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RNA-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66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ircR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ircRNA

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视网膜退行性疾病领域,特别涉及circRNA

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逆盲的最主要病因,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包括AMD、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在内的一系列视网膜病变。虽然它们的病因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网膜细胞(包括RPEs、光感受器细胞、RGCs等)功能的不可逆破坏和数量的进行性减少,进而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其中,AMD为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其致盲率居于西方中老年人群的首位。近年我国AM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视觉健康。AMD患者在发病的早期无明显症状,眼底镜检查可发现视网膜散在分布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进展至中期时,黄斑区的玻璃膜疣会融合扩大,且常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由RPEs构成)的色素沉着或脂褐质沉积等。RPEs位于视网膜外层光感受器细胞和脉络膜血管层之间,其主要功能是吞噬剥脱的光感受器外节片段以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成视网膜外层“血

视网膜”屏障,经其选择性渗透营养物质以滋养外层视网膜。一旦RPEs功能发生障碍,光感受器细胞脱落的外节片段在视网膜层间沉积,继而引起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外层视网膜变性萎缩,导致不同程度视力下降。虽然截至目前AMD的明确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既往的研究结果证实视网膜环境的氧化应激使RPEs死亡的易感性增加,是导致RPEs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氧化应激诱导的RPEs变性和死亡的内在调控机制成为了该领域亟待阐明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circRNA

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为临床上寻求针对AMD等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circRNA

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circRNA

TBCD结合miR

370

3p与BAP1用于制备小分子抑制剂。
[0005]所述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AMD、视网膜色素变性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0006]所述药物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
[0007]所述辅料包括填充剂、黏结剂、润滑剂、分散剂、助流剂、润湿剂、崩解剂、香料或色料。
[0008]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或注射剂。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表明,circRNA

TBCD可以通过circRNA

TBCD/miR

370

3p/BAP1调控RPEs的铁死亡,而通过在体内敲低circRNA

TBCD表达可以对遭受氧化应激损害的小鼠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上述结果为临床上寻求针对AMD等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思路。
附图说明
[0011]图1(A)为根据circBase数据库预测circRNA

TBCD可能结合的miRNA进行目标miRNA筛选。(B)为qPCR结果显示在NaIO3处理条件下,0、12、24小时RPEs中miR

370

3p的表达呈下降趋势。(C)为通过软件预测miR

370

3p在circRNA

TBCD上的结合位点。(D)为荧光酶报告实验结果。(E)为qPCR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转染miR

370

3p mimic可以过表达miR

370

3p。(F)为qPCR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转染miR

370

3p inhibitor可敲低miR

370

3p的表达。(G)为FerroOrange染色检测到转染miR

370

3p mimic的RPEs经NaIO3处理,Fe
2+
表达量降低,转染miR

370

3p inhibitor的RPEs经NaIO3处理,Fe
2+
表达量升高。(H)为H2DCFDA探针检测各组细胞ROS生成水平。(I)为C11

BODIPY探针检测各组细胞ROS生成水平。(J

L)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miR

370

3p,RPEs中的PTGS2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相反,敲低miR

370

3p,RPEs中的PTGS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比例尺=100μm。(n=3,柱状图表示平均值
±
标准差,*P<0.05,**P<0.01,***P)
[0012]图2(A)为根据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

370

3p和BAP1的结合位点。(B)为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与BAP1 3

UTR mut相比,miR

370

3p和BAP1 3

UTR wt共转染使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为采用qPCR法检测,miR

370

3p过表达或敲低对BAP1 mRNA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D

E)为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

370

3p过表达引起BAP1蛋白表达降低,miR

370

3p敲低引起BAP1蛋白表达升高。(E)为qPCR法检测BAP1 clone和si BAP1的转染效率,结果显示转染BAP1 clone可显著过表达BAP1,而转染si BAP1可敲低细胞内的BAP1。(G)为FerroOrange染色实验检测转染BAP1 clone的RPEs经NaIO3处理,Fe
2+
表达量升高,转染si BAP1的RPE经NaIO3处理,Fe 2+表达量降低。(H)为H2DCFDA探针检测各组细胞ROS生成水平。(I)为C11

BODIPY探针检测各组细胞ROS生成水平。结果表明过表达BAP1能促进RPE中ROS的生成,而敲低BAP1能抑制RPEs中ROS的生成。(J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ircRNA

TBCD在制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ircRNA

TBCD结合miR

370

3p与BAP1用于制备小分子抑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柄桥钟一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