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造口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61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尿路造口模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模型体、输液管、支撑托和接水盘,模型体的上端设置有造口孔,输液管连通至模型体内且与造口孔相连通,支撑托的侧沿设置有朝下的凹槽,支撑托通过凹槽架在接水盘的边沿上,模型体尺寸小于支撑托,且模型体放置于支撑托上,支撑托上设有由上端贯穿至下端的漏水孔,造口孔上渗漏的水可由漏水孔流入接水盘。可选择是否在模型体的下端增加支撑托和接水盘,以改变为不同的难度模式,便于训练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尿路造口模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尿路造口模型。

技术介绍

[0002]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居国内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治疗膀胱癌的金标准是根治性膀胱全切结合尿流改道术,目前临床常用的尿流改道术式为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出院前患者自身或主要照顾者往往不能快速地掌握好护理技能,例如实际护理中由于尿液流出,照顾者可能会手忙脚乱导致造口袋粘贴不稳,进而出现漏尿现象,这将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0003]为提高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护理水平,医院护理人员主要通过尿路造口模型向患者和照顾者演示,并由患者和照顾者利用模型模拟练习,不断地提高护理方法,目前的模型基本都包括本体和连接至本体的输液管,并且在本体上开设与输液管相连的造口,如此可比较接近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但是由于模型本身仅有一种困难度较大的模式,学习训练的人一上手就接触困难模式,不利于学习训练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尿路造口模型,可调整为不同的难度模式,便于训练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尿路造口模型,包括模型体、输液管、支撑托和接水盘,模型体的上端设置有造口孔,输液管连通至模型体内且与造口孔相连通,支撑托的侧沿设置有朝下的凹槽,支撑托通过凹槽架在接水盘的边沿上,模型体尺寸小于支撑托,且模型体放置于支撑托上,支撑托上设有由上端贯穿至下端的漏水孔,造口孔上渗漏的水可由漏水孔流入接水盘。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模型体包括骨架、棉层和防水膜,棉层设置于骨架的上端,防水膜密封地包裹在棉层外,通过设置棉层可以较为形象地模拟人的腹壁,增设防水膜可避免棉层被浸湿。
[0009]支撑托与骨架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于是否选着使用支撑托,以改变为不同的训练模型。
[0010]模型体的上端面为拱形曲面,可更为形象地模拟腹壁。
[0011]输液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速的调节阀,可调节水的流出速度。
[0012]输液管远离造口孔的一端设置有输液容器,输液容器与输液管相连通,可通过输液容器加水来反复训练。
[0013]尿路造口模型还包括输液架,输液架包括底座和伸缩杆,伸缩杆竖直固定于底座的上端,伸缩杆的上端用于悬挂输液容器,以便调整输液容器的高度,调整出水的水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的尿路造口模型,通过设置模型体和输液管,并在模型体设置造口使
造口与输液管相连通,便于从输液管输入液体进行训练模拟。再通过设置支撑托和接水盘,使得模型体可放置于支撑托,如此,渗漏出的水液可以接收到接水盘中,贴造口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也可放置在支撑托上,有利于降低模拟练习的难度,如此可通过是否增加支撑托和接水盘改变护理的难度,便于训练者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模型体、支撑托和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模型体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支撑托;2、造口孔;3、模型体;31、骨架;32、棉层;33、防水膜;4、输液管;5、接水盘;6、调节阀;7、伸缩杆;8、底座;9、输液容器;10、凹槽;11、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尿路造口模型,包括模型体3、输液管4、支撑托1和接水盘5。
[0022]其中,模型体3包括骨架31、棉层32和防水膜33,骨架31为硬质材料,骨架31可以是上端面为拱形曲面的方形腔体,棉层32设置于骨架31的上端,即覆盖在骨架31的拱形曲面上,防水膜33密封地包裹在棉层32外,以防止水渗透到棉层32。
[0023]模型体3的上端设置有造口孔2,输液管4连通至模型体3内且与造口孔2相连通,具体的,输液管4可包括外段和内段,内段设置于模型体3的骨架31内侧,内段的一端与造口孔2相连,外段设置于模型体3的外侧,外段与内段之间可通过连接头连接,可便于拆卸分离收纳。
[0024]另外,输液管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速的调节阀6,以便调水流出的流速。
[0025]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4远离造口孔2的一端设置有输液容器9,输液容器9与输液管4相连通。输液容器9可以式装有水液的输液袋,尿路造口模型还包括输液架,输液架包括底座8和伸缩杆7,伸缩杆7竖直固定于底座8的上端,伸缩杆7的上端用于悬挂输液容器9。一般的,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挂钩,以便于将输液容器9悬挂在伸缩杆7的上端。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输液容器9也可以是其他装水的容器,例如常见的瓶罐等。
[0027]本尿路造口模型所包括的支撑托1,它的侧沿设置有朝下的凹槽10,支撑托1通过凹槽10架在接水盘5两条相对的边沿上,模型体3尺寸小于支撑托1,且模型体3放置于支撑托1上,支撑托1上设有由上端贯穿至下端的漏水孔11,造口孔2上渗漏的水可由漏水孔11流入接水盘5。其中,支撑托1与骨架31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0028]在使用练习中,训练者可以根据的自身的掌握情况,是否选着将模型体3放置在支撑托1上使用,若训练者刚接触造口护理,则可使用支撑托1和接水盘5放置在模型体3的下端,从而接收从造口渗出的水液,避免水液直接流到床或桌子上,从而降低训练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得训练者更为从容应对。若训练者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可撤走支撑托1和
接水盘5,进行更为真实的模拟,从而实现由简到难循序渐渐地学习掌握。
[002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尿路造口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体(3)、输液管(4)、支撑托(1)和接水盘(5),模型体(3)的上端设置有造口孔(2),输液管(4)连通至模型体(3)内且与造口孔(2)相连通,支撑托(1)的侧沿设置有朝下的凹槽(10),支撑托(1)通过凹槽(10)架在接水盘(5)的边沿上,模型体(3)尺寸小于支撑托(1),且模型体(3)放置于支撑托(1)上,支撑托(1)上设有由上端贯穿至下端的漏水孔(11),造口孔(2)上渗漏的水可由漏水孔(11)流入接水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路造口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体(3)包括骨架(31)、棉层(32)和防水膜(33),棉层(32)设置于骨架(31)的上端,防水膜(33)密封地包裹在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捷黄兰洁吴海娟何燕芳何秀清李慧静李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