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99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包括后滤器和前滤器;后滤器和前滤器分别包括各自的回收钩和周向间隔连接于回收钩且朝向回收钩同侧延伸的多条滤器臂;在后滤器的全部或部分滤器臂的自由端设有锚定钩;植入状态下,后滤器与前滤器相对设置,且后滤器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插接或卡接于前滤器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后滤器的锚定钩锚定于血管内壁;回收状态下,分别向后撤出后滤器和向前撤出前滤器。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能够作为后滤器应用于前述组合式腔静脉滤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腔静脉滤器易倾斜,易伤害血管壁及无法或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式取栓过程中,腔静脉滤器可以捕获致命血栓护航深静脉血流重建,具体而言,其经皮肤植入到下腔静脉中,可以捕获静脉系统中脱落的血栓,联合手术、药物或介入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降低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保持深静脉畅通,在治疗DVT(Deepvenousthrombosis,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PE(pulmonaryembolism,肺动脉栓塞)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0003]腔静脉滤器的使用,对大多数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疗效,同时,医护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梭形腔静脉滤器与血管壁内皮化后,腔静脉滤器将无法取回;(2)伞形腔静脉滤器释放时容易倾斜,进而伤害血管壁及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静脉滤器,包括后滤器和前滤器。所述后滤器和所述前滤器分别包括各自的回收钩和周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回收钩且朝向所述回收钩同侧延伸的多条滤器臂;在所述后滤器的全部或部分滤器臂的自由端设有锚定钩;植入状态下,所述后滤器与所述前滤器相对设置,且所述后滤器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插接或卡接于所述前滤器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所述后滤器的锚定钩锚定于血管内壁;回收状态下,分别向后撤出所述后滤器和向前撤出所述前滤器。
[0006]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以所述后滤器中与所述前滤器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后主锚臂:所述后滤器的回收钩包括后壳体、后回收杆和弹簧,所述后回收杆穿过所述后壳体且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后壳体,所述后回收杆位于所述后壳体外部的部位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回收器临时连接;各条所述后主锚臂分别包括各自的主臂和锚定臂;所述主臂内部设有沿所述主臂延伸方向贯通所述主臂的主臂腔,所述主臂的自由端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主臂腔连通的主臂切槽;所述锚定臂穿过所述主臂腔,所述锚定臂的自由端设径向向外弹性弯曲的所述锚定钩;所述主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体且与所述后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锚定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回收杆;所述弹簧配置成自由状态下能够相对所述主臂向所述主臂的自由端方向推动所
述锚定臂,以使所述锚定钩伸出所述主臂切槽,以及能够在外力通过回收器向所述后壳体外部方向拉拽所述后回收杆的情况下发生弹性形变,以相对所述主臂向所述后壳体方向回拉所述锚定臂,进而使所述锚定钩弹性变形收容于所述主臂腔内。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滤器的回收钩还包括后挡板;所述后挡板和所述弹簧均设于所述后壳体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后挡板周向限位于所述后壳体内部,以使所述后挡板能够在所述后壳体内部前后滑动但不能周向转动;所述后挡板套装且螺纹连接于所述后回收杆外周壁,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后挡板和所述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
[0008]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以所述前滤器中与所述后滤器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前主锚臂;在所述前主锚臂的自由端设有沿所述前主锚臂延伸方向延伸的插接腔,且在所述前主锚臂的自由端侧壁上设有避让切槽。植入状态下,所述后滤器中主臂的自由端插入于所述前滤器中前主锚臂自由端的插接腔内,所述后滤器中锚定臂自由端的锚定钩穿过所述避让切槽。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接腔延伸至所述前主锚臂的自由端,且所述插接腔包括自所述前主锚臂的自由端向所述前滤器的回收钩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变径部。
[0010]优选地,所述插接腔沿所述前主锚臂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前主锚臂。
[0011]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所述后滤器的滤器臂包括至少两条后主锚臂和至少两条后辅助臂,沿所述后滤器的回收钩的周向,所述后主锚臂与所述后辅助臂相互交错分布;所述前滤器的滤器臂包括至少两条前主锚臂和至少两条前辅助臂,沿所述前滤器的回收钩的周向,所述前主锚臂与所述前辅助臂相互交错分布。植入状态下,所述后主锚臂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插接或卡接于所述前主锚臂的自由端;全部所述后辅助臂打开呈半梭形支撑于血管内壁,全部所述前辅助臂打开呈半梭形支撑于血管内壁。
[0012]较为优选地,所述前滤器的回收钩包括前壳体和前回收杆;所述前回收杆穿过且固定于所述前壳体;所述前滤器的全部滤器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壳体;植入状态下:所述前回收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后回收杆的自由端相互插接。
[0013]较为优选地,以所述后滤器中与所述前滤器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后主锚臂、以所述前滤器中与所述后滤器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前主锚臂、并以植入状态下,所述后主锚臂中主臂自由端与所述前主锚臂自由端接触的侧表面为第一侧表面,所述前主锚臂自由端与所述后主锚臂中主臂自由端接触的侧表面为第二侧表面,则:在所述第一侧表面设多个第一弧形扣合凸起,在所述第二侧表面设多个第二弧形扣合凸起,植入状态下,所述第一弧形扣合凸起与所述第二弧形扣合凸起错位搭扣配合。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所述可回收腔静脉滤器能够作为后滤器应用于前述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组合式腔静脉滤器;该可回收腔静脉滤器中:以植入状态下,所述锚定臂自由端的锚定钩伸出于所述主臂的主臂切槽后,所述锚定钩与所述锚定臂之间的角度为θ,则满足:10
°
≤θ≤35
°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和/或”表示“和/或”前所述结构与“和/或”后所述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优选,“和/或”前所述结构与“和/或”后所述结构同时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缓解了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梭形腔静脉滤器与血管壁内皮化后,腔静脉滤器将无法取回”、以及“(2)伞形腔静脉滤器释放时容易倾斜,进而
伤害血管壁及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其具体使用方法和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见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相关描述说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后滤器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A11部位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中A12部位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后滤器中各滤器臂在回收钩周向上的分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滤器的植入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中A2部位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滤器的回收状态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滤器(100)和前滤器(200);所述后滤器(100)和所述前滤器(200)分别包括各自的回收钩和周向间隔连接于所述回收钩且朝向所述回收钩同侧延伸的多条滤器臂;在所述后滤器(100)的全部或部分滤器臂的自由端设有锚定钩(2121);植入状态下,所述后滤器(100)与所述前滤器(200)相对设置,且所述后滤器(100)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一一对应地插接或卡接于所述前滤器(200)的至少两条滤器臂的自由端,所述后滤器(100)的锚定钩(2121)锚定于血管内壁;回收状态下,分别向后撤出所述后滤器(100)和向前撤出所述前滤器(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后滤器(100)中与所述前滤器(200)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后主锚臂(21):所述后滤器(100)的回收钩包括后壳体(11)、后回收杆(12)和弹簧(13),所述后回收杆(12)穿过所述后壳体(11)且通过所述弹簧(13)连接于所述后壳体(11),所述后回收杆(12)位于所述后壳体(11)外部的部位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回收器临时连接;各条所述后主锚臂(21)分别包括各自的主臂(211)和锚定臂(212);所述主臂(211)内部设有沿所述主臂(211)延伸方向贯通所述主臂(211)的主臂腔(2111),所述主臂(211)的自由端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主臂腔(2111)连通的主臂切槽(2112);所述锚定臂(212)穿过所述主臂腔(2111),所述锚定臂(212)的自由端设径向向外弹性弯曲的所述锚定钩(2121);所述主臂(2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体(11)且与所述后壳体(11)的内腔连通,所述锚定臂(2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回收杆(12);所述弹簧(13)配置成自由状态下能够相对所述主臂(211)向所述主臂(211)的自由端方向推动所述锚定臂(212),以使所述锚定钩(2121)伸出所述主臂切槽(2112),以及能够在外力通过回收器向所述后壳体(11)外部方向拉拽所述后回收杆(12)的情况下发生弹性形变,以相对所述主臂(211)向所述后壳体(11)方向回拉所述锚定臂(212),进而使所述锚定钩(2121)弹性变形收容于所述主臂腔(21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滤器(100)的回收钩还包括后挡板(14);所述后挡板(14)和所述弹簧(13)均设于所述后壳体(11)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后挡板(14)周向限位于所述后壳体(11)内部,以使所述后挡板(14)能够在所述后壳体(11)内部前后滑动但不能周向转动;所述后挡板(14)套装且螺纹连接于所述后回收杆(12)外周壁,所述弹簧(13)设于所述后挡板(14)和所述后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前滤器(200)中与所述后滤器(100)的滤器臂相互插接或卡接的滤器臂为前主锚臂(41);在所述前主锚臂(41)的自由端设有沿所述前主锚臂(41)延伸方向延伸的插接腔(4101),且在所述前主锚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殿会张玉龙李会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心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