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70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属于水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初次供水后土壤的实时含水量H;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灌溉土地的预设含水量区间[m,n],将预设含水量区间与土壤实时含水量进行对比,若H>n,则停止输水;若n>H>i,i=n+m/2,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若H<i,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从n降至i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处于作物预设含水量区间中值时的变化速度,以确定灌溉的长期输水流量。定灌溉的长期输水流量。定灌溉的长期输水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通过泵房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0003]现有技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经验来确定农田需要浇灌的时间和浇灌的水量。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喷管和滴灌持续的对作物进行灌溉,而持续的灌溉就需要对水量有着精确的控制,避免土壤水分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由于农田内的含水量的变化速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含水量越高,下降速度越慢,因此要想准确控制灌溉的水流量,必须获取土壤含水量等于适宜作物生长状态下的变化速度,再对灌溉的水流量进行调整,使得灌溉的水量和消耗的水量保持平衡,使作物生长的土壤始终保持适宜的含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技术在初次供水后,灌溉的水流量难以与蒸发的水量保持平衡,使得作物生长的土壤无法长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包括:
[0008]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包括:
[0009]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初次供水后土壤的实时含水量H;r/>[0010]水量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灌溉土地的预设含水量区间[m,n],将预设含水量区间与土壤实时含水量进行对比,若H>n,则停止输水;若n>H>i,i=n+m/2,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若H<i,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
[0011]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从n降至i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的过程为: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曲线斜率k,根据所述斜率k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下降速度VH,根据所述下降速度VH计算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根据所述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实时含水量的获取过程为:将灌溉区域分为若干个灌溉子区域,分别在灌溉子区域内设置含水量检测传感器,去掉含水量极大值和极小值后,将剩余的含水量平均值设定为实时含水量。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取所述下降速度V
H
的具体方法为:
[0015]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以土壤实时含水量和时间为纵坐标和横坐标,获取所述曲线在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坐标(t,i),获取所述曲线上一点(x1,y1),则过点(t,i)与点(x1,y1)的直线的斜率则当Δx

0时,k1无限趋近于曲线在点(t,i)的斜率k,获取此时k1的值,则V
H
=k1。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根据所述下降速度V
H
计算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
Z
,从所述云平台中提取标准单位面积S、土壤平均容重R和作物根系活动层D,通过公式和计算出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
Z
=SDRV
H
,则所述长期输水流量Q=V
Z
=SDRk1。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输水管道连接有若干个分输水管道,将所述农田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所述分输水管道为对应的所述区域进行输水。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壤实时含水量的获取方法为:获取每个所述区域的区域含水量,对所述区域含水量进行加权运算得出所述土壤实时含水量。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输水将土壤实时含水量提升至适宜含水区间的最大值,再次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下降至适宜含水区间中值时的下降速度,并确定新的长期输水流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不同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土壤的含水量长期处于适宜作物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包括:
[0025]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包括:
[0026]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初次供水后土壤的实时含水量H;
[0027]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灌溉土地的预设含水量区间[m,n],将预设含水量区间与土壤实时含水量进行对比,若H>n,则停止输水;若n>H>i,i=n+m/2,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若H<i,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
[0028]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从n降至i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的过程为: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曲线斜率k,根据所述斜率k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下降速度VH,根
据所述下降速度VH计算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根据所述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实时含水量的获取过程为:将灌溉区域分为若干个灌溉子区域,分别在灌溉子区域内设置含水量检测传感器,去掉含水量极大值和极小值后,将剩余的含水量平均值设定为实时含水量。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所述下降速度V
H
的具体方法为:
[0032]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以土壤实时含水量和时间为纵坐标和横坐标,获取所述曲线在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坐标(t,i),获取所述曲线上一点(x1,y1),则过点(t,i)与点(x1,y1)的直线的斜率则当Δx

0时,k1无限趋近于曲线在点(t,i)的斜率k,获取此时k1的值,则V
H
=k1。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下降速度V
H
计算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
Z
,从所述云平台中提取标准单位面积S、土壤平均容重R和作物根系活动层D,通过公式和计算出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
Z
=SDRV
H
,则所述长期输水流量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初次供水后土壤的实时含水量H;数据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灌溉土地的预设含水量区间[m,n],将预设含水量区间与土壤实时含水量进行对比,若H>n,则停止输水;若n>H>i,i=n+m/2,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若H<i,则先进行输水,当H达到n后停止输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从n降至i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的过程为: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曲线斜率k,根据所述斜率k获取土壤实时含水量等于i时的下降速度VH,根据所述下降速度VH计算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根据所述作物根系活动层总水量下降速度VZ确定长期输水流量Q。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所述实时含水量的获取过程为:将灌溉区域分为若干个灌溉子区域,分别在灌溉子区域内设置含水量检测传感器,去掉含水量极大值和极小值后,将剩余的含水量平均值设定为实时含水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的标准化泵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下降速度V
H
的具体方法为:建立直角坐标系,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安马清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一水务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