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26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包括土壤检测仪、太阳能充电板、喷灌装置、滴灌装置、穴灌装置、沟灌装置和智慧监测云平台。该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通过土壤检测仪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PH、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进行检测,根据绿化给水系统结合不同类型植被安装对应灌溉装置,在智慧监测云平台中设定参数要求,结合土壤检测仪中的传感器传输的返回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数据模型,涵盖绿化区域、植被类型、灌溉方式、时间节点、灌溉次数、灌溉流量等,从而达到了减少人力投入、实现景观绿化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测,针对不同类型植被进行智慧灌溉补水补肥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
,具体为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在绿化范围内设置土壤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数据同步后台云平台,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控制绿化灌溉装置,实现智慧灌溉。
[0003]目前景观绿化在后期养护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按时开起或者定时自动开启灌溉喷淋阀,不能根据土壤湿润所需进行适时灌溉补水,且有人工浇水,耗费人力,故而提出了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具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实现智慧灌溉,减少人力投入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公开技术无法实现在景观绿化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适时进行智慧灌溉补水补肥,减少人力投入使用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实现智慧灌溉,减少人力投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包括土壤检测仪、太阳能充电板、喷灌装置、滴灌装置、穴灌装置、沟灌装置和智慧监测云平台,所述滴灌装置包括水泵、蓄水池、施肥罐、压力表、控制阀、水表、过滤器、排沙阀、干管、分干管、球阀、毛管、放空阀和滴头,所述干管的底部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所述水泵、施肥罐、压力表、控制阀、水表和过滤器均位于干管上,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沙阀,所述干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分干管,所述分干管上设置有球阀和放空阀,所述分干管上连接有毛管,所述毛管上设置有滴头。
[0008]优选的,所述干管、分干管和毛管均为PE塑料管道,所述毛管上开设有孔口,所述孔口的直径为十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土壤监测仪用于检测土壤含水量、有机质、PH、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所述太阳能充电板用于为土壤检测仪进行充电,所述土壤监测仪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智慧监测云平台。
[0010]优选的,所述智慧监测云平台用于接受土壤检测仪传输回来的数据结合其他参数及要求,生成数据模型,模型自动分析,发布实时指令,是否进行灌溉及补肥、灌溉时长、灌溉水流量、灌溉方式等。
[0011]优选的,所述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滴灌、穴灌和沟灌,所述喷灌是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把具有压力的自然水源喷洒至空中,使其形成水雾降落至植物上,节水,适用于大面积草坪及地被;所述滴灌是借助PE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为十毫米的孔口或者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适用于花灌;所述穴灌借助PE塑料管道插入树穴中,将水灌溉植物根系处,防止土壤板结及水漫,适用于乔木;所述沟灌是预先在
植物行间挖出灌水沟,借助PE塑料管将水送入灌水沟中,形成流动的水,能够从沟壑及沟壁向周围土壤渗透并湿润土壤,不会破坏土壤结构,适用于下凹绿地的湿生植物。
[0012]优选的,所述施肥罐通过土壤中相关元素的含量及成分选择相应的肥料。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和排沙阀用于将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以达到适用的水源。
[0014]优选的,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水压,所述蓄水池用于收集和储存水。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通过土壤检测仪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PH、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进行检测,根据绿化给水系统结合不同类型植被安装对应灌溉装置,在智慧监测云平台中设定参数要求,结合土壤检测仪中的传感器传输的返回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数据模型,涵盖绿化区域、植被类型、灌溉方式、时间节点、灌溉次数、灌溉流量等,针对性、适宜性进行灌溉补水补肥,做到智慧灌溉、节能节水、因地制宜,从而达到了减少人力投入、实现景观绿化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测,针对不同类型植被进行智慧灌溉补水补肥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慧灌溉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充电板及土壤检测仪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喷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滴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穴灌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沟灌示意图。
[0024]图中:1土壤检测仪、2太阳能充电板、3喷灌装置、4滴灌装置、401水泵、402蓄水池、403施肥罐、404压力表、405控制阀、406水表、407过滤器、408排沙阀、409干管、410分干管、411球阀、412毛管、413放空阀、414滴头、5穴灌装置、6沟灌装置、7智慧监测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6,包括土壤检测仪1、太阳能充电板2、喷灌装置3、滴灌装置4、穴灌装置5、沟灌装置6和智慧监测云平台7,滴灌装置4包括水泵401、蓄水池402、施肥罐403、压力表404、控制阀405、水表406、过滤器407、排沙阀408、干管409、分干管410、球阀411、毛管412、放空阀413和滴头414,干管409的底部延伸至蓄水池402的内部,水泵401、施肥罐403、压力表404、控制阀405、水表406和过滤器407均位于干管409上,过滤器407的底部设置有排沙阀408,干管40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分干管410,分干管410上设置有球阀411和放空阀413,分干管410上连接有毛管412,毛管412上设置有滴头414,通过土壤检测仪1将数据传递给智慧监测云平台7,智慧监测云平台7进行数据分析是否进行补肥和灌溉,分析选用哪一种灌
溉装置,蓄水池402通过外部的雨水回收系统在压力泵的配合下进行蓄水,再将水补充给灌溉装置。
[0027]在实施例中,智慧监测云平台7以合肥市内城市绿地为例,对城市绿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湿度、容重、PH、全氮、铵态氮、销态氮、全磷、速效磷、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等)进行分析,形成云平台数据库,结合合肥市环境大数据(降水量、温度、湿度、日照等),形式动态数据模型。
[0028](1)合肥城市绿地土壤分析
[0029][0030][0031]其中,全磷、速效磷、EC变幅、PH(H2O)几项土壤特性平均值明显大于自然土壤,城市绿地土壤板结、趋向碱性化,并且具有明显的富磷特征,全氮小于自然土壤。
[0032](2)对合肥城市绿地金属元素全量分析
[0033]元素范围平均值变异系数K(g/kg)2.91—15.227.5124.9Ca(g/kg)2.82—69.362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包括土壤检测仪(1)、太阳能充电板(2)、喷灌装置(3)、滴灌装置(4)、穴灌装置(5)、沟灌装置(6)和智慧监测云平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装置(4)包括水泵(401)、蓄水池(402)、施肥罐(403)、压力表(404)、控制阀(405)、水表(406)、过滤器(407)、排沙阀(408)、干管(409)、分干管(410)、球阀(411)、毛管(412)、放空阀(413)和滴头(414),所述干管(409)的底部延伸至蓄水池(402)的内部,所述水泵(401)、施肥罐(403)、压力表(404)、控制阀(405)、水表(406)和过滤器(407)均位于干管(409)上,所述过滤器(407)的底部设置有排沙阀(408),所述干管(40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分干管(410),所述分干管(410)上设置有球阀(411)和放空阀(413),所述分干管(410)上连接有毛管(412),所述毛管(412)上设置有滴头(4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管(409)、分干管(410)和毛管(412)均为PE塑料管道,所述毛管(412)上开设有孔口,所述孔口的直径为十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绿化智慧灌溉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仪(1)用于检测土壤含水量、有机质、PH、重金属、氮磷钾等元素,所述太阳能充电板(2)用于为土壤检测仪(1)进行充电,所述土壤监测仪(1)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智慧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源吴益稳姚恒宇蔡毅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