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9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涉及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电缆线芯组件,电缆线芯组件包括导体层和聚乙烯绝缘层,聚乙烯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部,聚乙烯绝缘层外部编织有阻燃绕包层,聚乙烯绝缘层与阻燃绕包层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层,阻燃绕包层外部设有屏蔽层,屏蔽层外部套设有护套,导体层采用单根镀锡铜丝导体,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导体层具有耐高温氧化及防腐蚀性能,护套具有高阻燃、耐弯曲、耐油污等特殊性能,制成的电缆具有在燃烧的情况下电缆不延燃、抗化学腐蚀、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抗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
,具体涉及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国家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电缆新要求,新的标准对防火要求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火灾中人员逃生。
[0003]现有的电缆延燃性快、抗化学腐蚀性不强、不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以解决电缆延燃性快、抗化学腐蚀性不强、不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性能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包括多个电缆线芯组件,所述电缆线芯组件包括导体层和聚乙烯绝缘层,所述聚乙烯绝缘层包覆于导体层外部,所述聚乙烯绝缘层外部编织有阻燃绕包层,所述聚乙烯绝缘层与阻燃绕包层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层,所述阻燃绕包层外部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部套设有护套,所述导体层采用单根镀锡铜丝导体,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
[0006]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绝缘层采用紫外光交联材料拉制,拉制过程直接进入紫外光辐照箱进行照射交联。
[0007]优选的,所述阻燃填充层通过绝缘线芯与低烟无卤PP填充绳绞合成缆。
[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绕包层在缆芯外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带重叠绕包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护套采用特殊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其配方为: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5份,茂金属聚乙烯30份,碳黑10份,DOP3份,氢氧化镁30份,氢氧化铝80份,活性氧化镁3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硬脂酸1份,纳米蒙脱土8份,润滑剂2份;
[0010]通过混炼机混炼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护套添加的阻燃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在燃烧后因分解吸热量大,产生水蒸气起到隔绝空气作用,明显降低热释放速度,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覆盖于聚合物表面起到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效果,燃烧所释放的烟雾也被分解时产生的水蒸气稀。
[0012]优选的,加入的阻燃剂使护套材料在燃烧时形成碳层,碳层具有隔热、隔氧。
[0013]优选的,将阻燃剂首先进行低速预混5min,然后添加纳米蒙脱土进行高速搅拌10min,改善粒子团聚现象。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5]通过导体层具有耐高温氧化及防腐蚀性能,屏蔽层的屏蔽形式可以起到屏蔽外部电磁波的作用,保护内部信号线对信号传输更为稳定,护套具有高阻燃、耐弯曲、耐油污等
特殊性能,制成的电缆具有在燃烧的情况下电缆不延燃、抗化学腐蚀、有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导体层;2、聚乙烯绝缘层;3、阻燃填充层;4、阻燃绕包层;5、屏蔽层;6、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照附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包括多个电缆线芯组件,所述电缆线芯组件包括导体层1和聚乙烯绝缘层2,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包覆于导体层1外部,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外部编织有阻燃绕包层4,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与阻燃绕包层4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层3,所述阻燃绕包层4外部设有屏蔽层5,所述屏蔽层5外部套设有护套6,所述导体层1采用单根镀锡铜丝导体,所述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编织,护套6具有高阻燃、耐弯曲、耐油污等特殊性能;
[0022]本实施方案中,导体层1具有耐高温氧化及防腐蚀性能,屏蔽层5的屏蔽形式可以起到屏蔽外部电磁波的作用,保护内部信号线对信号传输更为稳定,保证了电缆抗干扰、柔软性、防腐蚀;
[0023]其中,为了实现绝缘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采用紫外光交联材料拉制,拉制过程直接进入紫外光辐照箱进行照射交联,工艺简单,交联性能优异,绝缘柔软易弯曲,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0024]其中,为了实现阻燃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阻燃填充层3通过绝缘线芯与低烟无卤PP填充绳绞合成缆,所述阻燃绕包层4在缆芯外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带重叠绕包制成,保证缆芯结构圆整、紧密、无缝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0025]其中,为了实现制备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护套6采用特殊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其配方为: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5份,茂金属聚乙烯30份,碳黑10份,DOP3份,氢氧化镁30份,氢氧化铝80份,活性氧化镁3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硬脂
酸1份,纳米蒙脱土8份,润滑剂2份;通过混炼机混炼制成,将阻燃剂首先进行低速预混5min,然后添加纳米蒙脱土进行高速搅拌10min,改善粒子团聚现象,研制的阻燃B1级套材料具有环保、阻燃、柔软性好、燃烧时产烟速率优良、产烟总量低、透光率高等优点,护套材料添加的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通过引入强极性反应性基团,使材料具有高的极性和反应性,是一种高分子界面偶联剂、相容剂、分散促进剂,用于环保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中做无卤阻燃、填充、相容等,大大提高护套材料的相容性和填料的分散性,也提高护套料的机械强度;
[0026]其中,为了实现阻燃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护套6添加的阻燃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在燃烧后因分解吸热量大,产生水蒸气起到隔绝空气作用,明显降低热释放速度,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覆盖于聚合物表面起到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效果,燃烧所释放的烟雾也被分解时产生的水蒸气稀释,加入的阻燃剂使护套6材料在燃烧时形成碳层,碳层具有隔热、隔氧,两种阻燃剂不仅可起到阻燃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填充作用,该阻燃剂具有不产生卤酸气体、不挥发、效果持久、无毒、无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包括多个电缆线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组件包括导体层(1)和聚乙烯绝缘层(2),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包覆于导体层(1)外部,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外部编织有阻燃绕包层(4),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与阻燃绕包层(4)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层(3),所述阻燃绕包层(4)外部设有屏蔽层(5),所述屏蔽层(5)外部套设有护套(6),所述导体层(1)采用单根镀锡铜丝导体,所述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编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采用紫外光交联材料拉制,拉制过程直接进入紫外光辐照箱进行照射交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填充层(3)通过绝缘线芯与低烟无卤PP填充绳绞合成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材料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绕包层(4)在缆芯外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带重叠绕包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B1级控制电缆及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钰华启国梁福秋曹爱民王兰李婷潘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