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16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获取可疑物的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图像解析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精神活性物质往往被称为“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违法犯罪分子为逃避管制,修改管制毒品的化学结构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并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严重威胁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是国际禁毒领域最为棘手和突出的问题。合成大麻素是一类重要的管制新精神活性物质,与植物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具有相似的生理与药物作用。该类物质于2004年首次出现在欧洲,最初被用于镇痛治疗,后被不法分子制成毒品,逐步在世界范围内蔓延。MDA

19为2015年首次在非法市场上发现的一种新型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该类合成大麻素为不法分子为利用法律漏洞,通过对结构进行修饰合成的一种新型的合成大麻素,作为已被管制精神活性物质的替代品,合成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多为同分异构体,具有相似药效,并且该类合成大麻素不属于我国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现有的新型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现主要包括MDA

19、5F

MDA

19、5C

MDA

19、CHM

MDA

19、4en

pentyl MDA

19。
[0003]由于合成大麻素更新快,种类多,对照品缺乏,因此,新的合成大麻素的结构鉴定较为困难。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式来快速准确鉴别出新型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主要是凭借实验人员的经验对该类合成大麻素进行解析,对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耗时长、难度大,制约着法庭科学实验室发现和鉴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鉴别出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获取可疑物的质谱图像;
[0007]步骤二、对可疑物的质谱图像进行OCR处理,得到OCR识别结果;
[0008]步骤三、对OCR识别结果进行判别,剔除坐标轴附近的数字和识别的非数字部分,获取可疑物所有特征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序列;
[0009]步骤四、判断质荷比序列中是否同时存在质荷比为m/z 118、m/z132和m/z 146的特征碎片离子,若是,则认为该可疑物含2

氧代吲哚母核,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五;反之,则认为该可疑物不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七;
[0010]步骤五、搜索离子质荷比序列,寻找质荷比数值最接近最大质荷比

133的特征碎片离子,解方程,判定2

氧代吲哚母核的侧链是否存在碳链、碳碳双键、碳环、苯环或者卤代烃结构;
[0011]步骤六、以判定得到的2

氧代吲哚母核的侧链结构,推断还原可疑物的分子结构;
[0012]步骤七、结束判定。
[0013]前述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中,步骤二具体为:将可疑物的质谱图作为OCR模型的输入,进行OCR处理,最终输出得到OCR识别结果,识别结果为一系列预测序列P={P1,P2,...,P
m
}(m为正整数)。
[0014]前述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中,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3.1、遍历预测序列P,剔除含非数字内容的预测结果以及在图像坐标轴附近的预测结果,得到特征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序列D={D1,D2,...,D
n
}(n为正整数,n≤m),对于质荷比序列D中的任意两个碎片D
i
和D
j
(0﹤i﹤j≤n,且i和j均为正整数),D
i
≠D
j

[0016]3.2、将质荷比序列D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质荷比序列C={C1,C2,...,C
n
}(n为正整数),对于质荷比序列C中的任意两个碎片C
i
和C
j
(0﹤i﹤j≤n,且i和j均为正整数),C
i
≠C
j

[0017]前述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中,步骤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4.1、记x=0,y=0,z=0;
[0019]4.2、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18(0﹤i≤n,i为正整数),则记x=1,转至步骤4.3;否则转至步骤4.5;
[0020]4.3、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32(0﹤i≤n,i为正整数),则记y=1,转至步骤4.4;否则转至步骤4.5;
[0021]4.4、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46(0﹤i≤n,i为正整数),则记z=1;转至步骤4.5;
[0022]4.5、计算x、y、z的乘积值是否等于1,若等于1,则认为该可疑物含2

氧代吲哚母核,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五;若不等于1,则认为该可疑物不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七。
[0023]前述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中,步骤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5.1、搜索离子质荷比序列C,寻找质荷比数值最接近C
n

133的碎片C
i
(0﹤i≤n,i为正整数),解方程:12u+14w+13x+18y+34z+132=C
i
(u,y,z为0或1,w,x,均为非负整数);
[0025]5.2若C
i
(0﹤i≤n,i为正整数)对应的方程无解,则仅能判断该可疑物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
[0026]5.3若C
i
(0﹤i≤n,i为正整数)对应的方程解得u+x﹥0,w﹥0,且不存在C
j
=C
i

28(0<j<i≤n,i,j为正整数),则可疑物的结构式为2

氧代吲哚母核的侧链先接碳链,碳链尾端有碳环,碳环的含碳数量为u+x+w

1;
[0027]5.4若C
i
(0﹤i≤n,i为正整数)对应的方程解得u+x﹥0,w﹥0,且存在C
j
=C
i

28(0<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获取可疑物的质谱图像;步骤二、对可疑物的质谱图像进行OCR处理,得到OCR识别结果;步骤三、对OCR识别结果进行判别,剔除坐标轴附近的数字和识别的非数字部分,获取可疑物所有特征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序列;步骤四、判断质荷比序列中是否同时存在质荷比为m/z118、m/z132和m/z146的特征碎片离子,若是,则认为可疑物含2

氧代吲哚母核,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五;反之,则认为可疑物不是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转至步骤七;步骤五、对质荷比数值最接近最大质荷比

133的特征碎片离子,解方程,判定2

氧代吲哚母核的侧链是否存在碳链、碳碳双键、碳环、苯环或者卤代烃结构;步骤六、以判定得到的2

氧代吲哚母核的侧链结构,推断还原可疑物的分子结构;步骤七、结束判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将可疑物的质谱图作为OCR模型的输入,进行OCR处理,最终输出得到OCR识别结果,识别结果为一系列预测序列P={P1,P2,...,P
m
}(其中m为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遍历预测序列P,对OCR识别结果进行判别,剔除含非数字内容的预测结果以及在图像坐标轴附近的预测结果,得到特征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序列D={D1,D2,...,D
n
}(n为正整数,n≤m),对于质荷比序列D中的任意两个碎片D
i
和D
j
(0﹤i﹤j≤n,且i和j均为正整数),D
i
≠D
j
;3.2、将质荷比序列D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质荷比序列C={C1,C2,...,C
n
}(n为正整数),对于质荷比序列C中的任意两个碎片C
i
和C
j
(0﹤i﹤j≤n,且i和j均为正整数),C
i
≠C
j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裂解的靛红酰腙类合成大麻素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记x=0,y=0,z=0;4.2、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18(0﹤i≤n,i为正整数),则记x=1,转至步骤4.3;否则转至步骤4.5;4.3、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32(0﹤i≤n,i为正整数),则记y=1,转至步骤4.4;否则转至步骤4.5;4.4、遍历离子质荷比序列C,若存在碎片C
i
=146(0﹤i≤n,i为正整数),则记z=1;转至步骤4.5;4.5、计算x、y、z的乘积值是否等于1,若等于1,则认为该可疑物含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雨梁炎超宋佩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毒品实验室浙江分中心浙江省毒品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