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71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包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堆叠体,底部设有防爆阀;冷板,一侧与电芯堆叠体底部相贴合,冷板上形成有薄弱部,且薄弱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底部的轴向投影至少覆盖防爆阀的分布区域,薄弱部被配置为能够被电芯堆叠体排出的高温气体破坏;箱体,容纳电芯堆叠体和冷板;且冷板另一侧与箱体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通道;箱体一侧壁形成为面板,面板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之间连通设置,且面板上对应第二排气通道的区域安装有泄压阀;所述电芯堆叠体顶部还形成有高压输出极,面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部分形成为避让部,以设置高压输出极。出极。出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包安全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作为储能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使用,在电池包的技术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热失控是电池包当下无法避免的问题,电芯在短路、过充等情况下会发生一些副反应,进而产生高温气体。这些高温气体在热失控过程中逐步在电池包内部积累,并导致电池包内部压力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某一预先设定的压力阈值,电池包防爆阀被冲开,被排放到外界环境。
[0003]传统电池包都安装有防爆阀,但实际上防爆阀的安装位置未进行合理安排,导致电芯热失控时顶部排气,易造成电池包高压拉弧。因此,电池包内设置有对应的排气通道以规划气体的流动路径,避免损坏电池包。同时,排气通道也相应占用了电池包较多的空间资源,并对电池包内器件的分布位置造成了极大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调整其内部器件的结构,合理规划空间资源,有效提升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堆叠体,底部设有防爆阀,以释放气体压力;冷板,一侧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冷板上形成有薄弱部,且所述薄弱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底部的轴向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防爆阀的分布区域,所述薄弱部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电芯堆叠体排出的高温气体破坏,以使气体穿过所述冷板;箱体,内部设有空腔,以容纳所述电芯堆叠体和所述冷板;且所述冷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通道,以使穿过所述冷板的气体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流动;所述箱体的一侧壁形成为面板,所述面板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之间连通设置,且所述面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区域安装有泄压阀,以使气体沿所述第二排气通道通过所述泄压阀排出;其中,所述电芯堆叠体的顶部还形成有高压输出极,所述面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部分形成为避让部,以设置所述高压输出极。
[0006]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冷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位置设有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
[0007]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面板包括上板区域和下板区域,所述上板区域形成为所述避让部,所述下板区域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且所述上板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下板区域的厚度。
[0008]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冷板贴合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一侧冲压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底部的轴向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防爆阀;所述凹槽的底壁形成有所述薄弱部。
[0009]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个电芯,且每个电芯的底部均设有所述防爆阀。
[0010]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凹槽包括多个槽位,且所述槽位至少对应一个所述电芯的防爆阀设置,每个所述槽位的底壁均设有所述薄弱部。
[0011]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冷板包括:上板,贴合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底部,并沿远离所述电芯堆叠体的方向冲压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对应形成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壁对应所述防爆阀设有孔位;下板,与所述底板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并沿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冲压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对应形成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壁对应所述孔位形成所述薄弱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面积,以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配合形成有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
[0012]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陷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凹陷部以及第二凸出部四周边缘形成为坡状。
[0013]根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上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板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0014]一种储能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包。
[0015]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包结构,合理规划空间资源,调整内部器件的结构及安放位置。首先,通过在冷板上开设薄弱部,使电芯排出的气体能够破坏薄弱部并穿过冷板,沿设置好的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以避免电芯热失控时顶部排气造成高压拉弧。其次,将未设有排气通道部位设置为避让部,以减小占用的空间配合高压输出结构安装,大大提高了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本技术优化了电池包内部的结构,使得电池包更轻量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一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箱体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冷板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冷板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电芯堆叠体;11、电芯;12、高压输出极;20、冷板;21、薄弱部;22、通孔;23、上板;231第一凹陷部;24、下板;241、第二凹陷部;25、凹槽;251、槽位;30、箱体;31、底板;311、第一排气通道;32、面板;321、上板区域;3211、连接孔;322、下板区域;3221、第二排气通道;3222、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
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见图1

6所示,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堆叠体10,底部设有防爆阀,以当热失控时释放气体压力,并沿预设的排气通道排出至电池包外。冷板20,一侧与所述电芯堆叠体10的底部相贴合,以对电芯堆叠体10进行冷却降温。具体的,在应用中,所述冷板20内的冷却介质可以为循环流动的,可选地包括水或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
[0027]进一步,所述冷板20上形成有薄弱部21,且所述薄弱部21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电芯堆叠体10排出高温气体破坏,以使气体穿过所述冷板20,流入至预设的排气通道中。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堆叠体,底部设有防爆阀;冷板,一侧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冷板上形成有薄弱部,且所述薄弱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底部的轴向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防爆阀的分布区域,所述薄弱部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电芯堆叠体排出的高温气体破坏,以使气体穿过所述冷板;箱体,内部设有空腔,以容纳所述电芯堆叠体和所述冷板;且所述冷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箱体的一侧壁形成为面板,所述面板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之间连通设置,且所述面板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区域安装有泄压阀;其中,所述电芯堆叠体的顶部还形成有高压输出极,所述面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部分形成为避让部,以设置所述高压输出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位置设有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上板区域和下板区域,所述上板区域形成为所述避让部,所述下板区域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且所述上板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下板区域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贴合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一侧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底部的轴向投影至少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