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127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原料:聚乙烯、聚丙烯、抗氧剂、引发剂、硅烷偶联剂、催化剂和烯烃嵌段共聚物;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热缩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大于125℃,远高于高密度聚乙烯热缩材料要求的100℃,与聚丙烯热缩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相当,可以稳定用于环境温度110℃下;将化学改性增加相容性、辐射交联和水解交联相结合,用化学接枝改性促进聚丙烯和聚乙烯相容,利用易交联的聚乙烯弥补聚丙烯难交联的缺点对热缩材料交联度的限制,并且使交联过程在低辐射剂量下进行,避免了聚丙烯在辐射场内的过度降解,提高了热缩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料的耐热老化性能。料的耐热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缩材料
,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气长输管线普遍采用辐射交联热缩带(套)补口防腐,该材料在使用时绕包在管道连接部位,加热后迅速收缩紧缚于钢管上形成完整防腐层。能否顺利完成热收缩是该类材料的应用前提,热收缩特性与材料交联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交联程度越高加热收缩越容易。目前常用的热缩带主要分为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两大类,聚乙烯属易交联高分子,采用辐射交联法比较容易获得较高交联度和良好热缩性,但维卡软化温度偏低,仅推荐用于最高运行温度低于80℃的环境下。聚丙烯耐温性好,强度高,可在110℃下长期应用,但聚丙烯分子主链由叔碳链接而成,属降解型高分子,采用传统辐射法极难交联且高剂量辐射过程中产生的俘陷自由基会使交联聚丙烯在持续150℃高温下迅速降解失去强度,耐热氧老化性能明显下降。化学交联法和硅烷法也被用于聚丙烯交联,但交联度低,用作补口防腐热缩带时加热受缩缓慢且无力,安装平整性差。
>[0003]鉴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聚乙烯、聚丙烯、抗氧剂、引发剂、硅烷偶联剂、催化剂和烯烃嵌段共聚物;其中:聚乙烯包括:12.5

35重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和12.5

25重量份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包括:30

65重量份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和10

15重量份的聚丙烯粉末;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

151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

171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168为聚乙烯/聚丙烯总质量的0.8

1.2%;所述抗氧剂1010为聚乙烯/聚丙烯总质量的0.4

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引发剂DCP,用量为聚乙烯/聚丙烯总质量的0.2

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聚乙烯/聚丙烯总质量的1.0

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混交联的耐高温热缩材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银刘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