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55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包括安装在檐下墙体一侧呈凵形结构的保温主板,所述保温主板的上端内嵌有用于透光防霉的透光玻璃;保温主板、透光玻璃以及保温棉构成对檐下墙体的装饰保温结构,起到装饰保温功能,并且随着温度变化,在膨胀机构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与通风机构联动,使通风机构在外接温度过高时百叶转动张开进行散热,而在外界温度过低时关闭进行保温,保护檐下墙体以及保温结构,防止温度过高出现火灾,并在膨胀结构与干燥结构以及调光机构的联动下,使干燥机构工作对保温主板内部进行吹风散热,并且使调光机构的透气遮光帘自动折叠、张开,使外界温度过高时,透光玻璃间断打开。开。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结构
,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檐下的装饰保温,对檐下墙体外部安装保温棉、保温板,既能对建筑檐下墙体进行保温又能起到装饰作用。
[0003]由于传统的装饰保温结构通常是在建筑檐下的墙体上直接安装保温棉、保温板,在冬季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对檐下墙体起到保温效果,但是在夏季或温度过高时间段内,虽然装饰保温结构对檐下墙体能够保温,但是由于温度过高,装饰保温结构内部温度过高容易引发火灾,装饰保温结构内部不能在温度过高时间段内自动降温防护,损坏装饰保温结构和檐下墙体,在对檐下墙体保温的前提下存在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檐下墙体(1)一侧呈凵形结构的保温主板(2),所述保温主板(2)的上端内嵌有用于透光防霉的透光玻璃(3),所述檐下墙体(1)与保温主板(2)之间设有用于保温的保温棉(22),所述保温主板(2)的下端设有用于内部通风散热的通风机构(4),所述保温主板(2)安装有与通风机构(4)连接的膨胀机构(6),所述保温主板(2)内部设有用于干燥的干燥机构(8),所述干燥机构(8)连接膨胀机构(6),所述保温主板(2)和保温棉(22)之间安装有用于透光玻璃(3)遮光的调光机构(7),所述调光机构(7)与透光玻璃(3)的内侧紧密接触,所述调光机构(7)连接干燥机构(8),所述保温主板(2)下端安装有用于通风机构(4)排水以及内部散热的排水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构(6)包括密封箱(61),所述密封箱(61)固定在保温主板(2)下端内壁,且所述密封箱(61)的外壁伸出保温主板(2),所述保温主板(2)的下端呈封闭设置,所述密封箱(6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密封箱(6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滑板(63),所述密封滑板(63)的下端与密封箱(61)之间填充有惰性气体(62),所述密封箱(61)的内壁固定用于限制密封滑板(63)滑动距离的限位挡块(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4)包括百叶(41),所述保温主板(2)下端靠近密封箱(61)的位置贯穿设有通风口(42),六个所述百叶(41)均转动连接在通风口(42)内,所述百叶(41)的上端伸入保温主板(2)的凹槽(21)内,相邻的所述百叶(41)之间转动连接有摆片(43),其中最左侧的所述百叶(4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杆(44),所述密封滑板(63)背离惰性气体(62)的一侧固定有调节杆(45),所述调节杆(45)的端部伸出密封箱(61),所述调节杆(45)的上端与连杆(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8)包括电机(83),所述电机(83)固定在保温主板(2)内部下端靠近密封箱(61)的位置,所述电机(83)的一侧固定有摇动开关(84),所述摇动开关(84)与电机(83)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杆(45)的左侧固定有两个推块(64),所述摇动开关(84)的活动端位于两个推块(6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檐下装饰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8)还包括第二风叶(87),所述第二风叶(87)呈线状固定在电机(83)的输出轴(8301)上,且所述第二风叶(87)位于透光玻璃(3)的一侧,所述保温主板(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风叶(85),所述第一风叶(85)靠近通风口(42)的左端,所述第一风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海俊葛思闲黄建俞磊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域杭州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