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桥文夫专利>正文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980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4
空气净化器具有: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的吸入口的壳体(6)、收纳于壳体(6)并用于净化空气的过滤器(2)、收纳于壳体(6)并用于送出空气的送风构件(3)、用于驱动送风构件(3)旋转的驱动部(4)、以及作为用于将由过滤器(2)净化后的空气向外部吹出的吹出口而设置于壳体(6)的扩散构件(7),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吹出口相邻,由过滤器(2)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扩散构件(7)而扩散并被吹出。由此,能够提供适合于防止从人向人的病毒的感染的空气净化器等。向人的病毒的感染的空气净化器等。向人的病毒的感染的空气净化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是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花粉、病毒等除去而供给净化的空气的装置,已知有使吸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而吹出净化的空气的类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而对净化后的空气添加离子的类型。
[0003]一般来说,空气净化器的技术课题是用1台空气净化器净化大范围的空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适合于吸入大范围的污染空气的构造。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能够将净化后的空气向大范围送出的构造。在非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通过空气的吹出和吸入而产生空气在室内整体进行循环的流动从而除去远处的尘埃的概念。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24220号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33829号公报
[0008]非专利文献
[0009]非专利文献1:SHARP空气净化器宣传册(KC

J50/FU

J50/FU

J30)(日文:SHARP空気清浄機
パンフレット
(KC-J50/FU-J50/FU-J30))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感染症的流行以100年前的黑死病为代表而发生过多次,在世界全球化而人与物往来的现代、感染症的流行的风险逐年增高。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同样,以通过人的打喷嚏等而产生的飞沫为媒介而感染。微细的飞沫随着空气的流动而移流,所以保持空气清洁对于感染防止是有效的。因此,寻求将空气中漂浮的飞沫、病毒有效地除去的空气净化器。
[0012]如上所述,以往的空气净化器总的来说适合于净化室内的大范围,由空气净化器净化后的空气被猛地吹出而到达至远处。从空气净化器吹出后的空气将室内的空气卷入同时再次返回空气净化器,由此飞沫、病毒被除去而室内的空气被遍及大范围地净化。
[0013]然而,在净化室内的大范围的以往的空气净化器中,在室内聚集多人的情况下从感染者产生的飞沫、病毒有可能到达位于感染者的下风的位置的人而使其感染。即,以往的空气净化器存在不适合于防止从人向人的病毒的感染这样的问题。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于从人向人的病毒的感染防止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系统。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7]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的吸入口;
[0018]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收纳于所述壳体,用于净化空气;
[0019]送风构件,所述送风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用于送出空气;
[0020]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送风构件旋转;以及
[0021]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作为用于将由所述过滤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部吹出的吹出口而设置于所述壳体,
[0022]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吹出口相邻,由所述过滤器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扩散构件而扩散并被吹出。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4]将上述空气净化器配置于人与人之间。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6]分散配置有多台上述空气净化器。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8]分散配置有多台对周边的空气局部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0029]专利技术效果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适合于从人向人的病毒的感染防止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系统。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
[0032]图2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扩散构件的构成,图2A是扩散构件中的孔的放大剖视图,图2B是扩散构件的内侧面的部分放大图。
[0033]图3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部分放大图。
[0034]图4A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内部的图,图4B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中支承扩散引导件的支承板的变形例的图。
[0035]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6]图6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图,图6B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0037]图7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部分放大图。
[0038]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扩散构件内部的图。
[0039]图9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图9B是从上方观察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扩散构件内部的图。
[0040]图10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0B是从上方观察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内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具有对接近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功能的空气净
化器来达成。该功能通过从空气净化器的吹出口使空气广角地扩散而吹出、以及使空气的吸入口接近吹出口来获得。
[0042]对具有该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概念性设计要件详细说明。空气净化器是吸入空气并将吸入后的空气由过滤器净化后吹出的装置。由过滤器除去的杂质是微量的,与被吸入的空气实质上等量的空气被从空气净化器喷出。若将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的吹出及吸入分别用1个点简化,则空气净化器的外部的空气的流动以从吹出点朝向吸入点的势流被模型化。若在该势流中与吹出点与吸入点之间的距离相比矢径(2点距重心点的距离)充分大,则矢径位置的速度与矢径的3次方成反比例地减少。若矢径变小而大致成为吹出点与吸入点之间的距离以下,则受到吹出点、吸入点各自的位置的影响而成为产生大的速度的近场。在假定了某个有限的房间时,吸入口与吹出口尽量接近而减少近场的区域成为第1设计要件。第2设计要件是通过吹出部防止产生喷流。在空气向宽广的空间吹出时,往往成为向特定的方向直线行进的喷流而到达比先前的势流更远处。为了防止产生喷流而使流动广角地扩散来吹出空气。
[0043]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
[0044](第1实施方式)
[0045]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构成的剖视图。
[0046]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1由过滤器2、风扇3、驱动部4、分隔构件5、收纳它们的壳体6、以及扩散构件7构成。
[0047]壳体6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的吸入口;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收纳于所述壳体,用于净化空气;送风构件,所述送风构件收纳于所述壳体,用于送出空气;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送风构件旋转;以及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作为用于将由所述过滤器净化后的空气向外部吹出的吹出口而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吹出口相邻,由所述过滤器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扩散构件而扩散并被吹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扩散构件上呈蜂巢状地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是从扩散构件的外侧面朝向内侧面逐渐变细地延伸的六边形状的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圆筒形状,所述吸入口设置于圆筒形状的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过滤器是与所述壳体同心且直径比所述壳体的直径小的圆筒形状,所述送风构件由配置于所述过滤器内的风扇构成,所述扩散构件配置于圆筒形状的所述壳体的一端且是中空的半球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圆筒形状,所述吸入口设置于圆筒形状的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过滤器是与所述壳体同心且直径比所述壳体的直径小的圆筒形状,所述送风构件由配置于所述过滤器的上方的离心风扇构成,所述扩散构件配置于圆筒形状的所述壳体的上端,且是收纳所述离心风扇的中空的扁平球状,所述扩散构件的上表面被封闭成不通空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中空的扁平球状,所述吸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上表面,所述过滤器是与所述壳体同心且直径比所述壳体的直径小的圆筒形状,所述送风构件由所述过滤器构成,通过由所述驱动部使所述过滤器旋转而将空气朝向径向外侧送出,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高桥文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