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87680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电池片,电池片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第一面依次形成隧穿介质层以及掺杂导电层;对隧穿介质层以及掺杂导电层进行第一烧结处理,以钝化隧穿介质层和掺杂导电层;在进行第一烧结处理之后进行印刷处理,以在第一面形成初始第一栅线;采用激光照射工艺,对初始第一栅线进行第二烧结处理,以形成第一栅线。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栅线电极是目前光伏电池里最重要的结构和材料,主要功能是收集光伏转换的电流。目前常用丝网印刷方式将栅线印刷至电池片表面,并通过烧结工艺使得栅线与电池片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然而,在常规电池工艺中,存在过烧和欠烧等烧结异常的情况,其中,过烧是指烧结温度过高,进而导致串联电阻增大,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栅线烧穿增加漏电的几率;欠烧是指烧结温度过低,栅线与电池片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且常规工艺中,通过对形成有栅线的电池片整面进行烧结来烧结栅线,容易对电池片表面造成损伤。
[0003]目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的制备方法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能够在保证栅线与电池片之间形成良好欧姆接触,隧穿介质层和掺杂导电层具有较好的钝化能力的同时,降低制备栅线过程中电池片表面收到的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依次形成隧穿介质层以及掺杂导电层;对所述隧穿介质层以及所述掺杂导电层进行第一烧结处理,以钝化所述隧穿介质层和所述掺杂导电层;在进行所述第一烧结处理之后进行印刷处理,以在所述第一面形成初始第一栅线;采用激光照射工艺,对所述初始第一栅线进行第二烧结处理,以形成第一栅线;其中,所述第一烧结处理的工艺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第二烧结处理的工艺温度为第二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激光束的功率为30W

80W,所述激光束的扫描速度为60000mm/s

100000m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之差为50℃

2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烧结处理的工艺温度为600℃

7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照射所述初始第一栅线的路径为沿所述初始第一栅线的长度方向且呈蛇形走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初始第一栅线烧结成所述第一栅线的时间为0.0018s

0.003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初始第一栅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烧结处理步骤中,提供的激光束的光斑宽度不小于所述初始第一栅线的宽度,且所述光斑的宽度不大于相邻所述初始第一栅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束的焦点与所述激光束相应照射处理的所述初始第一栅线之间的距离为0μm

3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炉中进行所述第一烧结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才杰赵世杰李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