气进行除菌过滤;
[0015]连接用快接头11设为两个,其分别设于密封箱体12内的输入管道4和输出管道8的断开处,以便通过快接头实现除菌过滤器6与输入、输出管道4、8的快速分离及连接,从而提高除菌过滤器6更换效率;
[0016]测试用快接头7设为两个,其分别设于除菌过滤器6测试端及密封箱体内的输出管道8上,测试用快接头7一端与除菌过滤器6测试端和密封箱体内的输出管道8相连通,另一端设有快拆盲板,以便进行完整性测试时,与完整性测试仪快速连接,不使用时通过快拆盲板来封闭测试用快接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包括其上设箱门的密封箱体,其特征在于密封箱体设置于洁净区域内,密封箱体内设有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输入端通过输入管道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及蒸汽发生器相连通,除菌过滤器输出端通过输出管道与高压灭菌器及排水管道相连通,位于密封箱体内的输入、输出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及连接用快接头,并且除菌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端及输出管道上还设有连接完整性测试仪的测试用快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体为其内带空腔的矩形钢制箱体,箱门设于密封箱体正面,并设为透明密封门,或者设为其上设观察窗的钢制密封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灭菌器用除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过滤器通过支架固定于密封箱体空腔内,除菌过滤器上分别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及测试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继武张跃鑫王明恩陈春鞠平进罗万坤曹敏静马中杰孙砚龙角锋杨思远谢红董芳文王晓涛阮茂徐巍和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