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7697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其命名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BSS26,于2023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44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侧胞芽孢杆菌的发酵芽孢形成率达到98%,发酵芽孢数能够达到100亿/ml,比原工艺发酵芽孢数提高157.1%。发酵周期从原工艺的48小时缩短到28小时左右。短到28小时左右。短到28小时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侧孢短芽孢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繁殖能力快、抗逆性强、能产生植物生长素,对植物促生作用显著,并对植物根结线虫和植物真菌型病害防治作用显著(CN202210121551.8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及菌剂与其在生物药肥中的应用)。侧孢短芽孢杆菌能分泌大量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反刍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的作用,可对虫卵和幼虫产生抑制发育和杀灭的效果,不产生耐药性,无药物残留(CN202210783585.3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及其在反刍寄生虫防治中的应用)。
[0003]目前国内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产品较成熟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固体发酵法,一种是液体深层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将液体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益生菌粉剂产品。固体发酵法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设施投资少,但因固体发酵操作和管理粗放,发酵过程极易污染杂菌,批次产品质量无法达到一致性,而且原粉的芽孢含量无法达到很高。在农业种植领域使用,因粉剂杂质含量高,用于滴灌和喷雾容易造成滴头和雾化器堵塞的问题。在养殖领域使用,因含量低,发酵残渣多,不溶于水的缺点,无法与动物保健产品或兽药产品复配。
[0004]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在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2016

620

000

001

038)公开一株侧胞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的方法,通过对侧胞芽孢杆菌发酵pH、培养温度及通氧量进行调控,优化后的侧胞芽孢杆菌发酵芽孢数达到4.12
×
109CFU/ml,较优化前提高79.1%。
[0005]可见,现有技术存在发酵周期长,工业化生产发酵芽孢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发酵周期长,工业化生产发酵芽孢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其命名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BSS26,于2023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440。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0]步骤一,侧孢短芽孢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0011]先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在摇床培养基中进行活化菌种;再将活化的菌种接种于斜面
菌种培养基进行扩增培养;接着将扩增后的菌种接种入种子罐培养基继续培养;最后将种子罐培养基中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0012]步骤二,发酵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
[0013]将发酵培养液进行陶瓷膜循环浓缩后,加入麦芽糊精,进行喷雾干燥,得到2000cfu/g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摇床培养基中进行活化菌种的条件为培养温度32~35℃,摇床转速180~220rpm/min,培养12~15小时。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种子罐培养基为大豆蛋白胨0.5~1%,葡萄糖0.5~1%,氯化钠0.1~0.2%,磷酸氢二钾0.1~0.2%,余量为水,用20%浓度氢氧化钠溶液调pH7.0~7.2,118℃灭菌20分钟。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发酵罐培养基为酵母抽提物0.5~2%,葡萄糖2.0~5.0%,大豆蛋白胨1.0~1.5%,磷酸二氢钾0.1~0.5%,氯化锰0.05~0.1%,硫酸镁0.01~0.02%,氯化钙0.05~0.1%,消泡剂0.01~0.05%,余量为水,使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pH7.0~7.5,118℃灭菌20分钟。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发酵培养过程中需控制发酵pH值和发酵的温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发酵pH值为用氨水控制pH6.5~7.0。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0~8小时,温度控制在32℃,8~20小时温度控制在28℃,22小时到发酵结束培养温度控制在35℃。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在制备生物杀菌产品中的应用。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的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在制备饲料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后处理收率高,产品品质优,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中含芽孢数达到2000cfu/g。
[0024]本专利技术可提高侧胞芽孢杆菌的发酵芽孢形成率达到98%,发酵芽孢数能够达到100亿/ml,比原工艺发酵芽孢数提高157.1%。发酵周期从原工艺的48小时缩短到28小时左右。
[0025]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芽孢提取工艺使用陶瓷膜浓缩,比传统的碟片式离心机的分离浓缩效果好,芽孢后收率可达到100%,浓缩效率大幅度提升,两种提取方式同体积发酵液的提取成本,陶瓷膜浓缩能耗成本比离心机能耗成本节省50%以上。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菌株BSS26显微镜(1000X)观察照片;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菌株BSS26平皿单菌落形态照片;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菌株BSS26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以AneurinibacillusaneurinilyticusDSM5562(AB101592)为外枝构建的Neighbor

Joining系统发育树;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6株单菌落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照片;其中,A

草莓炭疽;B

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其命名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BSS26,于2023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440。2.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侧孢短芽孢杆菌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先将侧孢短芽孢杆菌在摇床培养基中进行活化菌种;再将活化的菌种接种于斜面菌种培养基进行扩增培养;接着将扩增后的菌种接种入种子罐培养基继续培养;最后将种子罐培养基中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步骤二,发酵液的浓缩与喷雾干燥将发酵培养液进行陶瓷膜循环浓缩后,加入麦芽糊精,进行喷雾干燥,得到2000cfu/g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摇床培养基中进行活化菌种的条件为培养温度32~35℃,摇床转速180~220rpm/min,培养12~15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含量的侧孢短芽孢杆菌原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种子罐培养基为大豆蛋白胨0.5~1%,葡萄糖0.5~1%,氯化钠0.1~0.2%,磷酸氢二钾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娜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思倍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