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0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包括输送壳,所述输送壳夹层处设有保温层,所述输送壳内端转动连接有绞龙柱,所述输送壳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上端第一链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混合投料技术领域。该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在绞龙柱转动过程中,冷风机启动,锥齿轮组件上端通过皮带轮组件、第二链轮组件带动支管主体转动,为搅拌条供电,搅拌条发热,转动的支管主体内搅拌条对其内端的沥青进行搅拌,避免沥青凝固,冷风机将冷气经导管注入喷气板中,喷气板喷出冷气对第一链轮组件进行吹拂,避免绞龙柱、第一链轮组件热传递导致电机过热烧毁。第一链轮组件热传递导致电机过热烧毁。第一链轮组件热传递导致电机过热烧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改性沥青混合投料
,具体为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混合投料支管将沥青投入相应的混合罐内,便于沥青与后续的物料进行混合,现有的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使用时多数采用绞龙柱对沥青进行输送,沥青经过支管上端时会进入支管内,并位于未开启的阀门之上,持续堆积在支管内的静滞沥青容易凝固,进而导致堵塞,影响投料,并且输送沥青温度较高,绞龙柱持续热传递容易导致连接端运作电机过热烧毁,除此外,支管端泄漏沥青产生的有毒气体时,难以及时处理,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解决了持续堆积在支管内的静滞沥青容易凝固,进而导致堵塞等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包括输送壳,所述输送壳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输送壳夹层处设有保温层,所述输送壳内端转动连接有绞龙柱,所述输送壳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上端与绞龙柱连接的第一链轮组件,所述支撑架靠近电机上端设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靠近第一链轮组件上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喷气板,所述第一链轮组件下侧右端连接有锥齿轮组件,所述锥齿轮组件右侧连接有与支撑架连接的处理件,所述输送壳下侧转动连接并连通有支管主体若干,所述锥齿轮组件上端连接有皮带轮组件,若干所述支管主体底部转动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罐,若干所述支管主体均连接有第二链轮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输送壳右侧下端设有与外界沥青回收端连通的排料管,所述第一链轮组件内上端第一从动链轮与绞龙柱同轴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组件内下端第一主动链轮与锥齿轮组件内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组件内从动皮带轮与输送壳左下侧支管主体同轴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管主体内端设有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搅拌条,所述支管主体底侧靠近阀门端设有密封垫。
[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件由离心叶轮、机壳、连接管、过滤罐构成,所述离心叶轮与锥齿轮组件内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靠近离心叶轮外侧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底部靠近支管主体端设有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的抽气板。
[0009]优选的,所述机壳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机壳右侧通过法兰与过滤罐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过滤罐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罐内端设有活性炭网。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通过在装置内设置电机与冷风机,在绞龙柱转动过程中,冷风机启动,锥齿轮组件上端通过皮带轮组件、第二链轮组件带动支管主体转动,为搅拌条供电,搅拌条发热,转动的支管主体内发热的搅拌条对其内端的沥青进行搅拌,避免沥青凝固,冷风机将冷气经导管注入喷气板中,喷气板喷出冷气对第一链轮组件进行吹拂,避免绞龙柱、第一链轮组件热传递导致电机过热烧毁。
[0013](2)、该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通过在装置内设置处理件,机壳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机壳右侧通过法兰与过滤罐固定连接并连通,过滤罐与支撑架滑动连接,过滤罐内端设有活性炭网;在锥齿轮组件运作过程中,离心叶轮随主动锥齿轮转动,离心叶轮通过连接管、抽气板对支管主体周端进行抽气,气体进入机壳并注入过滤罐时,过滤罐内活性炭网对气体中的有毒物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内处理件的放大图。
[0017]图中:1、输送壳;2、进料斗;3、保温层;4、绞龙柱;5、电机;6、第一链轮组件;7、冷风机;8、导管;9、喷气板;10、锥齿轮组件;11、处理件;111、离心叶轮;112、机壳;113、连接管;114、过滤罐;12、支管主体;13、皮带轮组件;14、阀门;15、混合罐;16、第二链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2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包括输送壳1,输送壳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进料斗2,输送壳1夹层处设有保温层3,输送壳1内端转动连接有绞龙柱4,输送壳1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连接有上端与绞龙柱4连接的第一链轮组件6,输送壳1右侧下端设有与外界沥青回收端连通的排料管,第一链轮组件6内上端第一从动链轮与绞龙柱4同轴固定连接,沥青输送至排料管时经排料管排放至外界沥青回收端,避免沥青堆积堵塞;
[0020]支撑架靠近电机5上端设有冷风机7,冷风机7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8,导管8靠近第一链轮组件6上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喷气板9,第一链轮组件6下侧右端连接有锥齿轮组件10,锥齿轮组件10右侧连接有与支撑架连接的处理件11,输送壳1下侧转动连接并连通有支管主体12若干,第一链轮组件6内下端第一主动链轮与锥齿轮组件10内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皮带轮组件13内从动皮带轮与输送壳1左下侧支管主体12同轴固定连接;锥齿轮组件10上端连接有皮带轮组件13,若干支管主体12底部转动连接有阀门14;
[0021]阀门14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罐15,若干支管主体12均连接有第二链轮组件16,支
管主体12内端设有与外界电性连接的搅拌条,支管主体12底侧靠近阀门14端设有密封垫;在绞龙柱4转动过程中,冷风机7启动,锥齿轮组件10上端通过皮带轮组件13、第二链轮组件16带动支管主体12转动,为搅拌条供电,搅拌条发热,转动的支管主体12内发热的搅拌条对其内端的沥青进行搅拌,避免沥青凝固,冷风机7将冷气经导管8注入喷气板9中,喷气板9喷出冷气对第一链轮组件6进行吹拂,避免绞龙柱4、第一链轮组件6热传递导致电机5过热烧毁;
[0022]如图1

3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0023]处理件11由离心叶轮111、机壳112、连接管113、过滤罐114构成,离心叶轮111与锥齿轮组件10内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支撑架靠近离心叶轮111外侧与机壳112固定连接,输送壳1底部靠近支管主体12端设有与连接管113固定连接并连通的抽气板;机壳112上端与连接管113固定连接并连通,机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包括输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壳(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输送壳(1)夹层处设有保温层(3),所述输送壳(1)内端转动连接有绞龙柱(4),所述输送壳(1)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端连接有上端与绞龙柱(4)连接的第一链轮组件(6),所述支撑架靠近电机(5)上端设有冷风机(7),所述冷风机(7)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8),所述导管(8)靠近第一链轮组件(6)上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喷气板(9),所述第一链轮组件(6)下侧右端连接有锥齿轮组件(10),所述锥齿轮组件(10)右侧连接有与支撑架连接的处理件(11),所述输送壳(1)下侧转动连接并连通有支管主体(12)若干,所述锥齿轮组件(10)上端连接有皮带轮组件(13),若干所述支管主体(12)底部转动连接有阀门(14),所述阀门(14)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罐(15),若干所述支管主体(12)均连接有第二链轮组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混合投料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壳(1)右侧下端设有与外界沥青回收端连通的排料管,所述第一链轮组件(6)内上端第一从动链轮与绞龙柱(4)同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校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路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