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门闩头及具有该旋转门闩头的打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66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门闩头,包括主闩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闩头、下闩头和转轴,主闩头内具有径向孔及一轴向孔,该上闩头和下闩头对插在径向孔内并可相对径向孔上下滑移,转轴穿插在轴向孔内并可相对轴向孔旋转,上闩头的里端设有上连接孔,下闩头的里端设有下连接孔,转轴的内端面上具有两个连接柱,该两个连接柱分别插入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以使转轴的旋转带动上、下闩头相对径向孔上下滑移。通过转轴前端连接柱与上下闩头上连接孔的配合作用,转轴的旋转带动上闩头和下闩头相对纵向孔上下滑移,而伸出或缩进主闩头,这样,上闩头和下闩头能分别勾住闩孔的内壁,增强该打闩头结构的防撬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门闩头以及一种具有该旋转门闩头的打闩机构,该旋转 门闩头及打闩机构该打闩头可应用于各种保险箱、防盗柜、储藏箱、文件柜、武器 柜、保险库及家庭用的防盗门上。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险箱柜门其结构主要包括门框、枢接在门框上的门体及设置在门体和门 框之间的门闩结构, 一般的门闩结构包括设置在门体背面的锁板和与锁板联动的门 闩,而在门框上则对应侧门闩开设有闩孔。而门闩其呈圆柱状,闩孔则为和门闩相配 的圆柱孔。这种保险箱柜门存在一些缺陷,如果不法分子撬的不是锁,而是撬门框, 由于门闩和闩孔之间是没有任何阻碍结构,这样只要不法分子只需稍微撬开门框的一 侧,门体上的门闩便能很容易从门框的闩孔内脱出,从而打开保险箱柜门,使不法分 子乘虚而入,因此该保险箱柜门的安全性不够。针对上述现状,有人专利技术了反钩式保险门闩结构,其通过闩头内的闩扣在关门状 态下反扣住闩孔,起到进一步防盗的目的。如一申请号为21200510060496.2(公开号为 CN173088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用于保险箱上的门栓机构》披露了这样一种用于保险 箱上的门栓机构,包括有门栓架和旋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栓架上固定有旋栓导向 套,所述旋栓可滑动地插入旋栓导向套中,且旋栓与导向套可相对转动,并在导向套 上开有"L"形滑槽孔,在导向套上套置有可滑动的传动套筒,且在传动套筒上开有与 "L"形滑槽孔成一斜度的斜孔,并有连接件一端插入斜孔并穿过"L"形滑槽孔与旋 栓相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旋栓与普通门栓同时安装在保险箱上,既能阻止门栓 被拨开,加强了防撬作用。但前述安全闩还存在如下缺陷1、 现有的旋转门闩虽然有异形头与箱体对应部位的套筒结合,形成卡扣,但其是 在普通门闩的基础上另行增加,还需要"L"形滑槽孔和连接件的配合作用,旋栓才能 相对旋转,不能与普通门闩形成一体,制作成本较大,且传动不易。2、 前述门栓机构在工作过程中,随着旋栓的移动,旋栓被动旋转,也就是说只要 闩头能正常移动,就能打开该安全闩,而闩头一般是通过滑板带动,滑板通过一锁结 构锁定以决定滑板移动与否,故只要该锁结构被破坏,安全闩就能能被打开,故前述 安全闩的安全性还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 理、组装方便的防撬打闩头结构,且该打闩头结构防撬、防盗效果能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门闩头,包括有主 闩头,其特征在于该打闩头结构还包括上闩头、下闩头和转轴,所述的主闩头内具 有贯穿设置的径向孔及一贯穿主闩头后端面的轴向孔,该轴向孔与径向孔相通,上闩 头和下闩头对插在所述的径向孔内,并可相对径向孔上下滑移而伸出或縮进主闩头 内,所述的转轴穿插在轴向孔内并可相对轴向孔旋转,转轴的外端外露出主闩头的后 端面,所述上闩头的里端设有上连接孔,下闩头的里端设有下连接孔,所述转轴的内 端面上具有两个连接柱,该两个连接柱分别插入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以使转 轴的旋转带动上、下闩头相对径向孔上下滑移。上述的上闩头和下闩头均呈L形,上闩头尾部的上细长部和下闩头尾部的下细长 部相互对插在纵向孔内,所述的上连接孔设置在上细长部上,所述的下连接孔设置在 下细长部上。由于上闩头和下闩头均呈L形,故上闩头和下闩头的头部尺寸较大,确保 上闩头和下闩头有足够的强度,而且上细长部和下细长部彼此贴合,在上闩头和下闩 头完全容置在纵向孔内状态下,上细长部抵靠在下闩头的头部下端面,下细长部抵靠 在上闩头的头部下端面,确保上闩头和下闩头移动的稳定性,而且该结构可使上闩头 和下闩头在主闩头内的布局更加合理。上述的转轴中部位置处具有连接部,转轴的外端还具有一螺纹连接部,所述的连 接部及螺纹连接部外露出主闩头的后端面。在转轴的中部设置连接部是为分别与外界 驱动转轴旋转的带动件相连,带动件一般选用拨片,连接部的截面外形可以为各种多 边形状,在转轴尾端设置螺纹连接部是为了通过在螺纹连接部上连接螺母以将带动件 限位在转轴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旋转门闩头结构的打 闩机构,包括有限位在门板背面并可相对门板作横向往复移动的滑板,及设置在门板 上可驱动滑板作横向位移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闩头固定在所述滑板的 前侧壁上,在滑板上表面约束有一可随滑板一起横向移动的拨杆,该拨杆还可相对滑 板纵向往复移动,所述的转轴外端穿过滑板的前侧壁后与一能带动转轴偏转的拨片相 连,拨片另一端与拨杆相连以使拨杆的纵向滑移带动转轴随拨片一起偏转,所述的门 板上还设有可驱动拨杆作纵向滑移的驱动机构。该打闩机构为前述旋转门闩头的一个具体应用方案,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拨杆相 对滑板纵向滑移,而带动拨片偏转,进而带动转轴相对主闩头旋转,通过转轴前端连 接柱与上下闩头上连接孔的配合作用,转轴的旋转带动上闩头和下闩头相对纵向孔上 下滑移,而伸出或縮进主闩头,这样,上闩头和下闩头能分别勾住闩孔的内壁,增强该打闩头结构的防撬效果。上述的拨杆限位在滑板上的结构为,在拨杆上开有两个纵向设置的导向槽孔,对 应地在滑板上表面设有与导向槽孔分别对应相配的两个限位柱,各限位柱分别活动穿 过各自对应的导向槽孔后进行限位。该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组装方便、定位 准确的优点,当然该限位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采用现有其它限位方式,只要 满足只能使拨杆相对滑板上下滑移即可。上述的拨片与拨杆相连的结构为,所述拨片上开有一长槽孔,所述拨杆具有一向 下延伸并穿过所述滑板的连接部,连接部端面上设有一外凸的连接销,该连接销活动 穿设在长槽孔内。该连接方式能使拨杆的上下移动很好带动拨片偏转,偏转的角度与 拨杆上下移动的距离有关,可根据需要设置, 一般以带动拨片偏转90。为佳。上述的驱动滑板移动的结构包括其转动设置在门板背面并通过钥匙或手柄驱动其 转动的拨叉,该拨叉的一端具有推动销,对应在滑板上开有与推动销相配的孔,所述 的推动销活动穿设在孔内。其为保险箱打闩机构中的常规设计。上述的拨片一端上开有与转轴中部的连接部相配的连接孔,该连接孔套设在所述 的连接部上,并在拨片尾端的螺纹连接部上连接有一螺母将拨片锁定。其采用拨片带 动转轴偏转,该连接方式能分别组装拨片。上述的驱动拨杆纵向移动的驱动结构为包括由锁机构驱动而转动的锁拨片,该 锁拨片的一端具有一凸起的推动柱,对应地在拨杆上设有一横向设置与推动柱相配的 腰形槽孔,该腰形槽孔横向设置,所述的推动柱活动穿设在该腰形槽孔内。当然也可 采用现有驱动板件移动的结构,如采用齿轮齿条的驱动结构。为增加保险箱的防盗性能,上述的主闩头有两个,设置在滑板前侧壁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主闩头伸入闩孔内的状态下,横向 设置在主闩头内的转轴通过外部的机构带动相对主闩头旋转,通过转轴前端连接柱与 上下闩头上连接孔的配合作用,转轴的旋转带动上闩头和下闩头相对纵向孔上下滑 移,而伸出或縮进主闩头,这样,上闩头和下闩头能分别勾住闩孔的内壁,增强该打 闩头结构的防撬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无需结构复杂的套筒结构,还有转轴要独立的 另外驱动结构带动,而该驱动结构可由锁结构控制,故即使不法分子破坏阻止主闩头 移动的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门闩头,包括有主闩头(1),其特征在于:该打闩头结构还包括上闩头(2)、下闩头(3)和转轴(4),所述的主闩头(1)内具有贯穿设置的径向孔(11)及一贯穿主闩头(1)后端面的轴向孔(12),该轴向孔(12)与径向孔(11)相通,上闩头(2)和下闩头(3)对插在所述的径向孔(11)内,并可相对径向孔(11)上下滑移而伸出或缩进主闩头(1),所述的转轴(4)穿插在轴向孔(12)内并可相对轴向孔(12)旋转,转轴(4)的外端外露出主闩头(1)的后端面,所述上闩头(2)的里端设有上连接孔(211),下闩头(3)的里端设有下连接孔(311),所述转轴(4)的内端面上具有两个连接柱(41),该两个连接柱(41)分别插入所述上连接孔(211)和下连接孔(311)内,以使转轴(4)的旋转带动上、下闩头(2、3)相对径向孔(11)上下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永耀曹忠伟胡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