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89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申请涉及光伏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包括安装板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框架和光伏板,光伏框架倾斜设置于安装板上,光伏板设置于光伏框架上,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弹簧,支撑柱的底面和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顶面和光伏框架的底面抵接;支撑柱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支撑弹簧位于放置槽内,支撑弹簧的一端和支撑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和光伏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光伏系统抗风性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BIPV是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其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潜力巨大,智能或节能建筑是未来城市的主要形式,建筑用能的革命是能源结构转变最为重要的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全电气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低碳/零炭建筑,建筑光伏一体化发电有望在太阳能富集地区成为建筑供能的主要形式。
[0003]相关技术中,BIPV光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板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框架和光伏板,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建筑物的屋面水平设置,光伏框架倾斜设置于安装板上,光伏板设置于光伏框架上。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光伏框架倾斜设置于安装板上,其稳定性较差,抗风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抗风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包括安装板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框架和光伏板,光伏框架倾斜设置于安装板上,光伏板设置于光伏框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柱的底面和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和光伏框架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和支撑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和光伏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从光伏板的迎光面吹来时,支撑柱为光伏框架提供了支撑,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抗风压能力;支撑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风从光伏板的背光面吹来时,风将光伏框架和光伏板朝向远离支撑弹簧的方向吹,支撑弹簧为保持原长,将光伏框架朝向靠近支撑柱的方向拉动,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抗风揭性,综上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抗风性。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和支撑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和光伏框架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为支撑弹簧提供了限位和导向,使得弹簧能够稳定的拉动光伏框架,支撑杆还为光伏框架提供的进一步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抗风性。
[0009]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有多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一组所述光伏组件对应一组定位组件,一排所述光伏组件对应一组固定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光伏框架靠近安装板的底面和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和安装板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另一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内;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同时固定多个光伏框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伏框架向下放至第一定位板处,第一定位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内,以实现光伏框架的定位,然后使用固定组件将多个光伏框架同时固定即实现光伏框架的安装,再将支撑组件与光伏框架连接即可。
[0011]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伸缩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光伏框架靠近安装板的底面和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有V型弹片,所述第二定位板可伸至V型弹片穿设于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板亦可缩至V型弹片脱离第二定位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伏框架与第一定位板连接时,光伏框架的底部与V型弹片接触,将V型弹片朝向远离光伏框架的方向推动,当光伏框架继续向下至第二定位板对准第二定位槽时,第二定位板滑移至使得V型弹片穿入第二定位槽内,V型弹片被压缩,V型弹片为恢复原状,对第二定位槽产生抵紧的作用力,对光伏框架实现进一步定位,还提高了光伏框架安装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多个所述光伏框架沿自身宽度方向排列,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固定螺栓,一排的多个所述光伏框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光伏框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为起点和终点,所述固定杆从起点延伸至终点,所述光伏框架上设有供固定杆的侧壁卡设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同时卡设于多个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槽的一面连接有安装侧耳,所述安装侧耳位于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侧耳的底面和安装板的顶面抵接,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安装侧耳后和安装板螺纹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定位组件将一排的多个光伏框架依次定位后,将固定杆同时卡设于一排的多个光伏框架上的固定槽内,然后将固定螺栓穿过安装侧耳后与安装板螺纹连接,即同时将一排的多个光伏框架固定安装,提高了光伏框架安装的便捷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框架和安装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抗风性。
[0015]可选的,所述光伏框架包括主体框和挡板,所述主体框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支撑框,所述光伏板位于支撑框上,所述光伏板的顶面与主体框的顶面齐平,所述挡板位于主体框的上方,所述挡板滑移连接于主体框上,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移,所述挡板可滑移至挡板的底面和光伏板的顶面接触,所述挡板亦可滑移至与光伏板脱离接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光伏板时,驱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至不阻碍光伏板放至支撑框上,然后再驱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移至光伏板的上方将光伏板挡住,即实现光伏板的安装,操作便捷,提高光伏板的安装便捷性;需要更换光伏板时,驱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至不阻碍光伏板取出即可,不易损坏光伏板和光伏框架,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7]可选的,所述主体框上设置有驱动挡板滑移的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滑移组件,所述主体框内设有安装腔室,所述滑移组件位于安装腔室内,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条连
接于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齿条连接于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位于第一齿轮径向的两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位于第一齿轮径向的两侧,使得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带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滑移,实现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朝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移。
[001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气缸、第二齿轮和第三齿条,所述主体框远离挡板的一面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二齿轮位于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滑移槽内滑移,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三齿条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包括安装板(1)和光伏组件(2),光伏组件(2)包括光伏框架(21)和光伏板(22),光伏框架(21)倾斜设置于安装板(1)上,光伏板(22)设置于光伏框架(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柱(71)和支撑弹簧(73),所述支撑柱(71)的底面和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71)的顶面和光伏框架(21)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撑柱(71)的顶面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弹簧(73)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支撑弹簧(73)的一端和支撑柱(7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73)的另一端和光伏框架(21)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还包括支撑杆(72),所述支撑杆(72)位于放置槽内,所述支撑杆(72)的底面和支撑柱(7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2)的顶面和光伏框架(21)的底面抵接,所述支撑弹簧(73)套设在支撑杆(7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有多组,所述安装板(1)上设置有安装机构(6),所述安装机构(6)包括定位组件(61)和固定组件(62),一组所述光伏组件(2)对应一组定位组件(61),一排所述光伏组件(2)对应一组固定组件(62);所述定位组件(61)包括第一定位板(611),所述光伏框架(21)靠近安装板(1)的底面和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112),所述第一定位板(611)的一端和安装板(1)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611)的另一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2112)内;所述固定组件(62)用于同时固定多个光伏框架(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1)还包括第二定位板(612),所述第二定位板(612)伸缩设置,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容纳槽(12),所述第二定位板(612)位于容纳槽(12)内,所述光伏框架(21)靠近安装板(1)的底面和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2113),所述第二定位板(612)的一端连接有V型弹片(613),所述第二定位板(612)可伸至V型弹片(613)穿设于第二定位槽(2113)内,所述第二定位板(612)亦可缩至V型弹片(613)脱离第二定位槽(21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框架(21)沿自身宽度方向排列,所述固定组件(62)包括固定杆(621)和固定螺栓(622),一排的多个所述光伏框架(2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光伏框架(2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为起点和终点,所述固定杆(621)从起点延伸至终点,所述光伏框架(21)上设有供固定杆(621)的侧壁卡设的固定槽(2114),所述固定杆(621)同时卡设于多个固定槽(2114)内,所述固定杆(621)远离固定槽(2114)的一面连接有安装侧耳(6211),所述安装侧耳(6211)位于固定杆(62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侧耳(6211)的底面和安装板(1)的顶面抵接,所述固定螺栓(622)穿过安装侧耳(6211)后和安装板(1)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风结构的BIPV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框架(21)包括主体框(211)和挡板(212),所述主体框(2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板(22)的支撑框(2111),所述光伏板(22)位于支撑框(2111)上,所述光伏板(22)的顶面与主体框(211)的顶面齐平,所述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纯章文军李心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睿纯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