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溢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09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伸缩式溢流管,包括可伸缩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一活动管和一承插管,所述活动管底部插设于承插管内且可沿承插管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活动管和承插管之间还填充有可固定活动管伸出承插管长度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动管顶部开口覆盖有过滤层。通过活动管沿承插管进行上下活动,调整活动管伸出承插管的长度至预设高度,可精准控制田间水位高度,以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期精准调整田间水深,满足不同状态下水稻生长所需水位,且可避免水稻减产,可实现稻田水深精细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实现渔稻田水位的精准控制,减少生产负担。担。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溢流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溢流管。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稻田进行水产养殖需要同时考虑水稻生长和渔产品的养殖,因此田间水位控制与常规稻田具有很大的区别。良好的水层深度管理是确保稻田产量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农户日常生产中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环节,对于水层深度的管理需贯穿于生产的整个周期。
[0003]在整个水稻生长周期内,田面水深从水稻幼苗期的0~3cm逐步随水稻生长加深到30~40cm,其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水深不能太深导致水稻减产;因此对稻田水深的控制不仅精细化要求高,而且也是一个动态控制的指标。
[0004]目前大多数农户控制稻田水深的方式通常为采用人工开口自排或者水泵抽排的方式来控制田间水位,达到预定深度后便手动停止排水,该种方法对于在突发降雨情况下或者需要对稻田进行换水时,应对能力差,往往存在排水不及时、人手不足等情况,因此会影响水稻产量;另外,目前农户对稻田水深的控制也均通过肉眼判断,缺乏量化指标,导致稻田水深管理难以精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一活动管(1)和一承插管(2),所述活动管(1)底部插设于承插管(2)内且可沿承插管(2)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活动管(1)和承插管(2)之间还填充有可固定活动管(1)伸出承插管(2)长度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动管(1)顶部开口覆盖有过滤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管(2)上半部分呈截面为U型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同心的内层(26)和外层(27),所述活动管(1)自双层结构顶部开口伸入其内并可沿双层结构上下移动,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双层结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活动管(1)脱出的防脱落构件,所述防脱落构件设置于双层结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构件包括防脱挡板(21),所述防脱挡板(21)由外层顶部边缘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且所述防脱挡板(21)侧面接触活动管(1)外壁,所述活动管(1)外壁底部处向外凸出地设置有可与防脱挡板(21)抵接的防脱卡块(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挡板(21)接触活动管(1)外壁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构件包括外层滑槽(22)、外层扣件(23)、内层滑槽(24)和内层扣件(25),所述外层滑槽(22)和内层滑槽(24)分别通过密封结构位于外层(27)和内层(26)的部分沿轴向断开形成,所述外层滑槽(22)沿外层内壁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内层滑槽(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伦刘路广王敬董苇杨小伟王剑何娟范杨臻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