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2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外盒体、内杯体和感应盖;外盒体上设有感应区与盛放区,感应区的上方设有红外温度感应器,感应区的下方设有控制器与电源;盛放区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紫外消毒灯;内杯体设于盛放区的内部,内杯体的外侧贯穿设有两个连接孔,且连接孔均匀设置于内杯体的外侧面;内杯体的外侧设有螺旋管,螺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孔设于内杯体的内部;内杯体的上方设有漏斗,漏斗的小口径与螺旋管的上端相连接;感应盖设于盛放区的一侧顶端,感应盖的下侧面设有多个红外消毒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减少有害物质外泄;同时减少污物区对手部的污染,提高实验成功率。提高实验成功率。提高实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生物实验是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需要在无菌环境下对细胞进行操作,因此通常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将所需试剂、耗材等物品提前放入生物安全柜中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30分钟,之后双手佩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并用酒精消毒后进入安全柜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前需要尽量避免将手伸出安全柜外,以免污染生物安全柜中无菌环境。在进行细胞换液、传代等操作时,会产生部分细胞废液,目前只能将实验产生的细胞废液倒在废弃的试剂瓶、烧杯中,等所有操作结束后,统一倾倒在实验室垃圾桶中,而目前尚无应用于生物安全柜中安全、便捷的专用收集装置。
[0003]因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废液只能一直放置在生物安全柜中的临时敞口器皿内,操作员在丢弃废液时很可能反复接触,易造成交叉污染,导致实验失败;同时,由于目前使用的收集器皿没有与之配套的顶盖,当实验过程中涉及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液体时,不能及时阻隔,危害操作员健康的同时会持续影响实验细胞的生存状态。如果拥有能够替代的顶盖,那么在实验过程中仍需用手反复开关收集器皿,多次接触盛放废液的区域会极大增加污染进而导致实验失败的风险;而且由于目前使用的临时收集器皿均无针对废弃液体的消毒功能,有毒物质持续存在于生物安全柜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危害操作员和实验细胞,而且在实验结束后倾倒时会再次危害外界环境及其它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旨在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减少有害物质外泄;同时减少污物区对手部的污染,提高实验成功率。
[0005]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外盒体、内杯体和感应盖;
[0006]外盒体设于生物安全柜中,所述外盒体上设有感应区与盛放区,所述感应区的上方设有红外温度感应器,所述感应区的下方设有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电连接;所述盛放区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紫外消毒灯,所述盛放区的一侧下方设有观察窗;
[0007]内杯体设于所述盛放区的内部,所述内杯体的外侧贯穿设有两个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均匀设置于所述内杯体的侧面;所述内杯体的外侧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孔设于内杯体的内部;所述内杯体的上方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大口径大于所述内杯体的直径,所述漏斗的小口径与所述螺旋管的上端相连接;
[0008]感应盖设于所述盛放区的一侧顶端,所述感应盖的下侧面设有多个红外消毒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控制器的一侧,所述电源为整个所述外盒体与感应
盖中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包括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器、所述紫外消毒灯以及所述红外消毒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紫外消毒灯、感应盖以及红外消毒灯电连接,当需要丢弃废液时,红外温度感应器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感应盖与红外消毒灯打开,同时控制紫外消毒灯关闭;当倾倒完成后,红外温度感应器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感应盖与红外消毒灯关闭,同时控制紫外消毒灯开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区位于所述盛放区的一侧,且所述感应盖设于所述盛放区的另一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杯体、漏斗与螺旋管均为透明的防腐塑料,所述螺旋管的层数为1

3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实验员倾倒废液时,红外温度感应器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感应盖与红外消毒灯打开,同时控制紫外消毒灯关闭;避免丢弃废液时与感应盖接触,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同时对实验员的手部进行了消毒,减少废弃物对手部的污染,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避免了紫外线对实验员及细胞的辐射危害;实验员倾倒的废液,通过漏斗进入螺旋管后顺着螺旋管流入内杯体的内部下方;不仅减少废液倾倒时向外迸溅的可能,而且对废液的气味进行了阻隔,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窗直接观察内杯体中废液的水位情况;倾倒完成后,红外温度感应器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感应盖与红外消毒灯关闭,同时控制紫外消毒灯打开;对内杯体内部的废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减少废液对操作人员和实验细胞的危害和影响,同时避免实验结束后倾倒时的环境危害。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杯体的剖切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由于目前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时产生的细胞废液只能放置在生物安全柜内废弃的试剂瓶、烧杯中,易造成交叉污染,甚至危害实验人员安全健康;同时由于使用的收集器皿没有与之配套的顶盖,当实验过程中涉及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液体时,不能及时阻隔,危害操作员健康的同时会持续影响实验细胞的生存状态;如果使用替代的顶盖,那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手反复开关收集器皿,多次接触盛放废液的区域会极大增加污染进而导致实验失败的风险;而且由于目前使用的临时收集器皿均无针对废弃液体的消毒功能,有毒物质持续存在于生物安全柜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危害操作员和实验细胞,而且在实验结束后倾倒时会再次危害外界环境及其它人员。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避免丢弃废液时与感应盖接触,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同时对实验员的手部进行了消毒,减少废弃物对手部的污染,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减少废液倾倒时向外迸溅的可能,对废液的气味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设于生物安全柜中,所述外盒体上设有感应区与盛放区,所述感应区的上方设有红外温度感应器,所述感应区的下方设有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电连接;所述盛放区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紫外消毒灯,所述盛放区的一侧下方设有观察窗;内杯体,设于所述盛放区的内部,所述内杯体的外侧贯穿设有两个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均匀设置于所述内杯体的外侧面;所述内杯体的外侧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孔设于内杯体的内部;所述内杯体的上方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大口径大于所述内杯体的直径,所述漏斗的小口径与所述螺旋管的上端相连接;感应盖,设于所述盛放区的一侧顶端,所述感应盖的下侧面设有多个红外消毒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的废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控制器的一侧,所述电源为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楠王晓阳黄磊赵斌赵晓峰赵轶波陆向东齐德泰周润田靳元璋郭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